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要把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去赡养,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去抚养。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
论语有关仁爱的句子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意思是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
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仁爱?于丹教授又会给我们哪些建议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论语》的仁爱之道。
其实两万多字的《论语》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
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
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很深的道理。
民间有个说法,叫做二人成仁。
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它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志士仁人?于丹教授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
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关于仁爱之心的作文材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
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
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
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什么是仁爱之心
1.中国传统的“仁爱” 以“信”为基础,与理想联系,人人皆有“仁爱”。
2.西方的“仁爱” 爱人如己是人类最高理想,行为符合这种理想即符合诚信原则。
宽仁慈爱;亲爱。
【原文】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报也。
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 【注释】1.已:(yi挤)《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郑玄笺:“已,止。
”《诗·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诗·陈风·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
”《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
”《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广韵·止韵》:“已,止也。
”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译文】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
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
”麻烦采纳,谢谢!...
善行的句子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之源,欣赏是必具有愉悦之心的\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理解:欣赏者一般都具有博大的胸怀,仁爱的理念,对所看到的一切都会先是怀着肯定的态度。
被欣赏者得到了这种肯定,必然会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满足感,从而产生奋进向上的动力。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地之广矣,山之高远,智者以仁爱之心,化被万...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正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山,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
他执著挺拔,内含正直,风格简洁。
拔地而起,直视苍穹,书写青松磐石风格。
经年累月,历经苍桑,成就无言谦卑气质,打磨你的刚毅和傲骨。
他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从不昂首天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
他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称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浪打而不惧,自岿然不动。
山,厚德载物,心胸宽大。
经受着严寒酷暑,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与冰雪为侣,与河流作伴,养育着参天大树,名花小草,鸟兽昆虫,孕育了人生的悲与欢,苦与乐。
山是孤独的,但它并不寂寞,因为它拥有一个博大而精深,丰润而宽厚的内心世界。
仁,二人相对为仁。
“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是友爱别人,不是害别人。
两个人在一块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
仁者不但要爱别人,与人为善,而且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爱山水,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仁者则平和、稳重、安静,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像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长寿永恒,正所谓仁者乐山也。
做人不也是这样吗! 水是最柔弱、最平静的东西,却又是最厉害、最可怕的东西。
海的容量、海的能量、海的气势又有谁能比?最坚硬的东西,都可以被水磨平、被水击穿。
山在水面前,只有被缠绕的份儿,山之险,只能衬托水之奇。
水的静,也许比水的动还要可怕,越深的潭,就越平静;这种平静就意味着它深不可测。
居,善地。
与你相容的地方就是善地。
水是随遇而安的,无处不是善地。
心,善渊。
心像深渊那样。
一个人,做到心如止水也许不难,难的是能把天大的事看小,能把巨石像纸片那样抛向天空,能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能够把敌人射来的子弹像小鸟那样抓在手里,听它那动听的歌唱。
把人当水看,水是人格的最高显示。
人与人交往接触,就像水与水相交,不论多少股水汇在一起,就不再有分别。
人行吗?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可是却很难像水那样相溶相亲。
言谈,要像水那样,循循善诱,平和清静,以诚感人。
而且水还会见机而行,有谁见过大堤开了口子,水还愣在那里不动的? 水善于利用万物而不与万物竞争,所以水永远没有过失。
在水面前,人不能只照照自己涂过香水的脸面就拉倒,人还应该把自己变成水,走到悬崖边,跌碎自己,然后组成新的江河。
鱼在水里,鱼未必懂得水的重要;鸟在树上,鸟未必领会树的深意;就像你在生活中,也未必想到空气每时每刻在维持你的生命一样。
人非惟称其智,且具仁爱之心是什么意思
出自《宋史》中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
原文:一日,群儿戏于庭。
一儿攀瓮,失足没水中。
众皆弃之去。
其时光六七岁,遽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失足者得活。
人非惟称其智,且具仁爱之心。
“人非惟称其智,且具仁爱之心”释义:人们不止(不仅)称赞司马光的智慧,还(称赞他)具有爱心。
体贴 仁爱 如愿以偿造句
1. 它写得真诚,体贴,谦逊。
2. 埃玛兴致勃勃,也很体贴。
3. 礼貌的本质就是体贴别人。
4. 费劳孙先生什么事都体贴你。
5. 他体贴入微;魅力四射。
6. 他的妻子体贴入微地照顾他1. 这样做与她的仁爱之心完全吻合。
2. 你是仁爱的化身。
3. 他甚至希望用仁爱来作为煤矿的动力。
4. 外间竟然这么缺少仁爱,这是很可惜的。
5. 托尔斯泰所有的作品都充满了伟大的仁爱。
6. 肯定仁爱可能会比傲慢更能赢得他们的爱戴。
7. 你就象一个仁爱的天使一样来找我,来救我,是不是?1. 我很高兴他没有如愿以偿。
2. 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被爱上了。
3. 他的耐心终于如愿以偿。
4. 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的。
5. 他总是如愿以偿。
6. “好极了,一切顺遂,如愿以偿。
”
什么是好老师的仁爱之心 《正面管教》一书中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
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
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望采纳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孟子的一句富有广博的仁爱之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