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的环境语言是什么
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
围绕男兵刘峰因“触摸事件”被处理这一情节,讲述了以刘峰、何小萍等人为代表的一代文工团人的命运变迁。
电影《芳华》主要讲什么?
《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领衔主演,苗苗、钟楚曦联合主演,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出演、王可如、隋源等参加演出。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
剧情简介
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乐于助人、质朴善良的刘峰(黄轩饰)和从农村来的屡遭文工团女兵歧视与排斥的何小萍(苗苗饰),意外离开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团,卷入了残酷的战争,在战场上继续绽放着血染的芳华。他们感受着集体生活的痛与暖、故人的分别与重逢,还有时代变革之下,每个人的渺小脆弱和无力招架。而昔日的文工团战友萧穗子(钟楚曦饰)、林丁丁(杨采钰饰)、郝淑雯(李晓峰饰)、陈灿(王天辰饰)等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冯导又出巨作了。
《芳华》这部电影很真实
芳华易逝 善良永驻
文/梦里诗书
对大时代下个体命运的追溯,冯小刚的《芳华》既以文工团里洋溢的青春,用浪漫色彩去触碰着时代的脉搏,也用真实惨烈的对越自卫反击,见证着战争残酷无情的本质,固然电影并没能完全再现严歌苓笔下的集体主义残酷,但对善良的坚守却依旧勾勒出了电影打动人心的内核。
《芳华》伊始将时代背景聚焦于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部队文工团,在这个满载以青春的集体中,冯导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塑造出了性格迥异的人物群像,善良朴实,被大家称为活雷锋的刘峰,出身不好备受排挤,渴望融入集体的何小萍,明艳动人却善于心计的林丁丁,极富同情心的萧穗子,自恃高人一等的干部子弟郝淑雯,都是尤为鲜活立体的,由此在浪漫色彩下所绽放的青春芳华,带有着一股浓郁的荷尔蒙味道。
电影中段,剧情随着刘峰喜欢林丁丁,林丁丁却为了自己名声诬告其耍流氓开始急转直下,因此被调离文工团的刘峰在那个年代被烙上了无法抹去的污点,这个曾被大家调侃为活雷锋的好人就这样被抛弃了,他虽然在战争中不惜想去牺牲生命成为英雄,但命运却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而同样心存善良的何小萍在此也看清了文工团集体虚伪的面目,对此再也不抱任何幻想期待,而离开文工团在战争中成为英雄,获得世人认可的她却疯了,对严歌苓笔下集体主义的残酷,电影在此做出了着墨。
相较于严歌苓的原著,冯小刚的《芳华》并没有将电影的核心放在集体主义对个体摧残的批判上,文工团里的青春浪漫,战场上的战火纷飞,到芳华已去理想幻灭的收尾,电影对比原著其实都在致力于弱化这一点,这个内核只是成为了电影的一个延伸思考,而与之替换的则是“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更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的善良,它成为了电影后半段的支点。
在《芳华》中,刘锋与何小萍的善成为了电影最为令我动容的所在,绽放青春的部队文工团,最为质朴纯粹的是他们,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他们的善良更是成为了那残酷的基色中一抹最为动情的所在,电影最后也将镜头给予了相依于一起的他们,“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的结局,为电影画上了一个令人唏嘘却又不落温情的句号。
我们总是期望善良的人能收获美满,可现实有时却难如人愿,但即便这个世界并没有用温柔善待于你,我们却并不应该失去这种弥足珍贵的本性,因为芳华易逝,善良永驻。
《芳华》是一部献给什么人的电影?
王敏:电影《芳华》,一曲理想主义的赞歌!
电影《芳华》历经曲折,今天,终于和全国观众见面。邀上一两好友,先睹为快。作为军人出身的我,是带着极为挑剔的眼光去观看这部电影的,观影后,我对于这部影片整体上是满意的。在娱乐至死的当今社会,《芳华》以其对理想主义的讴歌征服了我。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严肃之作,有瑕疵,但仍然赢得了人心。
严格说来,《芳华》是一部献给军人或曾为军人的公民的一部电影。导演冯小刚和编剧严歌苓都是曾经的军人。因此,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两位军人的时代记忆,是对军营生活的追忆,是对理想主义的致敬。电影反映的是部队文工团的生活,但在语境和情感上紧贴火热的军营,能够引起所有军人的共鸣。
冯小刚和严歌苓是聪明的。他们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文工团生活来描写军营生活,以冷静和平视的叙述带领着观众,感受着青春激扬岁月的喜怒哀乐。电影在我们熟悉的《绒花》音乐中开场,一群出身迥异,经历各不相同的年轻人,以部队文工团员特有的姿态在排练,她们青春娇美,操练着集体主义整齐划一的舞蹈,和着音乐,以自己的形体动作展示着对革命理想主义的渴求,在军旗的辉映下,她们是那么的热情洋溢,那样的激情澎湃。这是一群行进在理想主义征途上的精灵,是最可爱的人。影片着重刻画了善良而又情感冲动的刘峰,孤独而又执着的何小萍,聪颖而又善解人意的萧穗子。这三个人物,相互印证,又相互诠释着理想主义的真挚和无奈,他们的遭际,让人同情,又让人唏嘘不已。他们是理想主义者,又都是理想主义祭坛上的牺牲。他们是英雄,是凡人,有共同的闪光点,又有各自的人性弱点。刘峰因一时的冲动,被发配到边疆连队,最后,在战场上,为了证明自己,负伤后拒绝后撤,以热血捍卫自己的尊严。何小萍在战场上,面对被火焰喷射器烧得面目全非的战友精神崩溃,在慰问演出的夜晚,身着病号服的何小萍在草地上独舞,月光如水,人似仙子,我却分明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孤独的灵魂,在理想主义的语境中,唯其孤独,所以崇高。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芳华》的最可圈点处,我认为是以写实的手法,为我们记录了1979年代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反映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影视创作,审查相当严格。应该欣赏冯小刚的勇气和良知。《芳华》的战争戏,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却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戏,《芳华》只是一部反映部队文工团员生活的情感片,有了这场戏,《芳华》则成为一部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完美结合的大剧。这场战争中以长镜头,描写了刘峰带领骡马队向前线运送弹药和药品途中遇袭的经过,战争的惨烈,我军战士的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正是在枪林弹雨中,在血与火中,理想主义才得以升华,才有了存在的价值。那种战场上的血肉横飞,那种面对死亡时的无奈,那种荡然于胸的英雄气概,是抗日神剧表现不了,也不屑表现的。理想主义必须根植于现实,必须在现实主义的观照中发扬光大。任何脱离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必然走向空想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在现实主义的血的沃土中,开出绚烂的理想主义之花,是《芳华》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芳华》是写实的。它直面现实,不回避,不美谥。电影被勒令重剪后,冯小刚是压抑的,是过于冷静的。但在冷静的叙述中,冯小刚又是愤懑的。影片的结尾,当残废军人刘峰因为做生意的三轮车被联防队员没收,并面临敲诈勒索时,面临殴打时,适逢战友看见。战友含泪一声怒吼:你们竟然敢打残废军人,敢打战斗英雄。此时,我的心隐隐作痛:在这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年代,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对军人,对英雄缺乏应有的尊崇,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通病,前几年,不是还有人在烈士陵园办狗展吗?保家卫国,流血牺牲是军人职责,军人本色,可是,让军人流血后再流泪,就是万万不应该呀!《芳华》在批评上,是内敛的,甚至,是一笔带过,但是,把理想主义旗帜放在角落里,挪揄之,践踏之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需求得不多,只要那份应有的尊严。
在这个寒冷的北方冬天,《芳华》带给我们的还有一份温暖。影片含蓄地赞美了战友之间的爱情。影片最后,当刘峰和何小萍久别重逢,相偎相依时,我潸然泪下。诚然,他们没有名份,没有那张证明关系的婚书,但是,他们的爱情是崇高的,是需要被仰视的。那种战友之间的爱情,是心心相印的,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是超越了世俗成见的,是最纯最美的,是直击人心,也温暖人心的。是理想主义的最直观,最直接,最人间的注解,我赞美这样的爱情,并向往之。
《芳华》是一部成功之作。《芳华》的成功,在于冯小刚们创作态度的真诚,在于他们在这个错乱的年代,对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坚守,在于他们对军人人性的深刻挖掘,在于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深刻领会。诚然,《芳华》因种种原因,有许多遗憾之处,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浅尝辄止,没有更深层挖掘,比如,叙述线索众多,显得凌乱,叙事风格上过于冷静,表现不够有力等等,但是,这些瑕疵,不足以掩盖《芳华》的成功,《芳华》的成功,以无可辨驳的事实,印证着习 近 平 同 志在文艺座谈会中的讲话精神。我们的时代永远不缺乏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我们的时代永远需要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坚持文艺为人民的思想,坚守理想主义情怀,就一定会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尊重。芳华已逝,对于我们这些军人,芳华只是一瞬间,但理想主义的芳华永存心中。
真的是值得去看的一场电影!
怎么评价电影《芳华》?
当我写下这个回答时,《芳华》刚刚破了十亿元,不但成为元旦档期内最大赢家,而且问鼎冯小刚个人作品的票房巅峰。戴锦华老师经常强调,“重要的是故事被讲述的年代,而非故事所讲述的年代”——在关注强国梦(《战狼2》)、唐盛景(《妖猫传》)的2017,冯小刚回望历史的一阙断音却能在观众处引起回响,成为年末银幕上最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芳华》叙事之内的人物群像与叙事之外的意志博弈,都成为诗化的传奇。
《芳华》可以被视为在穗子的视点下展开的一个大闪回,这个视点无疑是精心挑选过的。穗子模糊的出身,和她亲身经历的一桩桩事件中既不落井下石又不挺身而出的立场,赋予她客观描述的地位。那是一个类上帝的至高视点,是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中就采取过的态度,是一种消除了善与恶、罪与罚的冷静甚或冷漠的普世观照——看到了人生颠簸起伏、情感无处安放,却拒绝判断、更不指引。整个电影虽是回忆,但并没有呈现任何人的视点镜头,形式上的纯粹客观,无疑拒绝了观众。
匠心独运之处在于,穗子不仅是记录者,更是一桩桩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文工团的岁月也是她个人的情感史。因此《芳华》在拒绝用视点与观众同化的同时,却用了大量顺畅的调度、慢动作、做旧的白绿红色在视觉上形成某种奇观,并在应该揭示现实中老去的文工团的结尾处拒绝影像的呈现,这一无结尾的结尾可以看做是大团圆的一种变奏,进而在观众处获得了认同。
于是在一个客观而又诗意的叙述中,真相与想象的边界模糊了。“罗生门”式地回忆四人听邓丽君的场景时,穗子自己穿上了港货,跟随着音乐,依偎着陈灿,在披着红布的灯管营造的气氛中与时代的潮流契合在一起,却有意忽略了港货的真正主人郝淑雯与陈灿将最终结为连理的现实。想象更漫溢的是穗子全部缺席的刘峰与小萍两人之间那几场戏,穗子只能从多年后战友聚会上刘峰与小萍“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的现实来推断当时二人相处的情形。在经过诗意加工的回忆中,刘峰不只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活雷锋,小萍更远非一个臭不可闻又居心叵测的队伍沙子。当两个原本善良的人被回忆呈现出来时,一直被遮蔽的、更大的叙事完成了。
个体压抑与话语权力
詹明信认为,在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一再出现的主席像与隐约勾勒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是看似远避灾祸的文工团逃无可逃的背景。
《芳华》里,文工团一度代表着一种极为强大的权力结构消除了其成员身份的差异,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新秩序。秩序代表着对个性的压抑——在“活雷锋”、“标兵”、“好字”这些符号赋予刘峰荣誉的同时,也同时赋予刘峰不同于一般文工团成员的话语权力,更让他必须恪守着某种规范做事。因此刘峰成为所有的忙都必须帮、并不时接受大家的调侃的人,成为泳池旁边唯一身着长袖衬衫、负责观察天气的人,更成为代表着集体意志、从而不容许任何个人感情的人。于是在林丁丁的表述中,“所有人都可以,活雷锋就是不行!”她本能地拒绝刘峰,就像拒绝一台机器、反抗更强大的权力。
冯小刚的冷漠之处在于,当刘峰失去了“活雷锋”的话语权力,马上受到了他以前拒绝使用的、拐弯抹角的、猥琐下流的话语的制裁。刘峰被批这一段,事实上与冯小刚前作中多次出现过的类似场景(《甲方乙方》)构成了某种互文关系,甚至有一样的语言风格。当批判不再是“好梦一日游”的假定情景而真正置身于政治权力结构之中时,独树一帜的冯氏幽默也不再温情。
可口可乐的商标终于取代主席像出现在银幕上,文工团结束了,“人人平等”的秩序随之解除。大家在秩序的牢笼之中时,曾经无比向往更自由的世界。但当他们发现一句“(干部子弟)门当户对”可以冲垮在文工团数年建立起来的感情时,又不得不承认“文工团是他们的一个家”。刘峰的英雄梦想成了未谙世事的少年梦幻,而小萍的草地独舞与某个英雄石像剪辑在一起——她的英雄梦想虽然成为某种确实的存在,但冰冷又坚硬,因而被人无视。
时代洪流冲垮社会结构,但个体压抑与话语权力却从未消失。刘峰不得不再次面对无理的批判,讽刺的是,这次拯救他的,并不是自由时代的法律或者对个体的尊重,而是建立在资本之上的、“战斗英雄”的话语权。他“还跟以前一样,没变”,但曾经的战友可以将他的借条轻轻巧巧地撕碎。此处仿佛可以听到冯小刚的一声叹息,战争结束了,光晕消散了,主体失落了,超人被贬为凡人。
结尾处的墓园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实的一个特殊地带,刘峰与小萍在回忆芳华的时候也想象一下战友们活到现在的样子。刘峰不无诗意地回答了一个平常的问题——什么叫好啊,什么叫不好,看跟谁比了。于是刘峰与小萍二人相拥中缓缓消散的结尾,又回归成冯小刚一道温情的目光。墓园中没有了现实的压抑和复杂的权力,想象、回忆与情绪因而可以大胆地释放,刘峰与小萍在此刻感到梦寐以求又不曾拥有的尊重。
电影《芳华》主要讲了什么?
《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领衔主演,苗苗、钟楚曦联合主演,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出演、王可如、隋源等参加演出。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创作背景:《芳华》故事源于2013年冯小刚和严歌苓的一个约定——因为两人都曾在文工团服役,成长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约好创造一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故事。2016年4月严歌苓写完了初稿,当时这本书还叫《你触摸了我》,5月份冯小刚导演就已经决定按照小说来挑选演员。在电影名字上,严歌苓提供了几个名称《好儿好女》、《青春作伴》、《芳华》等,最终冯小刚选中了《芳华》,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
《芳华》的电影主要讲了讲的是什么?
一部青春演艺片,内容我没有看过,但是一看这个标题我就觉得片子非常的文艺的!
电影《芳华》删减了什么内容?
电影《芳华》本是预计在国庆档上映的一部电影,经历了多次撤档之后,直到2017年年底才算是正式上映。而这期间电影的内容很多地方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很多剧情片段也永远埋没在了制片人的电脑回收站里。很多网友都非常的好奇电影芳华删减了什么内容?以及删减的原因是什么?一部电影的拍摄非常不容易,很多镜头演员费尽心思的拍出来,最后却未必能播出,我们就来了解下芳华删减掉的那些内容!
了解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其实都清楚,《芳华》在最初在多伦多电影节的时候播放的版本是146分钟的,但是当电影上映的时候,电影正片却只有136分钟,整体上来说之删减了十来分钟,但是这十来分钟的镜头,却可能是剧组用了十天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拍摄完成的!那么在正式版电影当中,删除的都是哪些画面呢?
据悉,在正式版的电影中一共删除了七个片段,除了一些拖剧情没必要的画面,主要有何小萍高原独舞、集体批斗刘峰、何小萍翻尸体找刘峰、刘峰战后的潦倒生活写照的画面,其中何小萍高原独舞的那一段算是比较经典的,删了不免可惜,但是因为和整体剧情没有太多的联系,于是为了不过于的占用时间就把它给删减了。
而那场批斗戏因为涉嫌一些政治问题,讽刺意外太浓郁,最后只能一笔带过,没有放在正片当中,至于何小萍翻尸体的片段,主要是因为太血腥太影响观众胃口,于是也剪掉了,而后面那段对刘峰战后潦倒生活的写照,对剧情没有什么推动的作用,也就删减了这一部分。但是这段虽然不影响剧情,但是还是像何小萍高原独舞那一段一样,少了之后对整体电影的艺术性打了一定的折扣。
直击内心的电影《芳华》看完后你有哪些感慨?
芳华上演了,觉得很真实,很符合那个时代的实际,您的感受呢?是不是六零后感触更深?
人生如果有很多的如果,如果再过一次刘峰如果听从安排去上学就没爱情了?就平庸了?何小萍如果去借衣服,如果不装病可能他们的日子都能在生活中比剧中呈现的更好一些,不过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这只是编剧眼中的文工团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分析,换位思考下
刘峰一个好同志,活雷锋帮助所有人,为了爱放弃领导的提携,他自己选的。他喜欢林丁丁可是表达过吗?人家是否也有此心?突然捅破窗户纸冒然抱人家,还让人看到女孩怎么办?爱是不爱?如果答应他本人又没有那个意思是爱情吗?如果不答应又被人看到拥抱她该怎么办?剧中她没有违背自己的感情,只是自私的为了洗清自己或者说活雷锋形象在她心中倒下后的报复吧。
林丁丁敢爱敢恨,没有勾引别人,没有背叛自己深爱的人,只是有些随性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萍拿别人军装拍照可以借啊,人家找不到她又不说,发现后可以说明道歉呀,不吭声。一个新同志拿军人的军服,其他人是不是觉得宿舍的新人是个贼。尽管她很纯朴,可是做为一个演员救场如救火,该她顶上去完成任务她却耍个性装病了,可见她首先不是一个好兵,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都去强调客观这兵没法带了。
换个位政委能怎样,当过演员都知道救场如救火,当过兵都知道服从命令为天职,小萍摆了一刀保不准以后工作中能不能服从工作安排,文艺兵下基层演出台下都是基层官兵,一个演员对领导有看法就不上台,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自己台下的十年功,小萍一不是合格的兵二不是合格的演员,所以只能被淘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铁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
韩红纯净的声音唱响这首《绒花》时,已是片尾,已然恍若隔世,几乎所有的人仍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我知道,大家之所以不愿离去,是因为当一个远去的时代以一部电影的形式重新浮现的时候,谁都想以沉默加以挽留,尽管那个时代不如人所愿,哪怕那个时代千疮百孔。
你走过,一个时代就算终结。
几个月前,在读严歌苓的小说《芳华》时,我如此评价,“看得出来,严歌苓在试着尝试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在承认她是个讲故事好手的同时,不得不说,这不是严歌苓最好的小说,不是她走得太远,而是第一人称的讲述角度,让她屡屡有介入故事的冲动。恰恰是这些主观的表达,既显示了对读者的不信任和对自己叙事能力的不自信,又让故事的发展出现了梗阻??”
但是,我依然期待冯小刚用电影的语言对《芳华》的演绎。在我看来,如果要对上个世纪致敬或者凭吊,最适合的莫过于三个人:姜文、王朔、冯小刚。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北京人在纽约》,都能在灿烂中看到阴郁,在前行中品味到苦涩,还能看到那个年代特有的英雄主义色彩,这一点,即便在姜文的《让子弹飞》中,在冯小刚的《老炮儿》中,都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的个人展现。当个人背后的大旗猎猎展开,其实已经消解了时代的苦难与辉煌。
此外,伴随着理想化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是诗化的表达。《天下无贼》中,黎叔悠悠然然地吟出“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观众一定会恍然大悟,诗意的结构和诗化的表达,在他们这一代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循着冯小刚作品的轨迹,你会发现,当冯小刚远离无厘头的贺岁片,开始将视角介入现实生活的时候,诗意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所以,才会有冯小刚和严歌苓相约创作一部关于文工团的作品。
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有个军人梦,每个文艺青年都有个文工团梦。这样的梦,与荷尔蒙无关,只是为了安放无法言说的青春。生逢那样的年代,谁都无法逃避,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就像你去商店,必须握着粮票和布票。否则,人会像断线的风筝。
现在回首,也许,《芳华》才是冯小刚长久藏在心里的梦,一旦打开,喷涌而出的,必定是滤镜下的色彩,浓郁,深沉,还有着挥之不去的激情萌动。
这梦,同样是严歌苓的。有过8年文工团经验的严歌苓,驾驭这样的题材,最大的困扰不是题材的累加,而是取舍。这是一个作家无法逃避的宿命。所以,我们在《芳华》中看到的肖穗子,明显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她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现在,化身为讲述者,不由自主会把人带入一段峥嵘岁月。
在那样的岁月,谁不是一艘无舵的小舟,风来,浪来,雨来,人去不知要到何处去。
就像刘峰。
在小说中,他的外号叫“雷又锋”,不但是“liu”的拖音,更是那时的主旋律和全民追求。或者说,当他是“雷又锋”时,他安全,踏实,却没有了自我,不再是“刘峰”。所以,他可以在鲜花和掌声中做报告,可以义务修理地板,可以帮着炊事班长做沙发,唯独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爱。
英动了凡心,其代价是剥去所有的荣誉和光环,被打回原形。当“雷又锋”回归到“刘峰”的时候,其实更像是一种道义的惩罚。从文工团到伐木连,刘峰失去的不仅是光鲜,还有个人的坐标。其实,从一开始,谁又能确凿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是的,生命中每一处都有着那些花儿,但不是所有的笑声背后都有一朵为你默然开放的花朵。
不能说刘峰爱错了人,也不能说何小萍(小说中的何小曼,不知道到电影中为什么成了何小萍)和爱失之交臂,只能说,那个年代,我们不懂爱情。
或者说,是时代容不下爱情。
所以,刘峰的命运跌宕,看似偶然,其实有着更大的必然,与个人的选择无关,只因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从标兵到流氓,中间只隔着一个抚摸。严歌苓的小说《芳华》,英文名原本就是《You Touched Me》,一个青涩而自然的“Touch”,让芳华刹那间一地冰裂。
冯小刚固执地把片名定为“芳华”,这就是他和严歌苓视角的不同,或者是对文工团这个特殊群体距离的不同。在影片中,冯小刚更愿意凭空给文工团生造一个游泳池,大段大段地把上个世纪中期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音乐铺陈于背景,等于给那样的年代涂抹上浪漫的亮色。
准确地说,《芳华》是严歌苓的瓶子,装着冯小刚的酒,浇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块垒
想想看,如果把影片中代表一代人记忆的音乐抽去,或者换上其他的音乐,《芳华》还能不能戳中那么多人的泪点?与其说我们是被《芳华》的故事催泪,不如说是那些曾经熟悉的旋律让我们泪崩。
在情境的营造中,或者说在煽情方面,冯小刚显然比严歌苓更胜一筹。何小萍“借用”林丁丁的军装照相、对越自卫反击战场面的描写,这些在小说中所没有或者弱化的情节,在冯小刚手里则驾轻就熟地得以放大,并成为影片中的亮点。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患了精神病的何小萍在看文工团演出的舞蹈时,不由自主走出剧场,在偌大的草地上一个人独舞,堪称冯氏神来之笔,那种被抛弃的孤独,对群体和往日生活的回归,那种芳华破碎后的无助,你看到的不是舞蹈,是挣扎,是个性在暗夜中的独立。
青春,总是这样倔强而独立,这,也是另一种芳华。
刘峰和何小萍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所以,他们在历尽坎坷之后,才会把手握在一起,才会相互取暖,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世事多么薄情,总得有人卑微而深情地活着。你无法抗拒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却不能自己践踏自己的芳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峰和何小萍最后的拥抱,也与爱无关,只不过是两个走夜路的人,唯一的选择是把手牵在一起。
同样,被刘峰错爱的林丁丁,那么好强骄傲的生命,最终也不过是另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包括在“Touche”事件之后,对刘峰口诛笔伐的人,哪一个不被时代的装甲车碾得遍体鳞伤。
最好的出路,莫过于活着。
远离了贺岁片的冯小刚,似乎一直在尝试宏大的叙事,现实主义的叙事,这一系列作品中,相对成功的,当属《集结号》和《一九四二》,圆润而酣畅,饱满而深沉;比较而言,《我不是潘金莲》则显得局促而空洞,颇有些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无奈。《芳华》这个题材,给冯小刚极大的释放空间,也和冯小刚一直引而不发的诗性高度吻合,所以,他才像一个找到了最为称手兵器的刀客,辗转,腾挪,游刃有余。
如果说影片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后半部分对刘峰结局的处理显得太匆忙,有些虎头蛇尾。一方面是基于电影本身的容量,另一方面,原定9月底上映的《芳华》一直推迟到12月15日,谁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
不过,既然是“芳华”,理应浓墨重彩的,就是最热烈绽放的时光,这一点,冯小刚几乎做到了极致。至于芳华谢后,一地落花,不过是无谓的凭吊而已。
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会有不一样,所以观点也是会不同,冯小刚导演《芳华》这部电影虽说主视角不是以战争为主,但以战争之外的文工团的各种人物关系去描绘那个时代,更是以小人物的命运和人生价值观去书写那个时代的残酷!应该说这部影片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质感。
电影是以文工团的一个队员萧穗子的口述历史开始,主要讲述了刘峰和何小平两人的悲欢离合。刘峰是部队的一个活雷锋,什么都会,什么都会去帮;而何小平则是一个因为舞蹈功底好,而被部队特批进入文工团。从在雨中刘峰接到何小平的那一刻,似乎两个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影片最后的结局也在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好人没有好报,这个“活雷锋”并没有被时代所包容。在电影中我们能洞悉平凡中的伟大,却也能窥测到伟大中的丑陋。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
冯小刚导演说“这部电影要传达给观众的绝对不是宣扬战争的力量,这也不是歌颂战争,而是让观众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惧”。还有就是电影《芳华》揭示的战争残酷和对个体的伤害,以及那些被战争摧毁了精神的病人,那些得不到妥善安置的退伍军人,都在提醒人们战争的代价。所以,回味一场不一样的战争往事,也是非常值得的!
应该对于六七年代经历过那时代人,这部电影会有更深的感触。
电影《芳华》最宝贵的价值是什么?
冯小刚的电影善于通过草根人物的故事,反映当今社会的敏感问题,表达他对草根人物命运和遭遇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对社会进行批判。
《芳华》也不例外,通过剧中人物刘峰、何小萍等人的命运,折射国内从文化改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社会嬗变。在嬗变中,社会进步巨大,人群分化严重,有人得益,有人失落,利弊并存,泥沙俱下。电影涉及中越战争、越战老兵生活、社会分化等题材,触及当前现实的敏感点与痛点,冯小刚电影每每被严格审查,他上一部电影《我是潘金莲》被推迟上映,《芳华》也被推迟上映,显示片子碰到了雷区。
电影最伤感的一段,是何小萍读父亲死后送来的信。何小萍六岁时父亲被发配劳改,何小萍自此失去父爱,随母改嫁,寄人篱下,受尽委屈。她渴切愿望是能盼到父亲重获自由那一天,能父女团圆,但她等到只是父亲的死讯,及一封父亲的遗书。
遗书中父亲说:他熬不到获得自由的那一天,一个「熬」字暗示了一段悲惨人生。推算何小萍父亲的年纪才50岁上下,正当壮年,为何早死?电影没有给答案,也不可能给出明确答案,但我们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在劳改场里劳改犯的生存环境极差,劳动强度很大,吃不饱,缺医少药,且精神被虐待。
《芳华》里,何小萍因失去父爱,从小生活不正常,导致她性格孤僻不合群,在文工团备受欺负嘲笑,后来更得了精神病。
电影中最令人唏嘘的人物是刘峰。他善良无私,乐于助人,是个「活雷锋」,但好人不得好报,一次向心上人表白的正常行为,被诬为「耍流氓」,导致他被发配去伐木连伐木,后来在对越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退伍后待遇很差,沦为社会「低端人口」,靠苦力为生,备受欺压,老婆也弃他而去,幸而最后有何小萍相伴,两个苦命人相依为命。他俩都是草根出身,到老仍是草根。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了,但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冯导讲述的是中国巨变中失落者的故事,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表达了对弱势者的同情与关怀。观众通过他们的遭遇,肯定会有所触动和反思:?国家应如何改革,才能让社会更公平合理。这大概就是《芳华》的真正意义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电影《芳华》的环境语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