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
①<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论语>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为及孔子。”
②<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子鱼论战》:“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③<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又】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各言其志也。”
④<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触龙说赵太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⑤<代>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游黄山记》:“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
【又】那样。《冯婉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
⑥<代>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最后一个“其”为助词,无意义。)”
⑧<副>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马说》:“其真无马邪?”《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⑨<副>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肴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
⑩<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
⑾<连>如果;假如。表示假设。《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狱中杂记》:“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⑿<助>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答李翊书》:“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jī
①<助>用于句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用于人名。汉代有“郦食(yǐ)其”、“审食(yǐ)其”。
初中语文文言文其字的所有意思
不知道你其他的虚词要不要,都弄来了文言文虚词用法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十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③敏而好学。
(《十则》)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
(《读孟尝君传》)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④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二、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文言文实词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初中语文文言文“于”字意思
初中语文文言文“于”字意思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报任安书》)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
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
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
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
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
一般用以说明异同。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
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编辑本段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
《尚书》中用得较多。
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编辑本段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
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
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编辑本段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编辑本段五、动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
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的意思一定都要背下来吗?
确实如你所说,“虽”在文言文中有“虽然”和“即使”两个意思。
作“虽然”讲的时候后面跟“事实”(已经发生的事情);作“即使”讲的时候后面跟“假设的事情”(可能发生的事情)。
《马说》中的“故虽有名马”一句话中的“虽”确实应该作“即使”讲,因为在这里“有名马”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假设的情况。
这里是阐述道理,而不实陈述事实。
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帮助!
语文文言文(古文)常见字常见词的解释
用作连词 ——连接词 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连接词、 ——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逆接: 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顺接(2)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为 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 并且” “又”、“并且”、“和” 判断方式: 判断方式:前后两个动作可颠倒位置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3)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判断方式: 后是动词, 判断方式: “而”后是动词,“而”前往往 是副词或动词,修饰该动词,可翻译为“ 是副词或动词,修饰该动词,可翻译为“地、 不译” 着、不译”。
(4)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 承接关系。
可译为“ ”“接着” 接着判断方式:两个动作相继发生。
判断方式:两个动作相继发生。
(5)递进关系。
可译为“更”、“而且” 递进关系。
可译为“ 而且” 判断方式:常常连接两个动作, 判断方式:常常连接两个动作,而后一个动 作较前一个的基础上,更重要。
作较前一个的基础上,更重要。
(6)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判断方式:两个动作, 判断方式:两个动作,前因后果
求回答,急!!!!!语文初中文言问题,“以”的意思
1、锋利;锐利。
与“钝”相对。
《劝学》:“金就砺则利。
”2、利益;好处。
与“害”相对。
《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以……为利。
《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
”3、有利;得利。
《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
”4、顺利。
《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5、盈利;取利。
《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盈利之物。
《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6、有利的条件、时机、形势等。
《子鱼论战》:“三军以利用也。
”《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7、胜利。
《孙膑减灶》:“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
”8、物资;物产。
《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初中语文古文其的所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