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历史掌故和风云人物知之甚多;后来又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对其中的人物推崇备至。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与其相关的遗址和景观,我基本上没有涉足;出乎意料的是,今年春末夏初登岳阳楼,竟在楼的一隅发现了小乔墓。
大小二乔出生在湖北潜山县的梅城镇,后人有诗句形容她们:“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三国演义》中关于二乔的文字记录只有寥寥几句:“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大乔好文,小乔好武。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至于她们的芳名、生卒年代,始终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小乔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而我对眼前寂寥的墓地却产生了怀疑,这里真的收藏着那绝色美女的娇躯吗?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此外再没有其他。
英雄美女,一代佳话。
那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似水柔情,她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因此,我更希望这种安排是一种自然。
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一切荣华富贵消散殆尽,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之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像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她的夫君吧!
曾见过不少皇家陵寝和官宦陵墓,总感觉它们华丽有余而朴素不足,仿佛一位富有而矜持的老妪,让人难以接近;也曾见过丘冈上长满荒草的寻常人的低矮坟茔,它们则像一个个极度绝望的老人,一片凄凉景色。眼前的小乔墓则朴素中不乏庄重,安静里不显冷清,犹如一位活生生的女子,微笑着站在那里,让你想同她亲近。她向你述说着往昔纷乱的战事,向你倾吐着心中所有的烦恼。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亘古的魂灵排斥着尘世喧嚣的心,又敦促着我立刻将手抽了回来,一个凡夫俗子,何必去打扰高贵者的安宁呢?于是,我就在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算是对一位尊贵的女人的敬重和仰慕吧。
“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历经千年,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娇贵的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美丽的传奇和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描述小乔的句子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历史掌故和风云人物知之甚多;后来又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对其中的人物推崇备至。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与其相关的遗址和景观,我基本上没有涉足;出乎意料的是,今年春末夏初登岳阳楼,竟在楼的一隅发现了小乔墓。
大小二乔出生在湖北潜山县的梅城镇,后人有诗句形容她们:“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三国演义》中关于二乔的文字记录只有寥寥几句:“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
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大乔好文,小乔好武。
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
”至于她们的芳名、生卒年代,始终没有留下片言只语。
小乔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而我对眼前寂寥的墓地却产生了怀疑,这里真的收藏着那绝色美女的娇躯吗?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
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
”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
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
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
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此外再没有其他。
英雄美女,一代佳话。
那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似水柔情,她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因此,我更希望这种安排是一种自然。
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一切荣华富贵消散殆尽,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
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之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像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她的夫君吧! 曾见过不少皇家陵寝和官宦陵墓,总感觉它们华丽有余而朴素不足,仿佛一位富有而矜持的老妪,让人难以接近;也曾见过丘冈上长满荒草的寻常人的低矮坟茔,它们则像一个个极度绝望的老人,一片凄凉景色。
眼前的小乔墓则朴素中不乏庄重,安静里不显冷清,犹如一位活生生的女子,微笑着站在那里,让你想同她亲近。
她向你述说着往昔纷乱的战事,向你倾吐着心中所有的烦恼。
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亘古的魂灵排斥着尘世喧嚣的心,又敦促着我立刻将手抽了回来,一个凡夫俗子,何必去打扰高贵者的安宁呢?于是,我就在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算是对一位尊贵的女人的敬重和仰慕吧。
“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历经千年,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娇贵的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美丽的传奇和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关于描写大乔、小乔的诗句有哪些?
1、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姜夔《解连环》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释义: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释义: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4、要试周郎顾。
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辛稼轩 《菩萨蛮》 5、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
——高启《过二乔宅》6、玄都观里何曾见? 浩荡东风沐二乔。
——《一剪寒梅.七绝.赏双色桃 》7、修眉细细写春山,疏竹冷冷响佩环,霸气江东久消歇,空留初地在人间。
——王士祯《二乔宅 》8、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李调元《咏美女 》 9、蝶粉蜂黄大小乔。
中庭寒尽雪微销。
——吴文英《浣溪沙》释义:蜡梅花外黄而芯粉红,香气扑鼻,婷婷而立又好像三国时闻名东吴的绝色佳人“大小二乔”。
言慧日寺的庭院中虽因日照而已有暖意,但四周墙角还残留着积雪10、因备置吴功盖世,小桥风月属诗翁。
——《咏史 》
形容三国小乔的词句有哪些?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历史掌故和风云人物知之甚多;后来又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对其中的人物推崇备至。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与其相关的遗址和景观,我基本上没有涉足;出乎意料的是,今年春末夏初登岳阳楼,竟在楼的一隅发现了小乔墓。
大小二乔出生在湖北潜山县的梅城镇,后人有诗句形容她们:“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三国演义》中关于二乔的文字记录只有寥寥几句:“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
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大乔好文,小乔好武。
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
”至于她们的芳名、生卒年代,始终没有留下片言只语。
小乔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而我对眼前寂寥的墓地却产生了怀疑,这里真的收藏着那绝色美女的娇躯吗?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
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
”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
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
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
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此外再没有其他。
英雄美女,一代佳话。
那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似水柔情,她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因此,我更希望这种安排是一种自然。
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一切荣华富贵消散殆尽,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
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之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像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她的夫君吧! 曾见过不少皇家陵寝和官宦陵墓,总感觉它们华丽有余而朴素不足,仿佛一位富有而矜持的老妪,让人难以接近;也曾见过丘冈上长满荒草的寻常人的低矮坟茔,它们则像一个个极度绝望的老人,一片凄凉景色。
眼前的小乔墓则朴素中不乏庄重,安静里不显冷清,犹如一位活生生的女子,微笑着站在那里,让你想同她亲近。
她向你述说着往昔纷乱的战事,向你倾吐着心中所有的烦恼。
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亘古的魂灵排斥着尘世喧嚣的心,又敦促着我立刻将手抽了回来,一个凡夫俗子,何必去打扰高贵者的安宁呢?于是,我就在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算是对一位尊贵的女人的敬重和仰慕吧。
“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历经千年,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娇贵的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美丽的传奇和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关于描写大乔小乔的诗句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
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
”(清?王士桢《二乔宅》)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作胭脂香了。
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
关于“胭脂井”,民间还流传着另一说法。
二乔婚姻并非自愿,孙策、周瑜逼婚时,两位美女欲投井自尽,又念及老父,便坐在井旁,相对而泣,滴滴血泪,落入井中,染红了井水。
正如“天柱老人”乌以风所云:“双双佳女会王侯,倾国定怜汉鼎休,谁识深闺残井水,至今似有泪痕流。
” 大乔: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
大乔伤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
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 (18 岁 ) ,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
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二乔:周瑜、小乔故事的传流,除其两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还与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围绕铜雀台故事对他俩的精心编排与渲染有关。
《演义》第三十四回叙曹操平定辽东后,心情大畅,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
少子曹植进言:“若建层台,必立三座。
”中间名铜雀,左为玉龙,右为金凤。
“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
”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邺郡建台。
这是建台之缘起,与周瑜、小乔一字无关。
第四十二回叙曹操得荆州后,欲领兵百万南下,约孙权“共擒”刘备。
一时孙吴主战、主和,沸沸扬扬,难以主张。
第四十三回叙:经鲁肃与刘备、孔明的合谋,孔明愿随鲁肃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亲见孙权,以陈利害,坚定孙权联合抗曹。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
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
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
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
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
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
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
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
”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
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
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二乔究竟有多美?《三国志》没有写,杜牧没有写,罗贯中也没有写,这种美实在太模糊了。
可是,千百年来,这“模糊美”一直动人心魄。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吴之fán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王世襄《竹刻鉴赏》一书有照片及拓本,说刻的是“两妇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书卷,似在对语。
榻上陈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笼、箧、垆、砚、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
笔筒背刻阳文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
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
”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
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历代笔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
明代高启的《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
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
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可叹曹操有生之年未能取江东,不然二乔或许就在铜雀台里度过余生了。
关于大乔小乔的诗句
1、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
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
2、李阿姨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
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
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
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示着青零星的活力。
3、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
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
4、萧长春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子,穿着一条蓝布便裤,腰间扎着一条很宽的牛皮带;上身光着,发达的肌肉,在肩膀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更增可了他那强悍的气魄;没有留头发,发茬又粗又黑;圆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对精明、深沉的眼睛;特别在他说话的时候,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很引人注目——整个看法,他是个健壮、英俊庄稼人。
5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
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
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
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
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由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
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
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
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
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我们这些小淘气会不顾家长的再三忠告,三五成群来到小石湾,脱下裤头,赤条条地钻进水里。
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一个个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逐去,又喊又叫,玩耍嬉戏,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7、回到了家里,我闷闷不乐地看着爸爸,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穿着褪了色的军衣,古铜色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额角上已经有好几道皱纹了。
这时,爸爸可能发现我在注视他了,就亲切地问:“卿卿,你在想什么呀?”我不高兴地说:“爸爸,你怎么当过解放军还回乡种田呢?别人问我你做什么工作,我都不敢说。
”爸爸听了一怔,闪动了一下大眼睛,忽而眉尖一挑,说:“卿卿,卢不到你也有这种思想,连爸爸也看不起了,没有我们农民辛勤劳动,你们吃的白米饭碗、蔬菜、水果……从哪里来的?” 姐姐十八九岁。
由于奔跑和焦急,圆圆的脸上渗出了汗珠儿,仿佛一个沾着露水的熟透的苹果。
她的两只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亮晶晶的,闪耀着聪敏、慧巧、活泼和刚毅的光芒;秀长的睫毛,好像清清的湖水旁边的密密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感觉。
乌黑的长发,即柔软又纤细,随着河风在脑后飘拂着。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
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形容心累了的诗句
貂蝉: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描写貂蝉的借用诗词:1.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2. 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她还有闭月之称。
三国演义中大乔小乔并未登场,因此并没有关于她们的诗词,只是介绍了她们的存在,这里有一首关于大小乔的诗词,不过不是三国中有的。
菩萨蛮辛弃疾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
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
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
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
三国中的小乔的人物分析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历史掌故和风云人物知之甚多;后来又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对其中的人物推崇备至。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与其相关的遗址和景观,我基本上没有涉足;出乎意料的是,今年春末夏初登岳阳楼,竟在楼的一隅发现了小乔墓。
大小二乔出生在湖北潜山县的梅城镇,后人有诗句形容她们:“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三国演义》中关于二乔的文字记录只有寥寥几句:“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
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大乔好文,小乔好武。
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
”至于她们的芳名、生卒年代,始终没有留下片言只语。
小乔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而我对眼前寂寥的墓地却产生了怀疑,这里真的收藏着那绝色美女的娇躯吗?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
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
”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
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
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
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此外再没有其他。
英雄美女,一代佳话。
那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似水柔情,她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因此,我更希望这种安排是一种自然。
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一切荣华富贵消散殆尽,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
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之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像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她的夫君吧! 曾见过不少皇家陵寝和官宦陵墓,总感觉它们华丽有余而朴素不足,仿佛一位富有而矜持的老妪,让人难以接近;也曾见过丘冈上长满荒草的寻常人的低矮坟茔,它们则像一个个极度绝望的老人,一片凄凉景色。
眼前的小乔墓则朴素中不乏庄重,安静里不显冷清,犹如一位活生生的女子,微笑着站在那里,让你想同她亲近。
她向你述说着往昔纷乱的战事,向你倾吐着心中所有的烦恼。
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亘古的魂灵排斥着尘世喧嚣的心,又敦促着我立刻将手抽了回来,一个凡夫俗子,何必去打扰高贵者的安宁呢?于是,我就在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算是对一位尊贵的女人的敬重和仰慕吧。
“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历经千年,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娇贵的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美丽的传奇和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谁知道曹操有一首诗,其中是关于大乔小乔的?
《铜雀台赋》,三国时期曹植在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
建安十五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
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
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自己的几个儿子登台作赋。
其中曹植下笔成章,做出这部作品。
曹操听后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
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中收录的《铜雀台赋》: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孔明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
’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
在原诗中,蝃蝀就是虹,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链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
古代‘乔’和‘桥’是一回事。
刚好周瑜和孙策的妻子姓桥。
所以很容易产生错觉。
但是,周瑜老早就下定决心一战了,岂是诸葛亮激出来的?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的《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跟《三国志》中的《铜雀台赋》相比,《三国演义》中的《铜雀台赋》有很多内容为后人自行添加,如“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