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全国卷改革若是古诗鉴赏选择只选对一个但又选错一个这5分还有吗?
多选题吗
文段(四)跨越自己 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歌,运用诗歌赏析的方法选取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5分)
这是一首汪国真所写的哲理性抒情诗。全诗分为三个小节,总述了只有踏实奋斗、勇于拼搏、超越自己,才能创造美好明天的思想。
其中第一诗节写道“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告诉了我们做人不能自欺欺人,只有勤奋踏实,才能“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的真理。第二诗节,通过“路”这个意向象征性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观点。诗人告诉我们面对“坎坷又崎岖”的“向上的路”,我们只有不放弃,不退缩,我们才有可能“保持最初的浪漫”,赢得生活的青睐。最后一个诗节,诗人强调了悲喜交加的人生现实,告诉了我们只有跨越从前的自己,只有一次次的超越和战胜没落的自己,我们才能创造崭新天地和未来的思想。
诗歌恰当的运用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人生之路的“坎坷又崎岖”,展现了作者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创造新天地的思想,使我们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全诗语言质朴,比喻贴切,运用“路”、“高山”等意象化繁为简的告诉了读者如何面对人生目标的思想,给人以清新之感。也使得我们读后,都懂得了只有踏实奋斗,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成功的现实。(5 分)
试题分析:从文体上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首哲理诗。诗歌主要运用的是象征手法。还可以分析每一节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的角度进行赏析。
点评: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个角度:一、鉴赏语言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二、鉴赏形象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三、鉴赏感情。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
2、比喻象征,发掘内涵。四、鉴赏手法。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选5首送别诗,分别鉴赏比较异同。写500字文章。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一、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的往往有别。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
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柳永的《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等等或是对友情的咏唱或写情人之别、亲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高尚的志节和坚强的性格。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人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尤其是颈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显示出大丈夫宽阔胸襟,勃勃英姿,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
二、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第二,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第三,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第四,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第五,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三、送别诗歌积累
1、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自有一种激越之情。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虽然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却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2、孟浩然《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3、王昌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4、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既不写饯行时的歌舞盛宴,也不写难舍之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字里行间激情荡漾。开篇造成特殊的背景,烘托李副使毅然前行的气概,珍重的送别之意暗含其中,三四句明写友人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五六句化惆怅为豪放,末句直抒胸臆,气贯长虹。
6、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这是一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诗人先从自己离别洛阳时写起,怀着被贬的失意离开故乡,以物候的变化表达时间的变换。深得采薇遗韵。开首两句洒脱飞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乎,离合无常之感。三句的世情含意极丰,世事如浮云,更觉离情难遣如流水之悠长。结尾一个空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而又依依不舍的深情。唐诗中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多,且各尽其妙,此诗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倍加难堪,写得沉郁苍凉,一结有余不尽。
古诗词鉴赏题,请从下面的词中选出考得可能性最大的5篇(按可能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并列,并说明理由
1\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9.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12.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13.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忧国忧民的家国之思和故国之望远远大于个人爱情、人生的感受。
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选修《文言诗歌与鉴赏》中可能默写的诗句。考试在即,不能忽悠咱啊~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拟行路难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是江苏徐州一名将要上高二的学生,请问明年语文必修五学完后,是学史记选读还是古代诗词鉴赏
我们学校是先上唐诗宋词选读,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说的古代诗词鉴赏,仅供参考。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3 报任安书(存目)/10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15 鲁周公世家/17 河渠书/24 六国年表/29 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39 李将军列传/48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孔子世家/59 管仲列传/66 屈原列传/68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77 廉颇蔺相如列传/82 滑稽列传/87 刺客列传/93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107 赵世家 /113 魏公子列传 /121 淮阴侯列传 /126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 ——《史记》的影响 《史记》与史学/137 《史记》与文学/138 研究《史记》 参考选题/145 活动建议/148 参考书目/14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3 报任安书(存目)/10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15 鲁周公世家/17 河渠书/24 六国年表/29 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39 李将军列传/48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孔子世家/59 管仲列传/66 屈原列传/68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77 廉颇蔺相如列传/82 滑稽列传/87 刺客列传/93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107 赵世家 /113 魏公子列传 /121 淮阴侯列传 /126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 ——《史记》的影响 《史记》与史学/137 《史记》与文学/138 研究《史记》 参考选题/145 活动建议/148 参考书目/149
不知道你所说的是不是唐诗宋词选读,下面市唐诗宋词选读的目录
1、“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 炯 滕王阁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山居秋暝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 李 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长安晚秋 赵 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跪求七年级上册5单元前所有的古诗赏析和文言文赏析 20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叮
第五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描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诗文,数量众多,优秀之作,往往十分感人。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本单元所选的这几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讲述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即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这种矛盾其实在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着,只不过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
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平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体现出了浓浓的深情。
《诗两首》是献给母亲的歌。一首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多读描写母爱的作品,有助于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本单元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中选了两篇短文,一是《咏雪》,一是《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一些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而且所选的这两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仍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这一单元中心。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谢氏家族是东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世家。在他们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氏父子都是汉末名士,年方七岁的陈纪,对父友侃侃而谈。这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美谈,至今流传。两篇短文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本单元的课文形式多样。既有散文,也有诗歌,有的还是小故事。语言形式则是既有现代文,也有浅易文言文,还有翻译之作。本单元课文的作者,既有像鲁迅、冰心、泰戈尔这样的中外文学大家,也有出自《东方少年》《中国青年报》这类报刊上的时文。选文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还很注意时代性。所以这些课文应该说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也是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接受的。
怎么写儿童诗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仿写】
爱之歌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选我吧~~~~~~~~~~~~~~~~·
2008初中古诗词鉴赏60首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A组)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B 2.A 3.A 4.C 5.C 6.D 7.A 8.A 9.B 10.D
11.C 12.C 13.C 14.D 15.D 16.A 17.D 18.A 19.B 20.C
21.B 22.A 23.D 24.A 25.B 26.C 27.D 28.B 29.A 30.D
二、把下面的诗文句子填写完整(10分,每空1分)
31.长河落日圆 32.坚忍不拔 33.沉舟侧畔千帆过 34.山重水复疑无路 35.一蓑烟雨任平生
36.浅草才能没马蹄 37.百川灌河 38.山寺月中寻桂子 39.苔痕上阶绿 40.友多闻
三、根据要求填空( 10分,每空1分)
41.星河 42.寒 43.近水远山(“远山近水”也可) 44.明月(“月亮”也可) 45.暮 46.日月 47.青云 48.梦 49.春水 50.雨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16分)
(一)51.《爱莲说》
52.吟余小立阑干外。
53.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更有诗情画意。(或此时的“鸦”是以天空为背景的,所以更像“点”状的物像。)
(二)54.陶渊明
55.颜色
56.色、形
57.隐居生活之闲适愉悦(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
58.林纾
59.急忙 装满 背着 馈赠
60.B、D
61.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且十分关爱老师的人。
六、阅读下面的诗和文,按照要求写作。(20分)
62.(略) 63.(略)
附加题 64.(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B组)
一、选择题(24分,每格1分)
1.B 2.A 3.D 4.B 5.B 6.C 7. C 8.A 9.A 10.B 11.D 12.D 13.A 14.B 15.D 16.D 17.C
18.(1)B (2)A (3)E (4)C (5)D 19.C 20.D 21.D 22.A 23(1)B (2)B (3)A (4)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1.两三星火是瓜州。 25.《燕歌行》 26.落花入独立,微雨燕双飞。 27、诗经 诗或诗三百
18.书楚语 兮 29.喜 忧 10.诸葛亮 出师表 31.至于说到想使别人得到好处的想法,那是没有
人可以超过他了! 32.大度 谦虚 33.曹刿论战 34.吴起 孙武(孙子) 35.陶潜(渊明)
36.黄庭坚 37.韩柳 古文运动 38.义理 考据 39.卢照邻 杨炯 40.柳永 41.银烛秋光
冷画屏 42.邀请 延 43.霜草苍苍虫切切 月明荞麦花如雪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9分)
44.(1)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1分) (2)易安居土 赵明诚 婉约(1分)
45.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1分)
46.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又指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2分)
47.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1分)拟:准备、打算(1分)
48.C
(二)(7分)
49.(4分,各1分)担忧、担心饿死消除投毒
50.现在有人渴得厉害(或渴得要死)(1分)
51.做君王不可过分地搜刮百姓,发动战争,使百姓生活困苦,而要怜惜百姓。(1分) 饮鸩止渴、涸泽而渔(1分)
(三)(8分)
52.专心、一心一意(1分)变化(1分)
53.(4分,每题1分) (1)语言虽然浅近,但意思却深远。 (2)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54.从引用、排比、打比方等角度找例子,说明其表达效果即可。(2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55.(2分,各1分)闻名 没有谁
56.王羲之(1分)《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1分)
57.米芾、蔡襄、黄庭坚。(1分)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1分)
四、阅读鉴赏题(20分):
58.略(10分)
59.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对比手法(10分) 关键词: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貌闲意说、徐、默默无言、徐、意色举止,不异于常等
五、附加题(10分)
60.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D组)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D 2.D 3.A 4.D 5.B 6.D 7.C 8.D 9.C 10.A 11.B 12.D 13.C 14.D 15.A 16.B 17.D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20分,第21题-34题,每题1分。第35题,2分。第36题每小题1分)
21.退之 相反
22.屈 拙 讷
23.莫之能守 自遗其咎
24.编修国史
25.致仕 丁忧
26.牡丹 荷花 松、竹、梅
27.曹植 曹操 韩愈
28.欲寄彩笼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29.俯不于怍人 画到生时是熟时
30.杂言古体诗 七言律诗 曲
31.陆法言 郑玄 马建忠
32.《孟子》 荀子《劝学》
33.试帖
34.南昌 西安 镇江
35.接连地 舍弃
36. (1)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做官
(2)如今你们仅能奔走逐得野兽罢了,只是有功劳的狗
(3)所以世上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奇才
(4)不久库吏把老鼠咬坏马鞍的事让曹操听到
三、读理解题(30分)
37.(1分)文天祥 登西台同哭记
38.(1分)庄子
39.(1分)文天祥被囚禁,多次拒绝元朝的诱降,身上穿着宋朝的“故衣”,不肯更换,最后终于碧血染“故衣”而保持了自己的名节。
40.(1分)愁生山外山,恨杀树外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41.(1分)夕阳几乎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好像“铺”在水面上
42.(1分)受光多的地方呈现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深碧色。江面幽暗中透露出淡淡的光泽。
43.(1分)暮 夜
44.(1分)喜悦愉快
45.(4分) (1)养活生者,安葬死者(2)认真地搞好学校教育(3)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东西了(4)这样还不能王天下(即统一各国) ,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46.(1分)发生灾荒穿年成
47.(1分)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48.(1分)诉讼 等到 吃饱,引申为满足
49.(3分)(1)食物刚送上来时,担心不够吃(2)吃到一半,不禁责备自己,上司赐给我们食物,哪有不够吃的道理(3)等您吃完了,(我们又想到)但愿我们小人的胃口也像君子的心思一样,只要吃饱也就满足了
50. (1分)B A
51.(1分)词 号
52.(2分)隶属 赐予 给予 犹言给 器重(或以为壮) 适逢
53.(2分)估计和尚义端必定把抗金义军的军情机密告诉给金兵统帅 立即当众捆缚了他回自己军营
54.(1分)爱国青年、抗金英雄 悲壮激烈
55.(1分)昏暗 凄凉
56.(1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楚辞·招魂》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
57.(3分)略(重点词:爱国、立志、威武勇猛等)
四、作品鉴赏题(30分,每题15分)
58.略59.略
五、附加题( 10分)
60.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E组)
第一部分(2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暧暧远人村2.闲来垂钓碧溪上3.四十三年4.更哪堪冷落清秋节5.毋内(纳)诸侯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二、阅读理解题(每题2分,共4分)
7.分章换韵。该写法的主要意义在于使节奏明快,内容连贯呼应,可收一唱三叹之效 8.“牢”原指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口“一少牢”一般指羊和猪各一头的祭品规格
三、鉴赏题(共10分)
9.1 )如张开的大伞,树枝叶向四外舒展,非常茂盛(2分) 2)手(1分) 3)要点:看似记事写树,实则抒情写人。睹物思人、悼妻,缠绵悱恻,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7分)
第二部分(50分)
一、读古诗文一定要掌握一些文化常识,试根据所给语境正确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0.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宋朝 寄奴 11.张仪 合纵(从) 12.尚书 13.重阳
二、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每题1分,共4分)
14.永夜月同孤 15.花开时节动京城 16.日出江花红胜火 17.杜鹃声里斜阳暮
三、根据所给材料及提示要求,请选择出正确项(每题1分,共12分)
18.B 19.B 20.C 21.B 22.D 23.A 24.B 25.B 26.C 27.D 28.A 29.C
四、下面关于古代诗文句子的解说,每一题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10分)
30.C 31.A 32.A 33.C 34.D
五、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第35-38题(每题2分,共8分)
(一)35.您将去哪儿(2分) 36.诚信守诺(2分)
(二)37.该药用在手上使皮肤不龟裂,对任何人效用是一样的(2分) 38.人尽其才,各得其所(2分)
六、鉴赏题(共10分)
39.1 )人已远(1分) 2)略(2分) 3)要点:诗人寄情于物,以红叶青山美景衬托留恋朋友之情,以满天风雨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绪(7分)
第三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40.D 41.A 42.D 43.C 44.B 45.A 46.C 47.B 48.C
二、填空解释题(每空1分,共4分)
49.xian 少 50.知道(明白) 说出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2分,共8分)
51.D 52.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栗于河东。53.我对于治理国家,是非常尽心竭力的 54.内容角度提示:①孟子善喻,增强辩论的形象性和说服性(请以战喻)。②孟子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毂。(以战喻,浅显设问,留下伏笔,从而使梁惠王问题不证自明)
附加题(10分)
55.(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C组)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每题1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一)1.D 2.A 3.B 4.D
(二)5.A 6.D 7.A 8.C 9.B 10.C
(三)11.B 12.C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一)21.曹操;《短歌行》 22.王勃;《滕王阁序》 23.李白;《送友人》 24.白居易;《琵琶行》 25.元稹; 《离思》 26.王实甫;《西厢记》
(二)27.举类迩而见义远 2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9.明月何时照我还 30.千古风流人物三国 周郎赤壁 3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2.《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33.司马相如、司马迁 3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5.《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6.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37.庚、辛;未、申、西 38.孟、仲、季 39.朔、望、晦 40.生员;举人;贡士;进士
第二部分(60分)
一、(8分,每题4分)
41. “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 42.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突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
二、(2分,每题0.5分)
43.(1)使人退避;(2)部下;(3)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4)儿女亲家
44.(1 )我要不是你们帮助不可能到这种地步;(2)请求放弃掌管的兵权
45.略
三、(6分,每题2分)
46.(1)同“义”,道理、意思;(2)辛劳 (3)责备 (4)“以”作连词,相当于“而”
47.(1)古时有讨除煌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不肯听命、效劳而已。 (2)说是修德可以免除煌虫灾害, 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3)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48.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惶不克而害愈甚。(2分)
49.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煌灾。(2分)
四、5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章,不少于200字。( 15分)
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腊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刘诗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雍诗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精细图景,新巧而又清丽,表现洞庭君山的秀美,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五、51.阅读下文,写一篇赏析文字,不少于300字。(15分)
《钻姆潭记》是《永州八记》第二篇。钻姆潭,形状象熨斗的潭。开端“钻姆潭,在西山西”,只用七字既点了题, 又交代了潭的位置,而且与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连接了起来。
作者写潭,先写潭的形成过程,重点在水与石的两次搏击。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使水获得了生命力,显得有声有色。水之来,不是流而是奔,写水之搏击,不用蚀而用啮,生动地表现了水对准山石,毫不放松的冲击。写水之去,不用流淌,而用徐行,仿佛可见那安详舒缓的漾漾漫流。潭水源于冉水,“奔注”而下,可见急湍似箭,直泻千里的气势。突然碰到了山石,于是两下抵住,石因有靠山,水只能“屈折东流”。旋即因“颠委势峻”的有利地形,水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荡击”,咬瞄着山石的边缘。柔能克刚,结果形成了一个“旁广而中深”的潭。它广阔近十亩有余,表面平静,纵深清澈,周围有碧树环绕,高处有泉水流泻。其宁静幽雅与前之激烈的搏斗恰成强烈的对比。
潭上美景,作者留恋不己,亟游不止,引起了要卖田的潭上居者的注意,因而上门来求售。作者“乐而如其言”。买下之后,动手改建,潭上景色尽收眼底,于是乐不思故土。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钻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 的意味。
附加题(10分)
52.(略)
这是第五届的,做个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新高考全国卷改革若是古诗鉴赏选择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