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有关旷达的作文素材,名言、人物事迹、诗词等,越多越好,越多悬赏越多
1、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佚名
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佚名
3、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佚名
4、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佚名
5、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佚名
6、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佚名
7、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佚名
8、司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个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史学的一股新泉。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以俭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挂象,饭食必祝”。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格调古雅,自成一体,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佚名
9、鲁迅: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你弃医从文,把边缘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魔鬼无处躲藏。声声祝福,声声呐喊,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若干岁月过去了,你的作品没有化为烟埃,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佚名
10、秦始皇: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佚名
11、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佚名
12、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佚名
13、**: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辉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佚名
14、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佚名
15、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佚名
16、刘禅:“乐不思蜀”,简单的词语竟有如此神力,让一个帝王的名字腐朽。后来人不曾想过,如果不能忘却痛苦,世上还怎会有乐观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习惯了仰视的人们或许不能容忍贵族的平凡。古往今来,天灾人祸,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有些时候,忘却才能催人奋进。——佚名
17、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佚名
18、庄子: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让后人仰视。——佚名
19、王羲之:狼毫一挥,生命随即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国人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博大。兰亭不再,《兰亭集序》却依然迎着历史的大风舞蹈。——佚名
20、陶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佚名
21、武则天:一朵深宫玫瑰偏偏铿锵有力提起脊梁,一双娇弱素手击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则。于是,中国的历史因你的出现而折道绕行。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佚名
22、李时珍:一介农夫,竟神奇地指出医书典籍中错误。不忍乡亲病痛,便发誓编著一部医书。怀揣着执著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中。——佚名
23、王昭君: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佚名
24、俞伯牙、钟子期:双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传奇。艰难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轻敲心灵之门,生命因之共鸣。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音韵。——佚名
25、陶行知:“一生清贫,两袖清风”是他一生的写照:“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他毕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成为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教师无怨无悔的不竭动力。他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堪称平民教育第一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不后已。短暂人生虽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他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悦生
我这边还有好排比句,不知道你要不要?
作文素材——引用古诗词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这是南朝梁吴均《咏雪》中的诗句。诗以“雾转”喻漫天飞舞的雪花,以“似花积”喻石阶上的积雪。两个比喻,前者着眼于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后者则致力于展现积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贴切生动,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晚霞飞银砾,浮云暗未开。”这是南朝梁简文帝《同刘谘咏春雪诗》中的诗句。以晚霞为背景,描绘雪花纷飞的态势,画面层次丰富,呈现出一种动态美。诗人又不拘于白色比喻,而用绯红的晚霞将白色的雪映衬得更加醒目,而且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简文帝在《咏雪》中以“盐飞”喻细屑雪霰如盐似粉簌簌下落的形态,以“蝶舞”喻片状雪花上扬飘飞之情状,以“花落”喻雪落,更以“粉奁(盛粉的盒子)”喻白雪飘落之所。可谓设喻精妙,意象丰富。一个“乱”字,写出了大雪弥漫天际的粗狂;一个“飘”字,写出了片状雪花飘落的轻盈;一个“舞”字更是精妙,把鹅毛般的雪花随风轻飏、款款而下的婀娜神韵尽展眼前。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南朝梁裴子野在《咏雪诗》中将飞雪比作草尖翩翩飞舞的群蝶和从树上纷纷飘谢的春花,景色奇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出了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是唐朝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中的诗句。诗人写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院中树上开了花,比喻生动形象。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诗虽然也像前人那样用花比喻雪,却写出了新意,写出了特色。前人的诗往往侧重于形似,而韩愈的诗则注意形神兼备,既描绘了落雪如落花之形,又传出了落雪之神——将白雪人格化,“作飞花”旨在为人间展示春色。诗人眼中的雪已不是严冬的化身,俨然是春天的使者。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是宋代张元《残句》中的诗句。诗写漫天飞雪铺天盖地,犹如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落。这两句诗,用三百万败阵“玉龙”的“败鳞残甲”比喻漫天降落中的雪,真是神驰天外,妙思出奇,气魄宏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超人的才气。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在《夜大雪歌》中把雪比喻成乐善好施的仙女麻姑向人间布施白米,于奇幻的想像中,可见爱国诗人忧民思想之一斑。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代黄庚在《雪》中写雪光反照,犹如明月,江山夜而不夜;天地无私,不分贵贱,家家被雪分玉。诗以“玉万家”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这里,诗人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写边庭的雪花,使人忘却了荒蛮雪封之地奇寒的冬天,只感受到春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温暖与喜悦。诗人以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了奇丽的雪景,意境壮美,极富浪漫色彩,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关于古代诗歌中的“愁”的语文作文素材,很急啊!!各位大虾帮帮我
“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性,历代诗人喻愁方法,多种多样。
一、从“愁”的内容来看的。
(1)有思念故乡的愁,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周邦彦《点绛唇》“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诗(词)人分别将自己绵绵的思乡之情,寄托在那淼淼的江水、点点的渔火和悠悠的白云以及声声异响里,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愁思苦念。再如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春深愁苦更深,借酒方可消愁,抒写了词人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思乡难归之愁。
(2)有思亲怀友的愁,如韦应物“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寄李儋?元锡》)。友人不在眼前,孤独的滋味让诗人万千感慨。
思念丈夫愁绪深重莫过李清照。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抒写了词人重阳佳节思念丈夫所受的煎熬愁苦;《凤凰台上忆吹箫》“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倾诉了夫妻离别的旧愁新苦和无尽思念之情;《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寄托了对夫君似红花飘落、如河水闲流、绵绵无绝、遥遥无期的浓浓相思和深深眷恋,真可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朋友遭贬,心情沉重,就让清风明月带去对友人思念思念和牵挂吧。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世事难料,心情沉重,愁绪满怀,因而思念友朋而独自难眠。
再如黄庭坚《好事近》“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与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张元干《清平乐》“兰桡飞取归来。愁眉待得伊开”, 田为《南柯子》“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不论是知心好友,还是知己红颜,无论在天涯海角,还是在路途眼前,孤独的滋味让诗人感慨万千,愁肠百结,绵延不断。
(3)感时伤己之愁。陆游《卜算子》“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黄昏暗淡时,凄风苦雨中,独自一人,这是孤寂的愁;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子规鸟在空旷的秋山黑夜凄凄啼叫,冷漠悲凉,这是凄苦的愁;陆游《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皆成追忆,眼前空余孤独的自己,这是无奈的愁;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不成寐,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愈感凄清,这是寂寞的愁;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光飞逝,青春难再,岁月染白了鬓发,空怀报国之志,这是伤感的愁,王昌龄《龙标野宴》“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歌声低回,曲调低沉,明月当空,山河依然。这是远谪之愁,也是旷达之愁。再如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杨万里《伤春》“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欧阳修《蝶恋花》“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史达祖《湘江静》“渔榔四起,沙鸥未落,怕愁沾诗句”,葬花词“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都是诗(词)人被眼前时景所触动,被花草春色所触发,伤时叹己的不胜悲愁。
(4)别离苦恨之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人虽别离,但情深不断,情感越深,诗人之愁情更令人吁唏不已。房舜卿《忆秦娥》“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羌管呜咽,暗云悠悠,愁绪尽在天地之间,似诉无尽离别愁苦。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情人多情善感,更苦对别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哽咽难言。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友人一别,天各一方,举目四望,寸断愁肠。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诗人怅惘凄切失意,迷茫彷徨,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直抒离别之苦,凄凄愁情。
(5)忧国忧民之愁。辛弃疾《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国运渺茫,人已见老,无处挥洒报国情,难以施展鸿鹄志,“闲愁”让人心忧,词人的爱国情怀日月可鉴。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涕泪涟涟悲伤哀叹,忧国忧民愁苦不已。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世上疮痍哀伤悲叹,民间疾苦经年忧愁。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虽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则是诗人借用传说表达自己化鹃啼归的眷眷心愿,表明自己虽然不得已离开故土,但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依然如故,至死不渝,可谓哀苦忧愁之至。
(6)有伤春的愁,如杨万里“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伤春》)。春色已了然,但无心赏玩,只有愁病,真让读者也伤情。
(7)有思春的愁,如欧阳修“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蝶恋花》)。柳絮翻飞的梦里,风细天远的危楼上,思春的心顿生出漫漫的愁。
(8)有相思的愁,如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玉簟秋》)。夫君远在天边,长长的思恋让花飘,让水闲流,一切都在浓浓的相思之中。
二、从愁的范围来看的。
(1)众多而无尽的愁。以水喻愁,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国愁家恨如滚滚东流满江春水。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贺铸《木兰花》“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和他的《千秋岁》“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浣溪沙 》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都是用江海或雨丝比喻,极写诗人的千愁万苦。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用夸张对偶写出刀砍不断,酒浇不完的绵绵愁情。章丽贞《长相思》“吴山秋,越山秋,吴越西山相对愁,长江不尽流”,李涉《再宿武关》“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范成大《南柯子》“欲凭江水寄离愁,江水已东流,那肯更西流?”夏完淳《采桑子》“万里长江一带愁”,王士褀《浣溪纱》“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贺铸《临江仙》“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都是用拟人手法写出词人的绵绵不尽的苦愁,诗人借用浩淼无穷的江河之水,化无形之愁为有象之形,突出了绵绵愁情。贺铸在《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佳句,用江岸如烟的青草、满城随风飞舞的杨花柳絮和江南梅子成熟时的连绵霪雨来博喻纷繁的闲愁,乃千古绝唱,贺铸也因此被称人们为“贺梅子”。
(2)漫长而悠远的愁。夸张手法写愁,如李白《横江词》“一水牵愁万里长”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万里”“三千”,极言愁多。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万古愁,愁悠远,思接千载,愁情万年,这是用呼告手法直抒愁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蒋捷《梅花引》“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姜白石的《探春慢》“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张炎《八声甘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愁如漫天飞雪,又像点点梅花,更似遍地落叶,不仅多而广,而且悠远绵长,这是用雪和花喻愁。
(3)宽广而厚重的愁。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万里凝成愁云,在空间上显得十分宽广,这是用对偶和夸张写愁。谢逸《鹧鸪天》“愁满眼,水连天”,举目都是愁情,宽广可与天接;向子湮《水龙吟》的“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这些都是用比喻和夸张写愁。贺铸《怨三三》“对梦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这是用拟人手法写愁。张炎《齐天乐》“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朱敦儒《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这都是用夸张手法写愁。李文山《雨夜呈长官》“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中的“愁”,似乎可以斗量;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道出愁苦之长;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写出别愁之广。
(4)深入而沉重的愁。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用夸张手法表现别离使人忧,愁情深似海。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浓,重得船都载不动,写出诗人愁情之深重。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人醒而愁情不醒,可见愁情深沉。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随酒进了肚肠,其愁苦之深之苦可见一斑”,都用拟人手法写愁。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借写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抒发羁旅异乡的感慨忧愁,倾吐思乡望归的感伤凄凉,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又如唐朝李华的《春归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突出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也是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同样道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忧伤。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和亡国的恨,都被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愁此恨何其深重。
⑸真假而难言的愁。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阙写了少年附庸风雅,故作多情的假愁,下阙吐露中年报国无门、忧国伤时的真愁,这假愁与真愁的对比,真是愁煞了人;然而愁到深处,苦至极处,却有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和倾诉的深沉苦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被贬谪的滋味,不济的人生,沦落的身世,多舛的命途,都在这无声无言的世界里,这是用映衬烘托手法写愁。蒋捷《虞美人》“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词人概括地抒发了自己一生难言的悲愤和愁绪,有少年的憧憬,有中年的悲哀,更有晚年难堪而孤凄的现实,实属无可奈何难以言说之愁。
三、从愁的程度上来看的。
(1)有深入的愁,如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愁进了肚肠,其体会之深之苦可见一斑。
(2)有绵绵的愁,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愁绵绵,刀砍砍不断,酒浇浇不完,把愁写得生动形象。
(3)有沉重的愁,如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愁重呀,重得船都载不动,诗人的情写活了。
四、从愁的情味上来看的。
(1)有沦落的愁,如白居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被贬谪的滋味,人生的不如意,身世的沦落,都在这无声的世界里。
(2)有凄凉的愁,如李白“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子规鸟的夜啼,在空空的秋山显得冷寂,凸显凄凉。
(3)有孤独的愁,如陆游“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黄昏人一个,风雨中更让人有孤独之意。
(4)有寂寞的愁,如陆游“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钗头凤》)。爱人已离去,留下孤独的自己,回想几年的时光,只有眼前的寂寞挥之不去。
五、从写愁的技法上看
1、直接将愁当作物来写,把愁写得具体形象。或把愁写成可用船载之物:“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宋·陈与义《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或把愁写成可用酒、长江水浇洗之物:“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何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宋·赵鼎《满江红》“惨结秋阴”);或把愁写成可放在水里飘流之物:“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或把愁写成可用刀剪之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使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愁苦之情。文人们大量使用的这种方法,使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景中含情,情中有景,这样就把愁苦情渲染得更加浓郁,从而感染读者。
2、以景来渲染愁情,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手段。像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是用乐景衬悲情的一例。“春花秋月”是美好的景致,人人向往,可对李煜这个亡国之君来说却易勾起往事而伤心,从他烦厌春花秋月之无尽休可见其绝望悲苦之极。又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里的曲词,“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即用“美景”写出秦淮河畔的萧条凄冷,表达出深沉的亡国之痛。以悲景衬悲情的“正衬”如柳永的《雨霖铃》,开篇即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样的凄清景物给人一种浓浓的离愁感伤。像这样融情于景的写法,在戏曲中也随处可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等曲词即是以这种手法来渲染崔莺莺与张君瑞之间的离愁别恨的。
而且,中国的文人还特别注意用特定的意象来加强愁苦情的宣泄,这些特定意象如“寒蝉”“长亭”“残月”“西风黄叶”“夕阳古道”“瘦马空壕”“疏林”“烟波”等等,它们本身就给人一种萧瑟衰败冷寂之感,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情景,人很容易身同感受,为之动情。
同时,文人们又用“虚实相济”的手段来抒发愁苦情。“实”即实景,“虚”即虚景,幻想之景。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西厢记》里莺莺遥想别后情景“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即是用虚幻之景和眼前实景结合来抒发悲苦情的。
3、借助于比喻、拟人等法把愁写得有长度,有重量。唐代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其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以及宋代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候馆梅残”),均以春水喻愁,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愁之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说愁思如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就把无形的愁苦化为有形的江水,而且渲染出愁的深厚、强烈、久长等特点,对这种手法,清代学者王国维也赞叹不绝:“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相同的手法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在与赵明诚阴阳两隔后所写,对亡夫的怀念、自己孤苦、漂泊无依的感伤,都充分表现了出来。其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把愁苦化为有重量的实物,与李煜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清照的《一剪梅》又把相思离愁变成了变幻的东西(“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一来,“愁苦”真可谓是绵绵不绝、无法消融了。宋代黄庭坚的“我只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用拟人法生动地传出愁情含满川风月。
4、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愁写深写透。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之十五),于夸张中强烈地抒写了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愁作秋浦客”的悠悠愁情。也有将夸张与其他技法结合起来,以求得最佳艺术效果的。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水边沙外”),是将夸张与比喻结合起来咏愁的;唐代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于夸张与对比的统一中表现闲愁的;石孝友的“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木兰花》“寻春误入桃源洞”)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则都是于夸张、比较中衬出愁之多、愁之重的。
5、在对比、烘托中咏愁,更见其愁。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于欢乐与忧愁的对比之中突出了愁之深重;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将如今饱尝愁苦与少年不知愁的滋味加以对比,鲜明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远大抱负难以实现的愁闷。不难看出,以上两例咏愁,用的都是对比技法,却同中有异。至于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触景生情,以春日美景反衬思妇寂寞忧愁之情(其中也有对比),也写得极有情致。
6、运用双关之法,委婉咏愁,含蕴深远,耐人寻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语双关,含蕴深远,表面上是写浮云遮住了太阳,使人不见长安而生愁情,实际上,这是委婉地写佞臣在皇上面前摆弄是非,皇上不明,致使诗人不得重用,有志无法展、有才无处施而生愁怨。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词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既道愁之组成,又言愁之原因,构思巧妙。
7、描摹、铺陈人物的情态动作。例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李清照的“日晚倦梳头”(《武陵春》),《西厢记》中崔莺莺的“见安排着车儿,不由人煎煎熬熬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作重重叠叠的泪”以及张生的“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些描写都非常真实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情态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愁苦。
8、语言的特殊运用也能增强愁苦情的抒发。
第一,巧妙化用古诗词和引用典故。如《西厢记》中【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未饮心先醉,”其中,“红泪”和“青衫”都含典故,各有所指。而“未饮心先醉”则化用柳永的《诉衷情近》里的“未饮心如醉”,且比原句意蕴更浓厚。
第二,将生动的口语融入典雅的词句中,使愁苦情的抒发更加朴实自然、真切浓烈。例如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其中,“怎生”“此第”“了得”便是当时的口语词,它们的加入令词情大大增色。
第三,叠词的运用,既富有音韵美,又加强了情感的抒发。例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当然,上文所列古诗词中愁之内容与技法,并非已囊括全部,仅仅是常见的,希望能给我们中学生鉴赏愁情诗词一点启发,以便由点推及面,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事实上,古人咏愁,也有不少是多种技法兼而用之的。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宋代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的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设问,但又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而以比兴作答,正如《鹤林玉露》卷七所言“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不仅如此,它还以“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来烘托“闲愁”。如此兼用多种技法,便含蓄地写深写透了闲愁。
古人咏愁,不用说不同诗人词家采用的技法有别,就是同一诗人词家采用的技法也不尽相同。这固然跟诗人们的生平遭际、思想方法、对愁的感受及创作风格相异有关,也与其具有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就南唐后主李煜而言,其词善于咏愁。或以一江春水喻愁,或化虚为实,变抽象的愁为具体可感之物,或如《捣练子令》(“深院静”)通篇不著一“愁”字,却意在言外,写尽了离愁别恨。其词虽然同是表现真挚动人的愁情,却无似曾相识之感,个中原因固然在于李后主后半生沦为“阶下囚”,备尝亡国之苦,“日夕以泪洗面”,对“愁”有着深切的感受。
作文素材名人诗词
苏轼: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明末陈洪绶绘《东坡图》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7]
24 《赠刘景文》
李白:
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骸,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忆东山》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二首》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李白 雕塑像(10张)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余下全文>>
常见议论文引用的古诗和论据
议论文写作指导:善用古诗文材料作论据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多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借用课本材料中平常人们引用得少的但又能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的材料作例证,有时也能够写出考场佳作。课本的材料包括课文实例、课内名言名句和有关写作的知识短文,可以说积累课本材料是医治作文“硬伤”的良方。下面,就赏试给大家分类整理、介绍、提示一些可用的古诗文论据及运用材料的方法:
一、一个材料几个角度
古诗文有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下面我们试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进行分析:
可从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际遇进行思考:如蔺相如的角度(从他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廉颇的角度(从他与蔺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秦王的角度、赵王的角度、宦者令缪贤的角度(从他推荐蔺相如的角度)等。
同一个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立论:
(1)从蔺相如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动机来看,提炼观点: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结果来看,可提炼观点:多一点宽容。
(2)从廉颇与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从廉颇与相如最终和解的结局可提炼观点:要勇于认错、改过;从廉颇起初负气寻衅可能导致的后果来看:廉颇位居高位,自恃功高,贬损相如。如果他遇到的对手不是相如,或是相如听了门客的劝告而与之闹翻,造成龙虎相斗的局面,难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可见,身居高位者一言一行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国家利益。对他们因计较个人名利地位等原因而犯下的错误,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可得出结论:不能为满足私欲而犯不能姑息的错误。
(3)从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角度来立论:
从事件本身来看:在事关赵国国家尊严而君臣又束手无措的情况下,如果推荐的人不能担此重任,那么缪贤难逃罪责;缪贤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可提炼观点:举荐人才要有胆有识。从缪贤举荐过程来看:缪贤不惜公开“隐私”,不顾及自身利益,不惜贬损自身形象。这个心底无私、襟怀坦白的宦者令确实令人击节赞叹。可提炼观点: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从举荐的结果来看:一般说来,高风险应有高回报。可是,缪贤除损失一位足智多谋的门客之外,不曾有廉颇那样的嫉妒之心。应该说,是缪贤玉成了相如,使之脱颖而出。这种成人之美、不思图报的品德及部下出己之右而无嫉妒之心的胸襟,令人感奋,油然而生敬意。可提炼观点:付出不图回报。
二、几个材料一个角度
有些古诗文材料虽然不同,但把它们加以重组、整合,会发现它们还是可以用来说明同一观点的:
(一)铺叙美好亲情和友谊
1.亲情友情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2)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陶渊明摆脱官场的束缚,急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陈情表》)
2.子女教育
(1)焦母越俎代庖,横加干涉,使得子女变成了父母操纵的机器,导致出现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悲剧。为人父母者,警惕啊!(《孔雀东南飞》)
(2)赵太后因不希望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换取齐国救兵,盛怒之下,发出谁再劝说,“老妇必唾其面”的恶毒说话。作为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使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而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3.团结合作
(1)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得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战国时期的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六国论》)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促使自己提高。(《师说》)
(二)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热点
1.居安思危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2)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当年孔子就语重心长地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3)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中,可以看到只有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才能保住社稷。欧阳修就曾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2.民心向背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见梁襄王》)
(4)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过秦论》)
3.情与理
(1)街亭失守,“孔明挥泪斩马谡”,精彩感人都在“挥泪”二字,“斩”体现法纪;“挥泪”体现人情,不管人情如何深厚,最终还是“斩”。从一千多年前的这个历史故事,我们不是可以悟到一点什么吗?(《失街亭》)
(2)李密是前朝遗臣,拒任当朝的官,是会引起皇帝猜疑的,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陈情表》)
4.环境保护
(1)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已意识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寡人之于国也》)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保护文物,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天,象项羽那样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掉的行为应该没有,但是,漠视、蚕食、占据、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则经常发生,这些现象,和项羽的所为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阿房宫赋》)
(三)省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1.逆境成材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报任安书》)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报了家仇国恨。(《勾践灭吴》)
2.骨气品格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屈原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与浊世同流合污,“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3.爱国正直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总会受到后世景仰的。就如诸葛亮,杜甫感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美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近体诗八首》)
(3)触龙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触龙说赵太后》)
(4)象邹忌那样,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邹忌讽齐王纳谏》)
(5)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不愧为治乱之贤臣。(《勾践灭吴》)
4.价值取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报任安书》)
(2)如果“五人”不是“激于义而死”,以他们“草民”“蚁民”之身,又怎会让张溥写出《五人墓碑记》而流传至今,让我们也记住他们的壮烈行为?(《五人墓碑记》)
(四)历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
1.自信自爱
(1)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2)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项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最终让刘邦跑了。(《鸿门宴》)
(4)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与朋友游褒禅山,本来可探得奇景,但由于有人打退堂鼓,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胆识谋略
(1)蔺相如只身入强秦,完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没有过人的胆识,怎可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烛之武,一位老头子,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靠的是超人的胆量。(《烛之武退秦师》)
3.说话艺术
(1)邹忌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赵太后盛怒之下,触龙依然敢于去劝说,而又居然劝说成功,何也?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而已。(《触龙说赵太后》)
(3)烛之武以退为进,柔中有刚,循循善诱,娓娓说理,移花接木,巧用激将,终于劝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4.自知之明
(1)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河伯一开始看到黄河如此壮阔,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但见到大海后知错能改,慨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5.坚持不懈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3)从王安石游褒禅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悟出: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精神。(《游褒禅山记》)
6.善于应变
(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列传》)
(2)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势,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善于应对,逃过一劫;而项羽则是个自大而死板的人,结果放虎归山,气得范增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7.善纳雅言
(1)齐威王是一个开明、有作为的君主,能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使齐国大治。(《邹忌讽齐王纳谏》)
(2)越王勾践面对臣下的进谏,虚心接纳,求贤若渴,“执其手与之谋”;吴王夫差却刚愎自用,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勾践灭吴》)
三、运用古诗文材料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借用,故事新解
可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要求,借用古诗文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文中的项羽就借用到《鸿门宴》(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与谋!”的“蠢才”。作者撇开名家的争论,抛弃名家的点评,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塑造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项羽的“果敢”、“豪迈”、“无畏”、“直言不讳”。“于是你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的形象。”“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作者于旧文中创新解——诚信,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二)巧妙化用,故事新编
借助教材原作,重新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故事新编。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根据作文要求“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大胆改造,把刘兰芝比作水,焦仲卿比作山,“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
(三)巧妙采用,移花接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写作材料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但是考试时将教材内容进行移花接木,拿来“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2002年湖南考生的作文《英雄爱国无敌》就选用了屈原、荆轲、文天祥等先哲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壮举来诠释“选择须无愧于天,无愧于心”这一中心论点,论据典型,说服力强。“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
四、避免“堆砌材料”之嫌的几招
在考前备考以及应考构思时,我们的总方针是,尽可能的占有最多的材料。但是,真的要写进文章中,还是必须先进行筛选、协调和组合。通常的做法是:
(一)多角度多领域举例
如果选用的材料属于同一领域,材料就显得单一,或给人以堆砌之感,如能从不同角度举例,例子的代表性、典型性就强得多了。2003年高考作文《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诠释了同是H2O的“水”,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所呈现出的异样的特色、寄寓的不同情怀。“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而四个分论点,又都能紧紧抓住“感情影响着事物的认知”这一写作重点进行。
(二)明引暗引相结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帮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立足课本,对课本的内容随手拈来,或明引,或暗引。其化用、移用课本知识的功夫,显然得益于对课本的认真学习和博闻强记,以及临场的机智运用。
(三)例前例后有分析
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留意论据与论点的粘合作用,千万不能“以例代证”。2004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注意到在例前例后作分析,从而有力地说明了“语言是沟通的钥匙”这一道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使文章内容充实的重要途径。熟读,熟记,熟用是积累的有效方法。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一向忽视的语文教材中,挖掘、储备30-50个事例,并按不同话题的需要,重新组合现有的论据材料,或者将现有的比较典型的论据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使之满足不同话题的论证需要,从而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
对待传统诗歌态度作文素材
开篇便是一种逼人的气势,如山洪暴发。三千白发,飘飘洒洒,由愁而生;映入明镜,好似白雪的秋霜,让人感到一阵寒意,一丝忧伤。“愁”原来是这么个模样!如此的白发,如此的愁,也只有李白能够写出。
我很喜欢李白的诗,知道他本人,也是源于他的诗歌。[静夜思]这首诗,相信大家在幼儿园或很小的时候就背过的,但现在再让大家背,肯定没有背不出来的,甚至有人拥有对它终身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便是李白的诗的魅力所在。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一生写过无数诗篇,其中大量的优秀诗篇被人传诵至今。他二十五岁时初次离开蜀,周游天下,在船上便写下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名句,把自己对故乡的依恋通过江水生动地表现出来。他因受权贵诋毁,离开长安,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表现了李白虽受打击,仍心怀抱负,勇往直前的心理。在被赦免后,东下江陵的小舟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一个“轻”字巧妙地表现了他当时惊喜交加的心情。
遇见苍山作文素材200字,最好引用诗歌
作为新生代的作词人,方文山的窜红速度明显快于他人。本文将从内容及形式上分析方文山的创作特点,从而归纳其成名的原因。在内容上,他的创作既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同时又是个性的嚣张呐喊;在形式上,他运用了跳跃的蒙太奇手法及贯穿始终的押韵。 关键词:民族气息个性蒙太奇押韵 随着R&B小天王周杰伦在两岸三地甚至是亚洲地区的迅速窜红,其身后的主要作词人方文山也开始走红,出现了一大批支持者。 流行歌曲是一种媚俗的商业文化类型,它的制作演出和流行方式无一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它必须迁就文化消费者的兴趣才能被接受,才能发挥它作为商品的价值,这也就意味着它必然不可能含有太多独特的及创造性的内容①。而纵观港台地区流行歌曲的流变,经过纯真的民谣时期后,TW地区马上步入了都市情歌的阶段并迅速达到顶峰,当时的疗伤情歌风靡一时,迅速扩展到整个华语乐坛,相同风格的作品层出不穷,但都大多境界狭小,自怨自艾,大吐苦水,凄凄惨惨戚戚,一再的重复更是使人怀疑其中有几多真情实意。与此搭配的歌词创作更是风格绮靡,大有齐梁官体⑴之流弊,影响至今。 当所有的人都腻味于情情爱爱的乏味诉苦时,方文山的出现可以说是乘运借势,自然是一炮而红。但他的窜红并不仅仅是运气的原因,他的窜红自有他的道理。他不似其他的作词人一般坠入琐碎的情爱纠葛之中,而是摆脱了词创作的弊病,创造了他自己的奇特风格,郑重地向世人大声地宣布:“方文山时代到来了。” 一.内容上的独特性: (一)浓郁的民族气息 周杰伦创作的音乐被称为中国式R&B⑵,与之相匹配的便是充满汉民族风情的方文山的词。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地域和经济生活,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状态,和统一的语言,这种为自己民族所特有而区别于他民族的特点,反映在文学上就能形成民族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讲,方文山是个聪明的人,他能紧紧抓住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在创作中结合了汉民族特色,创造了方文山式的民族风格,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自己也说:“我很喜欢传统的文化的成份,都会从那边去截取一些创作的素材。” 首先在反映民族历史感表现出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战乱与更替,近代被凌辱的沉重,现代的重振雄风,这些都成了方文山创作的素材。在《乱舞春秋》里用又皮又拽的语气讲述着三国那个混乱之极的年代;《双刀》里受伤的尊严不堪的家庭被雨淋湿的唐装很东方的叹息;《双截棍》里以武林绝技击毁东亚病夫的招牌;《上海一九四三》里弥漫着吴侬软语和淡淡的忧伤;《龙拳》里终于不可一世地大声宣告:“我就是那条龙!”从混乱的中原至睡狮的复苏,中华民族的历史一一重现。正如《双刀》的歌词讲的,方文山正“透过镜头重新剪接历史给人想像。” 其次是在环境和风俗的描写上表现出来。以《娘子》为例,“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地在等我”,杨柳依依,小村外的溪边河口,寥寥几笔,塑造了一幅典型的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景画。与此同时,“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又描画出了西疆塞外的荒凉与悲切。这种鲜明的南北对应,只有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才会出现,完全不同于外国的哥特式教堂、阴森的古堡、拥挤的广场,散发着独特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气息和风光色泽。在风俗方面,以《上海一九四三》为例,写着“岁岁平安”的泛黄春联,用楷书写着一个“满”字的老家米缸,这也是中国特有的一些民间风俗,质朴却满含深情,表现出中国老百姓对安定富裕生活的向往和祈望。
作文题目套用给的诗词可以吗
一、2005年中考作文的总要求 能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材料的详略,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2005年中考说明》) 二、2004年作文的失误 1.真情实感少,打动人心的作品少。平庸之作占了80%-90%。 2.审题上的误差大,将“承诺”错当成了“诚信”。 (《摘自2004年陕西省中考评价报告》) 三、如何审题 1.明确并落实中考作文的硬性要求。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不能抄袭,甚至有些明确规定不能写诗歌;或者出现真人名、校名、住址等。这些都不能违犯。 2.分析命题中的关键词,并辨别与近义词的区别。如“承诺”与“诚信”;“感恩”与“感谢”等。 2005年中考作文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及感受的不同,重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可能会2个以上的作文题供学生选择,扩大学生的写作选择范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选题呢? 四、怎样选择作文的题目? 例:请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按要求写作: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的关心,师长的恩赐。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觉得这种关心很令人讨厌,是一种不必要的东西。感恩的意识在我们的内心已经淡漠至没有了。请以“学会感恩”为话题,文体自选,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 2.请以“ 的启示”( “生活”、“某件事”、“大自然”、“成功”、“失败”……等)为题,写一篇作文。先在空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作文题完整。要求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1. 遵循选择的原则:①选自己擅长的、能自由驾驭的文题。 ② 选有真实感人而又典型充分的材料的文题。 ③选自己对作文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准确,肯定不会有偏差的文题。④对写作功底扎实的同学,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能创新的文章。 2. 学会恰当地拟题。如用修辞格(比喻、设问、对偶、拟人等);套用名言、歌曲名、影视名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反弹琵琶,逆向命题(享受痛苦、感谢失败)等,不宜照搬话题,没有个性,用语不准,出现语病,题目过长,表意繁冗。 五、如何构思:(归纳总结) 以上两个作文的写作训练。各2 人,例文2则,归纳: (例一)拿什么来感谢您,我的母亲? 当我1岁的时候,母亲喂我奶还给我洗浴,然而我却只会用整晚的大哭大闹来 “感谢”她。 当我2岁的时候,母亲教我学步,然而我却只会在她叫我名字的时候淘气地爬着跑来 “感谢”她。 …… 当我5岁的时候,母亲给我穿上了节日的新衣,然而我却只会弄得满身泥浆来“感谢”她。 当我6岁的时候,母亲送我去上学,然而我却只会大嚷着“我才不想去读书哩”来“感谢”她。 …… 当我9岁的时候,母亲提醒我不要玩某些游戏,然而我却以她不在家时大玩特玩来“感谢”她。 …… 当我12岁的时候,母亲在我的小学毕业典礼上哭了鼻子。然而我却以在毕业舞会上玩了个通宵而不回家来“感谢”她。 当我13岁的时候,母亲支付了我的初中学费,还一路提着我提沉甸甸的箱子,亲自把我送进了校园,然而我却以你长得难看,怕同学们笑话自己而把她挡在了宿舍门外来“感谢”她。 当我14岁的时候,母亲建议我去理一个她认为适合我的发型。然而我却以“老土”、“没有品位”来“感谢”她。 当我15岁的时候,母亲下班回家时总期巫盼一岣鸵槐蛴当欢胰匆圆幌肜硭此戏棵爬础案行弧彼! 学会感恩吧,同学们!感恩,犹如泥土,能够种植世间万物。永远不要低估感恩的力量。有责任,生命才有价值;担义务,生活才有意义;能感恩,人生才有色彩。毕竟,只有母爱才是最无私的伟大呀!(陕西师大附中初三 杨雯) (例二) 成功启示 ---成功......余下全文>>
高中学习语文诗歌答题技巧,语文作文素材哪个软件好?
关于学习软件,给你分享对我帮助很大的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我通过练习《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来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飞跃。
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我们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目前,我们学校很多班级开展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记忆软件》,可以参考。
软件只是辅助,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跟着老师走,上课听讲,下来之后总结、归纳、理解记忆、做题实战运用。此外,学习中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科情况、薄弱科目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查缺补漏、复习提升。
写作文需要些题记,可不可以提供几个片段的古诗词素材
一、注意审题
小作文的审题(即审读材料)很重要,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因为一个小作文的材料中,往往隐含了若干个写作要求,如不细心审读,抓不到这些隐含的要求,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二、注意语言的简洁
这一点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小作文字数一般是100┄300字,受篇幅限制,语言要求简洁明了.其二,如果是写应用文,则语言也一定要简洁,因为语言简洁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三、力求结构完整
小作文是片断性作文,而非篇章.虽如此,但不能一味忽略结构的完整性.一篇小作文如果能够做到结构完整,则效果会更好。
四、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受文体的制约,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为主.小作文也应注意这一点.如江西省2002年中考语文小作文题为二选一,(1)通过某一情景或场面,描写你最喜欢的色彩.(2)就你最喜欢的色彩,发表议论.无论选哪一题,或描写、或议论,总得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如果能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如兼用议论和抒情,表达自己对某种色彩的某中看法和喜爱之情,则能使短文大为增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我要有关旷达的作文素材,名言、人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