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男女有别”下半句是什么?
《论语》中没有“男女有别”这段话,也就没有下半句了。春秋时代的人还是比较纯朴的,不像后世那样,男女交往是很平常的,没有“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思想顾虑。所以孔子才能坦然接收卫灵公夫人南子的邀请,与其会面。
“......叔嫂不亲授,长幼不比肩”,这两句话怎样解释?
叔嫂不通问,长幼不比肩 : 〈谚〉叔嫂之间不能面对面地说话,长辈与晚辈不能肩并肩地坐在一起。旧指长幼辈分分明,男女界限清楚。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出自三国诗人曹植的作品《君子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徐志摩抛妻弃子,有权有势的舅子们为何还如此粉他?
1913年,16岁的徐志摩在杭州府中学堂上学。时任浙江省都督朱瑞秘书,24岁的张嘉璈(字公权)来校视察时对徐志摩的作文及书法赞叹不已。知晓他是于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子后,张公权致信徐父,提议徐志摩与他的二妹成亲,徐父当晚回信“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傲之妹为媳。”这年张幼仪13岁,正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两年后她退学与徐志摩成婚。
一徐志摩的无情
虽然在朋友的印象中,现代诗人徐志摩“挥洒自如,谈笑自若,饮宴应酬,从不冷落任谁一个”,张幼仪也说徐志摩“有一种极好的个性,在任何社交场合都受人喜爱”。但在与张幼仪的婚姻中,徐志摩可谓无情!
据说,徐志摩对这桩婚姻并不满意,第一次看张幼仪照片时,就用嫌弃的口吻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只是碍于父母之命,他订婚并结婚生子。在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后,徐志摩远渡重洋,海外留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在马赛港迎接亲人的人群中,他一眼就认出了徐志摩,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从巴黎飞往伦敦的飞机上,从未搭过飞机的张幼仪晕机,吐在一个纸袋子里,徐志摩鄙夷地说:“你真是个乡下土包子。”然而话才说完没多久,他也吐了。
到英国后,徐志摩叫张幼仪待在房间里别管他,然后一直忙自己的事,好像她不在那里。张幼仪说:“说不定他认为每次丢下我不管,就可以凭意志力让我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世界上,他最想做的事便是摆脱我,却败给了我的肉体,并对我们要在一起这件事感到气馁。”
当张幼仪告诉徐志摩自己有了身孕后,徐志摩听了立刻说:“把孩子打掉。”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打胎死掉了。”徐志摩冷冰冰地答道:“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说完就没耐心地别过脸去。“可是我要去哪里打胎?”徐志摩摇摇头说:“你会找到地方的,这种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饭。”一周之后,徐志摩忽然玩起了失踪,无助的张幼仪只得写信给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在他们帮助下,张幼仪先去了法国,之后又去了德国柏林,并于1912年生下了次子彼得。生下孩子刚一个月,徐志摩追到柏林,让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他急躁地说:“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离婚以后,张幼仪在德国学习三年,而幼子彼得在三岁时,不幸夭折。徐志摩曾写过一篇悼文,哀悼了这个当初要打掉,而后只见过一面的儿子。张幼仪说:“嗯,他写这篇文章的口气,倒像是个非常关心家庭又有责任感的人。可是啊,从他的行为来判断,我不觉得他担心我们的钱够不够花,还有我们要怎么过活这些事情。你晓得,文人就是这德行。”
二舅子的偏爱
按说徐志摩对前妻如此无情,舅子们应该揍他。更何况张幼仪家里世代书香望族,有钱有势,家族力量比徐家更盛。张幼仪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则是上海宝山县巨富。出嫁时,张幼仪的陪嫁“一列火车都塞不进去”,最后由其六哥从上海用驳船运过去。
张幼仪的哥哥弟弟们也是人中龙凤。二哥张君劢,是政界风云人物,中国民主社会党的领袖和创始人,《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被称为“民国宪法之父”,与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关系密切,曾任《时事新报》总编,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四哥张公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金融家和实业家,上海滩远近闻名的中国银行总裁,信奉“实业救国”的爱国志士。张幼仪初到英国时,就有不少景仰其二哥及四哥的人前来致敬。
可是,在张幼仪的这段婚姻里,徐志摩如此无情,可是他有权有势的大小舅子们不但没揍他,反而对他偏爱有加,甚至以张幼仪与徐志摩有过那段姻缘为荣。其态度让人匪夷所思,似乎不是自己的亲妹妹一般!在得知徐志摩欲与怀孕的张幼仪离婚并玩失踪时,二哥张君劢虽然表示不让打胎,要自己收养孩子,但是他给妹妹回信的第一句话竟然说什么“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如同失去了父母一样悲痛)。这张君劢该是多么热爱徐志摩!
徐志摩的照片中,有一张与张君劢的合影,虽然摄影时间不详,但张幼仪相信,二哥并不认为在他们离婚后与徐志摩合影有任何不妥。不仅如此,张君励还说“女人只能出嫁一次,否则全中国的风俗都没有意义了”。他甚至建议妹妹张幼仪“离婚不离家”,不能做徐志摩的太太,但可以做徐家的媳妇嘛,好好服侍徐志摩的爸妈。
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更是徐志摩的脑残粉,在徐志摩与姐姐离婚后,他不仅支持徐志摩与陆小曼谈恋爱,更是盛装出席他们的婚礼,他还对姐姐说:“姐姐,原谅捧花的我盛装出席,只为参加你前夫的婚礼。”徐志摩空难后,他专程赴现场处理丧事。晚年他还在遗嘱中说,死后家人不要放哀乐,只要朗诵几首徐志摩的诗即可。在孙女张邦梅为张幼仪写回忆录时,他还一再叮嘱孙女对徐志摩手下留情,“要忠厚些”。
张氏兄弟与徐志摩关系如此亲密,可是徐志摩却没有出席过一场其父母的葬礼,然而大小舅子们却并不在意。张幼仪曾说:“徐志摩没有出席任何一场我父母的大殓仪式。我并不指望他为了我的情面到场,却希望他能看在我兄弟的面子上露面;可是我兄弟并没有因为徐志摩缺席而觉得受辱。”
三为何没挨揍?
张氏兄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却为何如此偏爱徐志摩,不但不揍他,反而对其宠爱有加?这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爱惜才华。
有人说“徐志摩自带才华滤镜,而刚好她的哥哥弟弟们都是惜才之人”。正因为发现徐志摩作文、书法好,张幼仪四哥一面未见,就致信徐父,选择与徐家结亲。之后,又正是因为徐志摩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所以张氏兄弟爱之至深,偏爱有加,记其优点,忘其不足。即使徐志摩与妹妹离婚,也因为对徐氏才华的爱惜,而不予计较,并保持着与徐志摩的友好关系。他们不计较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甚至也不计较徐志摩不来参加他们父亲的葬礼。张幼仪说:“二哥爱徐志摩的程度,不亚于爱我们的父母,他当然会宽恕徐志摩没有参加葬礼。”
第二,轻视女性。
张家是个大家族,但是在人才培养上男女有别。在对男性的培养上,让他们接受西学,出国留学,一个个打磨得学贯中西、才情卓越。但是,在对女性的培养上,他们家则仍坚持传统封建教育。张幼仪说:“在中国,女人家是一文不值的……结婚的时候,我母亲只给我两点忠告。第一,一旦进了徐家的门,绝对不可以说‘不’,只能说‘是’。第二,不管丈夫和我之间发生什么事,我都得以同样态度对待公婆。”这种价值观决定了,在离婚风波发生后,张家兄弟更看重家族利益,而非张幼仪的个人感受。
在得知妹妹离婚后,四哥张公权不仅不去责怪徐志摩,反而要求妹妹五年内不得和男人同进同出,张幼仪说:“四哥写信告诉我,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内,都不能教别人看到我和某一个男人同进同出,要不然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我离婚是因为我不守妇道。”甚至许多年后,张幼仪的侄孙女还说许多亲友仍然认为张幼仪离婚是件丢人的事。(“我从同辈堂亲和姑姑们那儿听过她(张幼仪)离婚的暧昧传言,他们用一种暗示着丢脸、可悲的口吻,谈论着她离婚的事。”)
当然,张家兄弟对张幼仪仍有着亲情友爱,但是在他们心目中女性在自己生命中的地位仍然很低,比如张君劢就说“女人只能出嫁一次,否则全中国的风俗都没有意义了。”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下,或许他们认为妹妹的离婚并不值得特别看重,更不值得影响与徐志摩的交谊。晚年张幼仪想再嫁征求兄长意见时,两位让她敬重的哥哥均未支持。四哥不置可否,二哥张君劢只是回信让她自己做主。(“兄不才,三十年来,对妹孀居守节,课子青灯,未克稍尽绵薄,今老矣,幸未先填沟壑,此名教事,兄安敢妄赞一辞?妹慧人,希自决。”)
第三,家风大度。
张家兄弟兼通中西,但在为人风骨上并未将两者对立起来。一方面他们坚持西学的科学、理性、文明,心胸豁达,在婚恋关系上较为宽容。如张禹九在徐志摩与姐姐离婚之后,仍与徐亲密来往,还支持徐志摩与陆小曼恋爱。再如张歆海知道妻子韩湘眉与徐交好,但是对于韩湘眉经常在聚会离别时亲吻徐志摩的面颊告别也听之任之。另一方面,张家兄弟仍坚持传统道德中的责任感与道德观。如二哥见张幼仪缠脚的痛苦,就坚决反对,还表示如果找不到婆家,自己供养她;后来一听说徐志摩让张幼仪打胎,二哥坚决反对,并承诺自己愿意收养孩子,让她立即来法国自己这。张幼仪在谈到徐志摩不理他时说,自己的哥哥也学贯中西,却与自己谈得来。(“我和我的兄弟无话不谈,他们也和徐志摩一样博学多闻,可是我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的时候,情况总是:‘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
第四,徐父弥补。
虽然徐志摩对张幼仪很刻薄,但是他的父母却通情达理,时时为儿媳着想。比如徐父不承认徐志摩私自办的离婚手续,坚持等张幼仪回国,要她亲口承认离婚才肯答应。张幼仪说:“老爷和太太在得到我本人同意之前,也不让徐志摩娶陆小曼进门……应老爷之请回国给了我面子,表示他们还尊敬我……不管离婚文件写什么或是徐志摩告诉他们什么,他们都要亲耳听我承认。”在张幼仪离婚后,徐家将张幼仪收为义女,仍将其视为徐家的人,许多事情都交给她办。徐氏父母还将三分之一的财产分给张幼仪母子。这些做法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张徐两家的矛盾,给了声势日隆的张家面子。当然,张幼仪也确实给徐家回报不小,不仅替其抚养了子孙,还料理了徐志摩及其父母的后事。
也许,正是如上原因,在第一次婚姻中无情无义的徐志摩才未受张家冲击,幸运地全身而退,去追求自己理想的伴侣及前程。客观来说,徐志摩的留洋是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之前尽管对传统婚姻不满,他还不敢违抗;可是到西洋,受西方文人及思想影响,迅速西化,三观迅速变了。虽然他是开风气之先的所谓“中国离婚第一人”,但同时,他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优秀之处如责任、担当等也都抛之脑后了,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遗憾,也值得后人深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论语》中“男女有别”下半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