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看一座城市的时候,感兴趣的是异国情调或美景。而对当地人来说,其联系始终掺杂着回忆。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我父亲不看好你,因为你想当画家,你将成为一个穷困潦倒,喝得烂醉的画家,我将成为你的裸体模特......他怕的是这个。”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If I see my city as beautiful and bewitching, then my life must be so too. 如果我觉得所在的城市美丽迷人,那么我的生活一定也是如此。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古勒有幅摄影作品,捕捉了我童年时代的僻静街巷,街巷中的水泥公寓和木造屋并排而立,街灯空茫,明暗对照的黄昏――对我来说它代表这个城市――已然降临。(如今水泥公寓虽已挤走老旧的木造房屋,气氛却不变。)这幅摄影吸引我之处不只在于使我忆起童年时代的卵石子路,也不在于卵石路面、窗子的铁护栏或摇摇欲坠的空木屋,而是因为它暗示着,随着夜的降临,这两个走在回家路上、身后拖着细长影子的人,其实是在将夜幕披盖在城市上。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听凭自己的直觉与热情十分重要。他说,人生其实很短暂,如果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做什么,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事实上,一辈子写作、画画的人,能够享受更深刻、更丰富的人生。我一面凝神倾听他讲的话,这些话也跟我看见的东西融为一体。不久,音乐、窗外闪过的景色、父亲的声音和狭窄的鹅卵石都合而为一,在我看来,这些根本问题虽永远找不到解答,但提出这些问题总是好事。真正的快乐与意义存在于我们永远找不到,或许也不想找到的地方,但是――无论是追求答案,或仅仅是追求享受与深情――追求本身的重要性却不亚于目标,提问本身就像是车子、屋子、渡轮窗外的景色同等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就像音乐、艺术和故事般有起有落,终而走到尽头。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多年后,我自问为什么走这些路,搭这些船的时候我们不曾牵手,于是得出多种原因:一,我们这两个胆怯的孩子之所以走上伊斯坦布尔的街头,不是为了感觉我们的爱,而是为了掩藏我们的爱。二,快乐的情侣当众牵手,想让每个人看见他们的快乐,然而,尽管我愿意承认我们是快乐的情侣,却怕让自己显得肤浅。三,这种快乐的举止将使我们成为到这些贫困,潦倒,保守的居住区享受“轻狂乐趣”的观光客。四,贫民区,伊斯坦布尔废墟的忧伤早已吞噬了我们。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心中某个阴暗角落,稚气的我想过这点,我知道如果娶了她,我必须成为工厂老板,而不是画家。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福楼拜在我出生前一百零二年造访伊斯坦布尔,对熙熙攘攘的街头上演的人生百态感触良多。他在一封信中预言她在一个世纪内将成为世界之都,事实却相反: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个伊斯坦布尔人一样)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城市。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有一天,她最疼爱的大弟从人群里走出来,跟我说他在瑞士的姐姐深情地问候我,递给我一封信。我在一家布丁店抽着烟读她的信,信中说她对新学校很满意,但她想念我,也想念伊斯坦布尔。
我写给她九封长信,七封装进了信封,五封寄了出去。我不曾得到回音。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许多早期作家在书写伊斯坦布尔时往往养成这种习惯――在他们歌颂城市之美,用他们的故事迷惑我的同时,我却想起他们已不住在他们所描述的地方,反而偏爱伊斯坦布尔西化后舒适的现代化设施。我从这些前辈那里得知,只有不住在这里的人有权对伊斯坦布尔的美大加颂扬,而且不无内疚:因为一个以城市的废墟与忧伤为题的作家,永远意识到幽灵般的光投射在他的生命之上。沉浸于城市与博斯普鲁斯之美,就等于想起自己悲惨的生活和往昔的风光两者差距甚远。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寒冷漆黑的夜里站在小墓园前方,感觉博斯普鲁斯汹涌的海流,我的爱人低声说她非常爱我。我说为了她,我什么都愿意做,而后竭尽全力拥抱她。我们亲吻,每回停下来睁开眼睛,就看到对岸的橘色火光投射在她柔软的肌肤上。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