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小巷幽远长, 春来花开鸟语香。 梅开二度有喜报, 缘来何时不知觉。 ”出自什么诗词句?
这首不是诗,估计是自己写的。
把上面的句子更改为近体诗。
胡同小巷远幽长, 春至花来鸟探香。
二度梅开传喜报, 几来缘份总心凉。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描写未来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日若遂青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未来的唯美句子
1、期待,让你在遐想中,信心豪迈,期待,让你心中燃起高涨的小火苗,期待,让你迈向前程的步伐变得轻盈。
2、不要等明天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走向明天吧!只有当我们将“等待一个美好明天”的“等待”改为“开创”时;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明天。
3、躺在幽深的梦里,你是否听到我声声的叹息,我会把你的爱珍藏心底,我依然会沿着你留下的足迹,寻找一生珍爱的你。多想你用柔情把我的心灵慰藉,多想在失意的时候你给我鼓励,多想你我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4、冬日里也有阳光,沙漠中也会奇迹出现一片绿洲,久旱时也有一场笆霖。相信明天会更好,别让昨日的忧愁带走我们的笑容。
5、驻足河畔,握一把流沙,洒向天空,纷纷落下,砸疼了我的神经,眼前依稀着幸福与美好,无助与伤痛。当记忆划过岁月的海洋,当萧索不再侵蚀微冷的心房,明天我的头上,是不是还会有一轮灿烂的暖阳。我细心洗去满身的风尘,可脚步却不知道走向何方。
6、明天是未可知的,是一连串的问号,用它弯弯的钩子,钩着我们又向前跨进一日,又长大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岁,又不知觉地增添了些许,减少了些许。
7、我们抬起头,憧憬着美好的将来,千万只白鹤涌于空中,翱翔在云端。初阳的温和,白云的轻柔,花草的渲染……
8、未来就像是太阳,我便是阳光,永远陪伴太阳。
9、未来就像是蓝天,我便是蓝天上展翅翱翔的雏鹰。
10、我的未来,有房子,不用多大也不用面朝大海,落地窗,窗外有阳光;有个心爱的恋人,我们一起下厨,周末开车去逛逛公园,一年能陪爸妈几次;有工作,有4M宽带,有单反,有书看,有歌听;朋友偶尔奔过来聚一起,打打牌喝喝酒叙叙旧,如此,就很幸福了。
11、我总爱畅想未来的日子,时间其实很快,我们可以风平浪静的度过,我们可以找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你不要挣很多钱,不要有很多应酬,早点下班回家,我给你做好饭等你。有钱的时候小资一下,没钱的时候和你泡面也好。
12、我们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后来才发现,那些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唱过的歌、流过的泪、爱过的人、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在无数的夜里,说过的话、打过的电话,思念过的人、流过的眼泪……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我们都曾经过,然后在时间的穿梭中,一切成为了永恒!
13、面对未来,那是无边的锦绣前程——阳光、空气、雨露、花草树林……
14、千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是我们曾经幻想的未来。
15、明天是脆弱的,如同人生的幸福一般;可能有病痛、有战争、有亲人永远离我们而去,即使是一片瓦默默地滑落,也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
16、不愿去想太多关于未来的事,因为未来是由现在所产生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照顾现在,那么我们就是照顾了未来。未来不会无端地来,它将会从这个片刻产生出来,下一个片刻将会从这个片刻产生出来。如果这个片刻很美、很宁静、很喜乐,那么下一个片刻一定会更宁静、更喜乐。
17、当你忘了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漠视自己的未来,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当成功不会让你太高兴,失败不会把你怎么样,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当你以微笑的心想到了过去,以希望的心向前看,以宽厚的心向下看,以坦然的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18、......余下全文>>
描写牙齿的诗句
一、关于口腔的健康美白方面
1.张枯《吴官曲》:“皓齿初含雪。”
2.李白《赠裴司马》:“向君发皓齿。”
3.李白《古风》:“粲然启玉齿。”
4.陆龟蒙《陌上桑》:“皓齿还如贝色含。”
5.刘希夷《采桑》:“红脸耀明殊,绛唇含白玉。”
6.卢照邻《和玉是秋夜有所思》:“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崖。”
7.张仲方《赠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方口秀启编贝齿。”
8.李白《白纤辞》“杨清歌发皓齿。”
9.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艳曲呈皓齿。”
10.李贺《将进酒》:“吹龙笛,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二、关于老年人助牙齿变化方面
1.白居易《不致仕》:“……可怜八九,齿堕双眸昏。”
2.施间吾《诮山中叟》:“老人今年八十几, 口中零落残牙齿。
3.白居易《浩行歌》:“鬓发苍浪牙齿琉,不觉身年四十七。”
4.白居易《十年三月二十日别微之……》:“齿发(足差、足它 这两个字我不认识呀)将五十“
三、关于牙齿与年龄助关系方面
1.白居易《吾雏》:“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我今齿欲堕,汝齿昨始生。”
2.白居易《岁暮》:“壮齿韶颜去不回。”
3.白后易《梦仙》:“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4.韩愈《赠刘师服诗》:“羡君牙齿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牙齿落者多,所存十
余皆兀?。”
四、关于暮齿(晚年)方面
1.白居易《渐老》:“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2.吴融《和杨侍郎》:“烟霄渐葛齿”
3.王维《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
4.白居易《戒药》:“早夭羡中年, 中年羡葛齿。暮齿又叹生,服药求不死。”
五、关于叩齿方面
1.自居易《辰兴》:‘‘起坐兀无思,叩齿二十六。”
2.白法易《味道》:“叩齿辰兴秋院静。”
3.自居易《晚起闲行》;“起来无可作, 闭目时叩齿。”
4.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不保元和虚叩齿叩齿。”
六、关于牙齿知觉过敏方面
1.白居易《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夜镜藏白发,秋泉漱齿寒。”
2.白居易《不如来饮酒》:“齿伤朝水冶,?…。。” ’
3.白居易《东院》:“老去齿衰嫌桔醋….。。”
4.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齿为尝梅楚。……”
幼儿园里小班知觉的例子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感知和理解古诗描绘的景象。
2、感受古诗的文学语言。
活动准备:
1、古诗《江畔独步寻花》PPT课件。
2、柳条两枝(一条叶子多的,一条叶子少的)
下面几个词语中哪个词语中的知与无知觉支宝中的之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这个词语是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d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余下全文>>
以反思为题目作文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
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
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
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
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
“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
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
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
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
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
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
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
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写事作文550字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
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
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
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
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
“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
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
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
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
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
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
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
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胡同小巷幽远长,春来花开鸟语香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