1、佛教将断除烦恼的方法叫做修行。
2、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静;慧,是智慧。
3、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修戒;修定;修慧。
4、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5、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
6、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7、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8、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
9、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10、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11、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12、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13、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14、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
15、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
16、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就应该修定。
17、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18、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19、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20、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