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有哪些口号?
革命的口号: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口号是一定时期的反映,下列口号出现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的是( ) A.“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B.“
C
试题分析:AB不对,这与之前的俄国二月革命有关;D不对,这是1921年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由于经济困难引发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因此C符合题意。
点评:历史选择题较多的运用排除法。第一:排“错”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反过来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了。二是指选项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首先就要排除。第二:排“正”法即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题目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第三:排“它”法,这里的“它”是指与题干意思无关的选项,也可以说是干扰性选项。排“它”法,即排除与题干意思不相关的选项,但这类选项本身说法是正确的,只是与题干的要求无关,通俗地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往往这类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强,考生也容易出错。
俄国十月革命所有知识点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
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坚持参战,形式严峻;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要求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七月流血事件”后,形式更加严峻,无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十月革命最早在俄国发起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
2.俄国国内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3.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
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
1.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2.1917年7月,在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大型示威活动中,临时政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形式变的越发严峻;
3.1917年11月,伴随着阿芙乐尔号上的炮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革命爆发后的次日凌晨,布尔什维克攻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大本营,十月革命宣告胜利。
“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所以称为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沙皇俄国深陷战争泥潭,国内各种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以后,出现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和工农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奇怪局面。4月,列宁回到俄国,并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这样的形势下,克伦斯基政府准备武力镇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个人觉得这无可厚非,人家维护自己的政权有什么错呢?甚至可以说是被布尔什维克逼上了这条路。)
“引蛇出洞”策略成功的布尔什维克暂时收回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开始秘密组织武装革命。
10月,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将他的阴谋公之于众。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历十月二十五日),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用暴力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高潮,在西方和东方的许多国家里,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统治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和俄国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帝俄政府同外国订立的压迫别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国,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十一月十日,上海《民国日报》就在要闻专栏内,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为题,报道了“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己推倒克伦斯基政府”的消息。中国人民知道了,在俄国,工人阶级和主要是出身于农民的士兵掌握了政权,成立了“劳兵政府”。这个政府和迄今世界上任何政府都不同,它实行“最激烈之纯粹社会主义”。上述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初步了解,构成了当时所说的“俄国式革命”这一概念的内容。中国人民从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希望。开滦煤矿的工人希望“工人之国”早日到来。中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对十月革命表示了真挚的同情和欢迎。他指导下的《民国日报》,在一九一八年元旦的社论中说:“吾人对于此近邻的大改革,不胜其希望也”。一九一八年夏,孙中山曾致电苏俄政府和列宁庆贺他们的成功,并“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立即起来学习、宣传和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在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一月,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论文。在这些文章中,李大钊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指出了这个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文章写道:“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它“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十月革命和世界革命运动的高潮,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工农劳动群众的伟大力量,因而他们开始改变对人民群众的看法,逐渐认识到要真正改变中国社会的现状,必须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起来进行革命斗争。这种认识在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发表的论文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他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中,指出军阀、官僚、贵族等一切旧势力都将在群众运动的潮流中被淹没。李大钊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指出要改造中国社会,“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①。号召革命知识分子到最受压迫生活最痛苦的工农群众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培植革命力量。不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群众运动的重要性,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对劳动人民的看法上也有所改变。一九一八年三月,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以《劳动》命名的杂志。同年十一月,著名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在一次集会的演说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十月革命和当时世界各国不断爆发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等群众革命斗争的方式,强烈地吸引和感染着中国人民。人们深切地感到要摆脱被压迫的屈辱生活和拯救国家的危亡,必须由人民自己起来“直接解决”。陈独秀以前是看不赵人民群众,也不注意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的,这时他也看到了发动群众进行直接斗争的必要性。他在一九一九年初发表的《除三害》一文大声疾呼,号召国民起来,去同危国害民的军阀、官僚、政客进行斗争,认为“对于这三害要有相当的示成运动。”①《每周评论》的某些文章也强调人民自己起来采取直接的行动,主张“叫民众亲自解决政治问题。”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从十月革命的光辉实践中,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从一九一八年到五四运动前,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已经开始传播。在这一时期,李大钊连续发表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他在解释什么是布尔什维主义时指出:“他们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党,就是革命的社会党,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客士(按即马克思)为宗主的”。①他组织“马客士主义研究会”,集结了一些进步青年,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出版的《每周评论》第十六号,摘译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并在文前的按语中说:“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其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的劳工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有些报刊还先后发表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传记材料。通过这些报刊的介绍,使更多一些的中国人开始对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他们的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总之,正如**所总结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
(1)“第一次高潮”指的是二月革命。“新高潮”指的是十月革命。
(2)一种是和平过渡,另一种是武装起义。最终选择了武装起义。
(3)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通过《土地法令》宣布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和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时间“1917年8月”可知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得出“第一次高潮”指的是二月革命。“新高潮”指的是十月革命。
(2)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可知革命方式由和平过渡转变为武装起义。
(3)结合所学,回答十月革命后的革命措施:(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提出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3)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点评:材料题要做到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新旧民主主义的分界线。这是因为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前途为走向社会主义、能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主力,因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因此选C。ABD三项都不是说的最主要的依据。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俄国十月革命”有哪些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