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长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这是第一回中的)
2、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著。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我喜欢这里面写景的句子,很质朴,却具有十分强的意象!让人读起来就感觉身临其境,句子简洁却生动形象!这也是第一回中的!)
3、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这是第十四回中的内容,因为句子太多不方便摘抄所以主要写写自己的体会,这一回中马二上游西湖这段的描写甚为有趣,这也是在整本书中极少的游记,其细腻别致,与别的游记又有所不同,看的兴趣盎然,仿佛在与马二同游一般,置身其中。)
4、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出处: 《儒林外史》
5、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6、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著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
《儒林外史》精彩句子
1、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有些人做了官之后不想做了,辞官回家了,而有些没有当官想当官的人日夜兼程的去考试,为了就是做个官。
2、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痛饮三杯浊酒沉沉醉去,管它落花无踪,流水无边去。
3、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无数朝代的兴亡有如朝暮更迭,江风吹到了前朝的树(寓指前朝繁华散尽)。
4、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穷!——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少年穷一时,且不要瞧不起年轻人。
5、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人生处处都有许多不同的境遇,将相神仙也是由凡人来做的。
...
儒林外史里的好词和好句,要四字词语,句子短一点,优美一点。
词...
好词摘抄:一丝不苟、淹淹一息、动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发蒙振聩、夸夸而谈顶名冒姓、啼啼哭哭、不知其详、果不其然、国而忘家、愁眉苦脸、慷慨仗义好句摘抄:1、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
2、彼此说著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
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著吃了,收下碗去。
随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
安置后,各自歇宿。
3、此时荀老爹已经没了,只有母亲在堂。
苟玫拜见母亲,母亲欢喜道:“自你爹去世,年岁不好,家里田地渐渐也花黄了,而今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
”申祥甫也老了,拄著拐杖来贺喜,就同梅三相商议,集上约会分子,替苟玫贺学,凑了二三十吊钱。
荀家管待众人,就借这观音庵里摆酒。
4、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
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
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
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5、范举人因母亲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随即拿帖子向知县说了。
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女人则交给美之领了家去;一班流氓带著,明日早堂发落。
众人慌了,求张乡绅帖子在知县处说情,知县准了,早堂带进,骂了几句,扯一个淡,赶了出去。
和尚同众人,倒在衙门口用了几十两银子。
6、管家都在厅上,女客都在堂屋候殓,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著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
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
严监生慌忙叫奶妈抱起儿子来。
拿一匹麻替他披著。
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入过了殓,天才亮了。
灵柩停在第二层中堂内,众人进来参了灵,各自散了。
7、过了几朝,叫来富和四斗子去雇了两只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县的人。
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约到高要付银。
一只坐的是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择了吉日,辞别亲家。
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回避”的白粉底,四根门轮,插在船上。
又叫了一班吹手,开锣掌伞,吹打上船。
船家十分畏惧,小心服侍,一路无话。
8、过了几日,大老爹果然带著第二个儿子往省里去了。
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奴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不想皇天无眼,不佑善人,那儿子出起天花来,发了一天热;医生来看,就说是个险症。
药里用了犀角、黄连,几日不能灌浆;把赵氏急得到处求神许愿,都是无益。
到七日上,把个白白胖胖的孩子跑掉了。
赵氏此番的哭泣,不但比不得哭大娘,并且比不得哭二爷,直哭得眼泪都哭不出来。
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
9、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
授职部属,考选御史。
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命下之日,范学道即来叩见周司业。
周司业道:“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
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
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拨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
”范进听了,专记在心,去往山东到任。
10、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
吃了半夜酒回去。
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
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
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
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
秦老手拿灯笼,站著看著他走,走得望不著了,方才回去。
11、申祥甫拿出一副蓝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观音庵里歇宿。
向和尚说定,馆地就在后门里这两间屋内。
直到开馆那日,申祥甫陪著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
众人各自散了,周进上位教书。
12、说罢,荀员外下来拜了,求夫子判断。
那乩笔半日不动,求的急了,运笔判下一个“服”,字。
陈礼把沙摊平了求判,又判了一个“服”字。
一连平了三回沙,判了三个“服”字,再不动了。
13、晚间,学生回去。
把各家的见面礼拆开来看:只见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
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
周进一起包了,交与和尚收著再算。
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气的不得了。
周进只得耐著性子,坐著教导。
14、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著母亲歇宿。
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回家,递与母亲。
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
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荫树下看。
15、乡里人听见锣声,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
轿子来到王冕门首,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著。
16、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
《儒林外史》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1. 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
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2. 屋后横七竖八条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
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顷田地,又有一座山,虽不甚大,却青葱树木,堆满山上。
3. 羡尔功名夏后,一枝高折鲜红。
大江烟浪杳无踪,两日黄堂坐拥。
只道骅骝开道,原来天府狡龙。
琴瑟琵琶路上逢,一盏醇醪心痛!4.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5. “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6. “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俯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姿而舞。
”7. “新年略有俗务,三四月后,自当敬造高斋,为平原十日之饮。
”8. 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两边船窗四启,小船上奏着细乐,慢慢游到莺脰湖。
9. 酒席齐备,十几个阔衣高帽的管家在船头上更番斟酒上菜,那食品之精洁,茶酒之清香,不消细说,饮到月上时分,两只船上点起五六十盏羊角灯,映着月色湖光,照耀如同白日,一派乐声大作,在空阔处更觉得响亮,声闻十余里。
10. 自古道:‘蜂虿人怀,解衣去赶。
’11. 马二先生道:”你这就差了。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
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
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
到本朝用文章取上,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
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12.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
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
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
13. “真乃‘载华岳而下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14. “恁大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汉‘漂梅之侯’了。
但这事也在我身上。
”15. '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
'1. 《儒林外史》评价: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2. 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 人。
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林山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
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
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
后卒于客中。
3. 对作者的评价:胡适:曾蒐求吴敬梓的佚著而不可得。
胡适在《吴敬梓传》说:“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
” 王又曾:《书吴征君敏轩先生文木山房诗集后有序》:“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
”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
儒林外史摘抄一句话,然后赏析,数量尽量多一点
1、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注释: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回。
声,名声;学,学问。
赏析: 娄家三公子在船上遇到鲁编修,鲁编修问到故乡的年景,又问近来可有几个有名望的人。
三公子便说杨执中是一个品行极高的人,并拿出其诗作送于鲁编修看。
鲁编修愁眉道:“老世兄,似你这等所为,怕是自古及今的贤公子,就是信陵君、春申君也不过如此。
但这样的人,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
”此语指那些只有表面声名而缺少真才实学的人。
从这句颇具说服力的话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讲究实学,反对虚声的俊才。
但从下文就可明白鲁编修如此评价杨执中的依据是:“他若果有学问,为甚么不中去?只做这两句诗,当得甚么?” 原来鲁编修所指“实学”是能够在八股举业上有所作为,所以反对一切诗歌词赋等杂览,把科场的考试标准当成人生的价值标准,其“八股举业”思想标准无孔不入,连其女儿也成了渊博的“八股宿儒”。
从这个把全部生命倾注于有名无实的举业,无所作为的老学究口中说出这句话,令我们悟到:真正盗虚声而少实学者正是这些空洞麻木、思想僵化的酸腐儒生。
2、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注释: 出自《儒林外史》第八回。
意指即使清廉的官吏,做了几年知府,也会积累大量钱财,实指做官就有财。
赏析: 南昌府前任蘧太守身老告病,王惠补缺,蘧太守以多病耳聋为由打发少爷蘧公孙来交接手续,但对于账目、公物、文书的交接和盘点的事,迟迟不肯就接。
后来,蘧公子表示交出银项,王太守满心欢喜。
此时在京待缺,囊中羞涩的王太守一再打听“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当蘧公子表示其父“历年所积俸金也不过二千金”时,王太守不无失望地说:“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对于利欲膨胀的王太守来说,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搜刮民财,却悟不出蘧公子语中的讽刺意味,使得“全城的人无一个不知太爷的利害,睡梦里也是怕的”。
作者虽把镜头对准王惠,但透过一个王太守来影射整个利欲横流的官僚阶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丑恶黑暗的封建吏治图画。
仔细思考不难悟出:之所以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因是吏治制度腐败,要铲除腐败分子,先要铲除腐败分子产生的温床。
3、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注释: 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足下,对朋友的尊称,这里指博取功名的儒士。
赏析: 周进到京会试,中了进士,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在第三场主持南海番禺高县的县考时,有一个童生交卷跪下道:“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老爷出题面试。
” 学道变了脸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只请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看你这样务名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
”随后令左右将其赶出。
明清统治者为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把南宋理学家朱熹等人注释的儒学经典定为正统学术。
此外,一律蔑称为“杂学”或“杂览”。
当然,诗词歌赋也不例外地被斥为“杂览”。
周进此语中的“文章”即指八股文。
“汉唐”也就泛指诗词歌赋,即被贬为“杂览”、“杂学”。
在周进看来,与举业无关,又“何须讲”呢?由于科举考试试题规定要取自“四书”,议论也要以“四书”章句注为准,不能自由发挥,全篇只许阐发孔孟程朱的议论,不准“有碍于圣论”,不许改变既定的文风,也就不可能有丝毫个人独立见解。
所以那时的儒生完全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而且只会写“无一字无来历”的八股文,成为一些头脑僵化、迂腐木讪,不学无术的蠢材。
吴敬梓以其严峻犀利的笔锋,对清王朝这种阴鸷卑劣的文化专制进行了有力的鞭笞。
4、不怕该债的精穷,只怕讨债的英雄注释: 出自《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
这是一句俗语。
该:欠。
精穷:穷极,非同寻常的穷。
英雄:此处指凶狠。
意思是说,即使欠债的人穷得不得了,只要讨债的人有能耐,照样可以把债讨回。
赏析 在文中,精穷指毛二胡子,英雄指风四老爹。
因毛二胡子欠了陈正公的银子不还。
风四老爹侠肝义胆,要为陈正公夺回银子,他让陈公正先去嘉兴等候,自己和陈公正的侄子秦二侉子一直找到毛家当铺,高喊:“银子到底还不还?”,一面使出小小两招武功,那当铺的墙倒柱歪,毛二胡子只好答应本利清还。
“不怕该债的精穷,只怕讨债的英雄”是秦二侉子在当铺外面喊的。
这一句话反映了风四老爹的侠义、豪爽性格和毛二胡子的无赖本质。
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淋漓尽致。
正如鲁迅所言:《儒林外史》写人能“现身纸上,声态并作”。
只一句俗语,切中要害,世态尽现,从而揭示出复杂世态,暗示社会的矛盾。
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注释: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河东、河西:不同时代所指地域范围不尽相同。
大致说来,黄河在今山西省境内由北向南,古人便把此段黄河以东地区称为“河东”,以西地区称“河西”。
这句话意思是说,人生无定,盛衰不常,世道变移,盛衰易位。
赏析: 这是余大和成老爹就虞华轩家的料丝灯所进行的谈话。
余大说:“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
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有第二...
儒林外史好句
好词摘抄:一丝不苟、淹淹一息、动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发蒙振聩、夸夸而谈顶名冒姓、啼啼哭哭、不知其详、果不其然、国而忘家、愁眉苦脸、慷慨仗义好句摘抄:1、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
2、彼此说著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
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著吃了,收下碗去。
随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
安置后,各自歇宿。
3、此时荀老爹已经没了,只有母亲在堂。
苟玫拜见母亲,母亲欢喜道:“自你爹去世,年岁不好,家里田地渐渐也花黄了,而今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
”申祥甫也老了,拄著拐杖来贺喜,就同梅三相商议,集上约会分子,替苟玫贺学,凑了二三十吊钱。
荀家管待众人,就借这观音庵里摆酒。
4、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
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
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
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5、范举人因母亲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随即拿帖子向知县说了。
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女人则交给美之领了家去;一班流氓带著,明日早堂发落。
众人慌了,求张乡绅帖子在知县处说情,知县准了,早堂带进,骂了几句,扯一个淡,赶了出去。
和尚同众人,倒在衙门口用了几十两银子。
6、管家都在厅上,女客都在堂屋候殓,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著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
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
严监生慌忙叫奶妈抱起儿子来。
拿一匹麻替他披著。
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入过了殓,天才亮了。
灵柩停在第二层中堂内,众人进来参了灵,各自散了。
7、过了几朝,叫来富和四斗子去雇了两只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县的人。
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约到高要付银。
一只坐的是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择了吉日,辞别亲家。
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回避”的白粉底,四根门轮,插在船上。
又叫了一班吹手,开锣掌伞,吹打上船。
船家十分畏惧,小心服侍,一路无话。
8、过了几日,大老爹果然带著第二个儿子往省里去了。
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奴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不想皇天无眼,不佑善人,那儿子出起天花来,发了一天热;医生来看,就说是个险症。
药里用了犀角、黄连,几日不能灌浆;把赵氏急得到处求神许愿,都是无益。
到七日上,把个白白胖胖的孩子跑掉了。
赵氏此番的哭泣,不但比不得哭大娘,并且比不得哭二爷,直哭得眼泪都哭不出来。
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
9、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
授职部属,考选御史。
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命下之日,范学道即来叩见周司业。
周司业道:“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
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
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拨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
”范进听了,专记在心,去往山东到任。
10、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
吃了半夜酒回去。
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
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
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
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
秦老手拿灯笼,站著看著他走,走得望不著了,方才回去。
11、申祥甫拿出一副蓝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观音庵里歇宿。
向和尚说定,馆地就在后门里这两间屋内。
直到开馆那日,申祥甫陪著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
众人各自散了,周进上位教书。
儒林外史 1至5回 好词 好句赏析 点评300字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
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
这个刻本,今已失传。
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并且在文中找出句子证明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三个阶段: 1、匡超人年少是心地善良,事亲孝顺,是个淳朴可爱之人。
书中描述:他在马二先生资助下回到家见到娘亲就“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头。
”父亲卧病在床,他晚上拿个被单,睡在父亲脚跟头。
他白天里杀猪,卖豆腐,晚上便服侍父亲。
他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
2、匡超人初到杭州后,就卷一帮无法取得功名的假名士之中,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这些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命清高,却意图投机取巧侥幸名利双收的理论污染,思想开始蜕变,被这些人同化。
书中写到:虽然马二先生教他懂得了读书人应以文章举业为主,但这条路终究是难走的,况且此时的恩师李本瑛已被人诬告摘了印,无人提携,于是匡超人转身投入到西湖斗方名士们所吹捧的“终南捷径”之中了。
3、匡超人渐渐在这个污浊社会的学有所成,习得一身暴寡情薄义、虚伪、撒谎的嘴脸。
书中叙述:他本已娶妻郑氏,却在李“恩师”问及可曾婚娶时,“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
”只这三个字的谎言使他又得娶李“恩师”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外甥女,又得了极其可观的数百金的装奁,享了好几个月的天福。
匡超人对着景兰江和蒋书办攻讦曾经给他许多帮助的潘三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潘三固然作了许多坏事,现身陷缧绁是罪有应得,但匡超人却不应弃之不理。
想当初潘三待匡超人也不薄,被捕后也未将匡超人供出来,此时匡超人不念半点旧日情分,其心如蛇虫螫毒。
扩展资料: 匡超人出自《儒林外传》,主要内容: 《儒林外史》的背景在清朝康、雍、乾三代,这时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同时,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牢笼士人。
作者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揭露。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
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用一句话概括 《儒林外传》
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恶劣的社会风习,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
这样的思想内容。
加上它那准确、生动,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洗练的白话语言,出色的讽刺手法,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冯沅君。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儒林外传》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儒林外传:《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