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有那些?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有关于修身做人的礼记的名言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 蒙田
老师,请问 《礼记》名言有哪些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礼记》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人生自强的格言警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人生自强的格言警句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有关礼仪的名言。(礼记 曲礼上的名言)
1、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聚,安安而能迁。
意思:贤者在最亲密的人面前与嬉戏娱乐之际也要存在几分尊敬,对畏惧的人也要有爱护之心,对所爱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不是之处,对所憎恨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好处与长处。积存起来的财、物,在恰当的时机也要舍得分散下去发挥作用。安居在安乐、舒适的环境之中,倘若于道义上须要的话,也要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开。
2、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意思:不要追根问底地去要对方解释自己对别人所说的话中的疑点,而是把自己的看法或掌握的情况直接讲述给他,让别人自己去决择。勿有,不保留什么。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意思: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4、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意思:心浮气燥之人就话多,君子之人,言达意即止,因为言之复而听者厌。
5、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也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意思:禽兽也有会说话的,人虽然会说话,假如没有礼节,不也是禽兽之心么?禽兽没有礼节,所以有父子同雌、母女共雄的情况。
《礼记》名言警句:
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正已而不求于人。
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出自:《礼记·中庸》 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
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7、其旨远,其辞文 。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0、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1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12、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择不食之地而葬 。
1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6、其德薄者其志轻。
17、至诚无息。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9、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20、仁者莫大于爱人。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2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2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25、仁者义之本也
26、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0、至诚如神。
31、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出自:《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
3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3、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 。
3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5、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
3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7、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38、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39、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40、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4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42、至诚无息。出自:《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43、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4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45、量入以为出。
4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余下全文>>
老师,请问《礼记》名言有哪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礼记》 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中华名人名言、警句、格言
中华名言警句—精选·铭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当叮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余下全文>>
《老子》和《礼记》关于诚信的格言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老师,请问 《礼记》名言有哪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礼记》 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如果对你有用 请点好评 多谢
诗经 礼记 老子中的经典语句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引语]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评析]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佑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钉哗......余下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