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试卷的题型有哪些?
1.记忆型默写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理解型默写
例: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生动形象地表达“为伊消得人憔悴”含义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应用型默写
我市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虽晚,但是发展很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作答】
4.开放型默写
乡村景象常常入诗入词穿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象的诗(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累死我了,这可都是我一点点打出来的,希望能给你帮助!
请给我5首古诗附带每首2道考试题型的题目
都是高考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中吕]卖花声?请简述理由、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1分;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
[注]要欲。意思对即可;'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起坐听车声\,临堂空复情,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将军猎渭城;晚钟鸣上苑\、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伤心秦汉,生民涂炭;疏雨过春城\,读书人一声长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爱憎分明角度论。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草枯鹰眼疾: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你认为这两首元曲哪一首的结尾更好: 如果认为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好,则从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含蓄特点论:(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
要求:所答内容不少于80字;'。
评分参考,“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可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例。三点可分别扣\'、\''。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借景抒情。通过柳条,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分析作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待\,疏雨过春城?
“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二字分析作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重门朝已启\,则从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饱满。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时隐时现的特点;'或诗中\',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好像。 了自,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了自不相顾: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②扣\'朝\晚\、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意思对即可: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
②将军空老玉门关,可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例。
黄莺久住浑相识。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只摘抄颈联而......余下全文>>
《唐诗宋词选读》在高考语文中以什么题型考察?占多少分?要把里面的诗整首背下来,还是只记住里面每首...
填空题
占的分数是8分
不需要的 其实就背常用的30首就可以了
名句当然要记得
采纳下啊
词,句,歇后语,谚语,惯用语,诗句典型题型 ·
词 ? ?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句子 ? 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歇后语 ?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谚语 ? ?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惯用语 ? 他悔不该当初。
帮忙找一份这样题型的试卷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 古诗词积累(五)
13、给诗句填上数字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14、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写“月”的句子: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今夜明月人相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描写“雨”的句子: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15、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7)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古代诗歌新题型5分选择题两项只对一项怎么评分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不祥之句,在赤壁大战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鉴赏诗歌景物时 常用设题方式有哪些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与景物题型及答题步骤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与景物题型及答题步骤 2011-10-27 → 手机版
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类: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如杜甫《登高》中的诗人形象;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设问方式: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诗中刻划了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
3、请简要的分析某形象
答题步骤: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是什么) ;
2、结合诗作简译相关语句,分点说明、概括(为什么)切忌以译代析.
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合答.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中刻画了怎样的儿童形象?
【赏析】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机警聪明的垂钓小儿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 蓬乱的头发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后两句诗侧重写神态.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遮住其身 .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表现他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
解题方略:人物形象鉴赏题,所选诗歌多为抒情诗,诗中人物多为抒情主人公形象.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掌握答题要领和格式.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要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创作的背景,从而推知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盛唐诗歌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歌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3. 平时复习时要记住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朋友(恋友)分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者的形象;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献身边塞或反对征伐的形象;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有环境?(2) 请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1)寒冷、寂静.(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有点凛然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二、景物形象的赏析: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设问方式:1、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2、试分析诗中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诗中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4、简要赏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答题步骤:1、简译相关的写景语句;2、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3、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4、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从修辞和写法两方面分析); 5、景物的色彩:冷色调——清新、凄清、萧索、萧瑟、(衰败、荒芜)冷寂、冷清、晦暗、黯淡; 暖色调——明丽、浓艳、秾丽、艳丽;6、景物的动静: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繁华热闹; 幽静、寂静、恬静(田园)宁静、平静(水); 7、景物意境特征概括: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高阔深远、生机勃勃、壮美、优美、恬淡的美、清新;8、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含蓄);9、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答.光答“表达了作者哀愁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怎样的“哀愁”,比如怀才不遇的哀愁.
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对上面的步骤进行有效选择,这由审题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古语说,过犹不及,答案不对应题目要求,会降低答题的效率.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请简要赏析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一联.
答:这一联描绘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写远景雄浑阔大,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模式类说(转帖)
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是文学色彩最浓郁的题型,也是难度最大的试题,但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但我们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答题规范,才不易丢分.只有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见题型,掌握其解题思路,才能培养答题的规范性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下面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对古诗词鉴赏题的问答类型进行梳理归纳,作一点操作性的技术指导,以期对同学们提高解答古诗词鉴赏题能力有所帮助.
一、分析“诗眼”型
1 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 设问变式:诗中某句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那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词).(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宇(词)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l词)中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3 解答提示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往往一个字(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凡是在节骨眼处炼得好,能使全句游龙飞凤,令人刮目相看的字,便成了所谓“诗眼”、“词眼”.“诗眼”、“词眼”一般是指一首诗、一阕词中最为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句话).“诗眼”、“词眼”以动词、形容词居多.“诗眼”、“词眼”通常是全篇主旨所在.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孤立该字泛泛而谈,必须把该字(词)放入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4 答题模式:(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或肯定哪一个字(词)更好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以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二、分析句意型
1 设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 设问变式:(1)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3)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意思:语表义和语里义,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解释诗句的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 答题模式(1)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2)分析诗句在描写或抒情方面的表达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3)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中.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 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酒排遣.
D 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A.②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三、分析主旨型
1 设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 设问变式:(1)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2)这首诗(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诗(词)中有关句子,结合全诗(词)加以赏析.(3)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 解答提示,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 答题模式(1)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2)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了对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四、分析语言风格型
1 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设问变式:(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3 解答提示:语言风格型即评析诗词的语言风格或艺术风格.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前要了解有关语言风格的相关术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炼传神、凝练沉郁、八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飘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冲淡清幽,李商隐的典丽精工,杜牧的俊爽洒脱,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婉约细腻等.答题时可以结合诗句相机行事.
有时根据诗歌的类别也可以明确风格,如山水诗语言风格上多是清新幽美,田园诗则多表现为恬淡质朴,边塞诗一般语言悲凉慷慨,咏史诗则多半雄浑壮阔,讽喻诗钟情于沉郁激愤,宫廷诗十有八九缠绵婉转,等等.
4 答题模式(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中.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3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五、分析意境型
1 设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设问变式:(1)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3)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 解答提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指寄托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景物(物象、意象、生活图景)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诗词的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 答题模式:(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
蒸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8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9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六、分析技巧型
1 设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设问变式,(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 解答提示“技巧”即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墨梅》、《石灰吟》,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声衬寂,如“日出惊山乌,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技巧型题在题型设计上多考查分析技巧手法的类别和作用.
4 答题模式(1)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七、分析构思型
1 设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 设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 解答提示,诗歌思有路,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 答题模式:(1)概述诗句的内容.(2)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3)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乌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八、分析典故运用型
1 设问方法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典故7有什么表达作用?
2 设问变式:请谈谈这首诗(词)运用典故的表达作用.
3 解答提示:运用典故型即评析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它在题型设计上多以考查作用为主.考生在做此类题时须博闻强记,了解典故的来源、出处,诗人运用典故的用意目的等,才方便答题.
4 答题模式:(1)点明典故出处.(2)简要说明典故的作用.(3)点明运用典故的表达效果.
5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请谈谈本词运用典故的表达作用.
答案:本诗最后一句运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借武陵人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作者超越世俗、高洁的情操,隐约带有欲归隐山林的意味.
九、赏析续写型
1 设问方法列出对其中几句诗(联)的解说,然后要求补写对空缺句(联)的解说.
2 解答提示:做这样的题目,要分析列出项,再对照它们续写空缺项,做到角度一致.主要方法是按照古代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答题.
3 答题模式:(1)概括诗句的内容.(2)说明与上句的关系.如果补写的是对最后一句(联)的解说,须注意它的呼应、总结、点睛的作用,总之,就是一个“合”.(3)对句中用得好的词语、表现手法的作用效果或思想感情作简要描述分析.
4 答题示例(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白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 .
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1)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此句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3)“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十、诗论评析型
1 设问方法:某某(名人)在某某著作中评论这首诗(词)时说道,“……”.请结合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 设问变式:(1)诗的前两句,有的版本作“什么”,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这首诗歌中的某句,有的版本写做“什么”,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3 解答提示诗论评析就是结合诗论具体评析作品,一般是古代名家或近代名家就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或赞,或批,或分析指瑕等.它在题型设计上多采用古评今释方式(即就后人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来命题.做题时先要初步了解诗论评析句本身的含义,这样才便于对症答题.当然,诗论涵义许多时候只须明白其基本大意,答题时不需在题中答出来.
4 答题模式:(1)明确涵义.但)表明观点.(3)阐述理由.
5 答题示例:(200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古诗试卷的题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