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鼋头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鼋头渚门楼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老门楼位于犊山村,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入门左侧为“太湖别墅”门楼,顺大路向前,走过300米的杜鹃坡,有通往太湖仙岛的轮渡码头,此处露出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犊山、小箕山(锦园)、大箕山诸峰环抱。
湖水广阔处,可见若沉若浮形如大龟的三山。“太湖佳绝处”牌坊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长春桥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桥呈拱形,仿佛颐和园中的玉带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湖堤上引种日本野生大山樱,已有60多年历史。
长春桥向前,有古建筑半露水面,题额“绛雪轩”,与涵万轩对景。“具区胜境”牌坊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背额“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藕花深处建于1931年,得名于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亭北是清芬屿。四面环水,上有宫殿式祠宇五间,原
描写鼋头渚景色的作文
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是神龟,所以昂首得名“鼋头渚”。
4月4日我们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一到鼋头渚我们便乘船去欣赏湖面风光。
“嘟——”开船了,我一上船就被湖面景色吸引了。
碧绿的湖水就像一个无瑕的翡翠,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万道,微风吹过,湖面荡漾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一圈一圈,一波一波向湖边荡去。
从高处往下看,多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啊!一群白鹭在我们头顶盘旋,飞翔。
它们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快,时而慢。
有的从天空中俯冲下来,在离湖面很近时,又扬起翅膀往空中飞去;有的把自己沉进水里,捕捉小鱼;有的一直在我们身边盘旋,好像在说:“把美食分我们一点吧,分我们一点吧!”来太湖怎能不来樱花谷?这不我们便来到了樱花谷。
这樱花开得正盛,这些樱花粉中带白,白中透粉好看极了。
有的樱花一团团,一簇簇紧紧抱在一起好像永不分开的姐妹一样;有的花瓣半开,好像小姑娘含笑的容颜;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
樱花的香味没有玫瑰那么浓烈,但比桂花要清淡。
一阵阵花香吸入鼻中,让人心旷神怡,把所有烦恼都跑到九霄于外去了。
带着花香的微风吹过,花瓣纷纷落下,花瓣落入河中,随着流水飘动。
我在鼋头渚找到了春天的身影,在长春桥找到了它的足迹,也在樱花谷中找到了它偏偏起舞的舞姿。
形容山美景美的句子
1、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2、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漓江水平的有如镜面,应出山峰的优美倒影,有的朦胧,有的清晰。
船行江面,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驶过,就像从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中穿行一般。
怪不得有古人云:“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呢! 3、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
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
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
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
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4、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5、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画廊。
6、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绿的群山与梦幻的漓江小心的呵护着怀中的桂林城。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这话一点儿不假,正所谓“无山不奇,无水不秀”。
...
描写湖景色的句子
1、西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
虽然杨柳已过了最生机勃勃的春季,不如以前的嫩绿,可亭亭玉立中却透着淡淡的成熟,娇嫩的柳儿变得更有一番风味。
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
2、阳春三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笑盈盈地走来了。
湖畔的小草探出头来,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杜鹃也用它那圆润、甜美的嗓音唱着“春之歌”,那声音动人心弦;一支支莲也从河底的淤泥里破土而出,长出嫩绿色的荷叶芽,远远望去,就像尖尖的小羊角;桃树也不甘示弱,露出了笑靥;小燕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馨香------习习春风,蒙蒙细雨,使洪湖变得活跃起来。
野鸭在湖上追逐玩耍,鱼儿在水里畅游生长------、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
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青海湖。
3、鹅湖望去无边无际,浩阔的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 4、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
5、站在船头,整个湖面笼罩在濛濛秋雨之中,放眼望去,碧波万顷,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那湖水的蓝,群山的绿,融为一体,不是蓝,不是绿,又恰似蓝,恰似绿,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
难怪800年前的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发出如此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6、游太湖时,方爱坐船。
当看着艄公缓缓地摇着橹,听着橹拍打水面的声音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那船桨激起涟漪,摇晃到不远的地方,也悄悄消失,湖面一抹而平。
渔船数只,本来已是秀美不过,还有那青山重重叠叠,近山如簪,远山如烟。
远处,不时飞来几只鸬鹚,它们的抓鱼动作似乎也成为太湖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7、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
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
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
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
飘扬的裙子上的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9、荡舟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
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中,想放声高歌,又怕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
于是索性支起双桨,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10、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他们都是做着一个朦胧的“江南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
”太湖的美景像一杯绿茶,自然清新;太湖的美景像一段丝绸,绚丽光洁:太湖的美景像一幅画卷,描绘出她的幽静,描绘出江南的别致……
鼋头渚的主要景点
鼋门楼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
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门楼。
入园有高架电动列车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顶山隧道,直通老门楼。
老门楼位于犊山村,建于1972年,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
入门左侧为“太湖别墅”门楼,穿月洞门、循齐眉路可登七十二峰山馆;顺大路向前,走过300米的杜鹃坡,有通往太湖仙岛的轮渡码头,此处露出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犊山、小箕山(锦园)、大箕山诸峰环抱。
湖水广阔处,可见若沉若浮形如大龟的三山。
湖堤上风光明媚,著名旅美画家杨令,1935年回国时,为鼋头渚写下“翠微嶂”三字,勒于湖堤山岩上。
“太湖佳绝处”牌坊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
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
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
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
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
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
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长春桥1936年建,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
桥呈拱形,仿佛颐和园中的玉带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
湖堤上引种日本野生大山樱,已有60多年历史。
每年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称“长春樱花”。
长春桥向前,有古建筑半露水面,题额“绛雪轩”,与涵万轩对景。
绛雪轩旁为云逗楼,园主为纪念先祖杨度汪而建,上有蔡元培的题额。
上坡,有花神庙,建于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云裳,姿态端丽。
“具区胜境”牌坊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
背额“横云山庄”。
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
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
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
藕花深处建于1931年,得名于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
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
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
亭北是清芬屿。
四面环水,上有宫殿式祠宇五间,原为杨家祠堂。
堂额“清芬”,为李苦禅重书。
两旁有安徽赖少其所书的“湖阔鱼龙跃;山阴草木香”楹联。
堂悬张正宇的“湖山春深”一额。
两旁武中奇书孙保圻的联句:鸥侣无猜,四面云水谁作主;鸱夷安在,五湖烟雨独忘机。
堂前水中立一湖石,亭亭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
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
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鼋头渚是纵观太湖山水组合最佳处。
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涛之中。
那块被神化了的渚头巨石,三面湖水拥抱,冲波兀立,显示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首于碧水之中,雄姿英发。
登上鼋头,极目远眺,浩渺湖水,涤尽人间的嚣尘,远山如黛,直舒胸臆。
明华云吟有“瑶台倒映参差树,玉镜屏开远近山”之句。
无锡状元孙继皋,吟道“天浮一鼋出,山挟万龙趋”。
鼋头渚有一灯塔,临湖危立。
1860年,无锡绅士华题蓉,一次舟行夜归,迷航误入湖心,险遭覆舟,其后裔在渚上立杆悬灯导航。
1924年夏,锡湖轮船公司通船,地方人士集资建灯塔导航,以保航行安全。
1982年进行加固翻新,重檐琉璃顶,金山石贴面,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加高为13.1米,改变了原似“铁钉”船的形象,既能导航又点缀了景色。
鼋头渚刻石,兀立于灯塔后,高2米余。
正面刻“鼋头渚”三字,为光绪间无锡举人秦敦世所书。
背面题刻“鼋渚春涛”,原为清末状元刘春霖所书,毁于“十年动乱”。
后集唐驼为“花神庙”所书联句“春色斗燕支,天教万紫千红,都归主宰;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合住神仙”中的“鼋渚春涛”四字,补刻于石上。
鼋头渚上还建有“涵虚亭”,八角形,亭中悬有清代陈夔龙1919年书的匾额。
横云石壁 在涵虚亭下的一个天然大水湾里。
这里,湖滩崖上,石壁列阵,怪石眠空;下侧湖水吞波吐涛,古人有“千金能买太湖石,难买断岸此千尺”的赞誉。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隐于蠡湖,常在这里湖滩濯足,取“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
抗战胜利时,无锡人朱松黯书“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八个隶字于石上,以示对东林党人高风亮节的敬仰。
“横云”和“包孕吴越”摩崖石刻,为晚清无锡县令廖纶所书。
1895年春,廖纶偕友泛舟至此,觉得这里气势雄伟,欣然题书镌于岩壁,以誉太湖似母亲般地孕育着江浙两省人民。
山坡上建有“霞绮亭”,方形,临崖兀立,有杨寿楣的《霞绮亭记》刻石,林散之书于1990年的亭额。
澄澜堂雄峙于充山半山腰,建成于1931年,建筑仿宋、明宫殿式,面阔五间,气势宏伟。
“澄澜堂...
描写黄鹤楼美丽景色的句子?
这儿山秀水奇,有些河活像调皮的小姑娘,突如其来地从地下岩混窜出来,蹦蹦跳跳。
闲荡一阵神不知鬼不觉地又钻进岩洞,沓无踪影了。
夏天,小河缓缓流动着,到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蝉鸣声不绝于耳,各种鲜花在河边生长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站在河边,轻轻捧着河水,一个又一个夏天过去了,她又开始变老了,小河鲜花看着她老去。
目力所及,只见洪水滔滔,浊浪排空,却不能望见北岸。
这条河像嵌在绿色帐幔间的一根银弦,淙淙流淌,欢快跳跃,滋润着萋萋芳草,催开了簇簇鲜花。
这条河在群山间盘绕纠曲、百转千回在太阳的照耀下。
鳞波闪闪。
运河里有悠然的流水、浅绿的水色、如绢的波光。
秋天,小河缓缓流淌着,到处是一片凉爽怡人的景象。
树叶渐渐变黄,从树上飘落,秋姑娘把火红的衣服衣服披在了枫树上。
凉爽的秋天显然没有夏天般炎热,小河里的水也会变得冰冷起来。
又起身把水放掉。
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她不在来了。
河水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过。
秋天,小河静的像一面镜子,平稳而光滑;绿得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当阳光照在河面上是波光粼粼,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水光敛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真是太美了。
这就是秋天的小河,安静的小河。
黄河喷出雾一样的冷气,逼得人喘不上气。
透进了骨缝,钻进了血管。
姹紫嫣红的花朵装扮着城市的风景,绿意深深的叶子,掩映初夏的风情。
蚊虫和小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夏日美好的时光。
碧绿的湖水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真像宋代诗人苏轼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有时,湖面上笼照着一层雨雾,又像苏轼所说的“山色空蒙雨亦奇”,那景色真是美极了。
湖水之蓝蓝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
鲤子湖碧绿的湖水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湖里的鲤鱼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像一片彤云飘来飘去染红了湖水。
远处,有几只鱼船飘在湖面上,一叶叶扁舟在湖面上荡漾。
突然,湖面上传来了 “轰隆隆”的声音,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的台阶,发出的响声像优美的旋律,仿佛在为龙泉湖弹琴!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湖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
寒冷的冬天来了,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东方红都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挂满了银条,草坪也披上了银装。
...
有一句说鼋头渚的风景好的,“?,游太湖必游鼋头渚”的前一句是什...
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白帆点点,还不时传来渔人捕鱼的叫喊声。
太湖的水也是千姿百态,时而像一只摇篮摇摇晃晃;时而像一条游龙正游向远方;时而像一只温驯的绵羊,平静极了;时而像俩只发威的老虎,正在勇猛地搏斗。
阳光下的湖面闪烁、耀眼,真像五彩的丝线飘荡在水面上。
形容"安顺市龙宫洞优美洞内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安顺市龙宫洞优美洞内景色"的句子:1、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
整个溶洞,洞套洞,洞连洞,洞中复有洞中洞。
轻舟飘入天然溶洞,犹如进到海底龙宫,扑朔迷离,千姿百态,光怪陆离。
龙宫洞以其雄、险、奇、秀、幽、妙、玄的溶洞风光而著称于世;以其美仑美奂,晶莹剔透的石雕艺术而引人入胜。
2、龙宫景区观音洞,洞内殿堂非人工。
佛像三十零二尊,分布三厅四殿中.观音像高十余米,仰观气势真恢宏。
洞外环绕七座山,形似莲座悬半空。
3、这座独特的喀斯特溶洞就被大自然逐渐溶塑成一座规模宏大、气派非凡的地下艺术宫殿。
4、洞内四季恒温18摄氏度,小桥流水,钟乳倒悬,石笋擎天,姿态万千让人目不睱接,酷似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描绘的东海龙宫,令人叹为观止。
龙宫洞简介:龙宫洞位于彭泽县城西南36公里的乌龙山麓,是1978年新发现的山底溶洞。
因山洞酷似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东海龙宫,故名龙宫洞。
龙宫洞长达2700米,洞中有大量石钟乳、石幔、石笋等。
主要游览点有前厅、甬道、东宫、西宫和正官。
前厅并列着3根石笋,好似三尊鬓须斑白的寿星老人。
东宫钟乳石千姿百态,在霓虹灯照射下显得绚丽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西宫一石笋和洞顶钟乳石紧密衔接,顶天立地,如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下压一石龟。
鼓乐厅的钟乳石形同巨大瀑布,实由数百片钟乳石组合而成。
正宫距人洞口约1100多米,长80米,宽70米,高60米。
宫顶石钟乳下垂酷似宫灯,壁上花纹斑斑。
龙宫洞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整个景区青山环绕,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是集山水、溶洞、佛教文化为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和避暑胜地。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48665-558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