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翦相关的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评价白起、王翦二人说:“白起算计敌人能随机应变,计谋无穷,声震天下,却不能对付应侯给他制造的祸害;王翦身为秦将,平定六国,是当时的元老将军,秦始皇尊他为师,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的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始皇,直至死去。他的孙子王离成了项羽的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后世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词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拼音:chǐ yǒ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释义:短:不足;长:有余。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示例:但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典故原文: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
译文:甘戊出使齐国,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让他们侍奉君主,却不可以叫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能过日行千里,如果把它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捕老鼠,还赶不上一只小野猫;干将可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木匠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
和王翦相关的成语
尺有所短 [chǐ yǒu suǒ duǎ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解释】: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出自】:南朝·梁锤嵘《诗品》卷下:“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
【示例】: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
王翦的相关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评价白起、王翦二人说:“白起算计敌人能随机应变,计谋无穷,声震天下,却不能对付应侯给他制造的祸害;王翦身为秦将,平定六国,是当时的元老将军,秦始皇尊他为师,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的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始皇,直至死去。他的孙子王离成了项羽的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后世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关于成语的演变
论成语语义的演变
肖鹏飞
内容摘要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语的语义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研究成语语义
的演变过程,
充分抓住各个演变方式及过程是深入了解这项研究所必须的。
我们研究成语语
义演变的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汉语词汇系统,
准确的描写汉语的发展轨迹。
成语是我们
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的词组,
所以更为重要也更为实用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
的使用成语和结实成语的语义。如何正确的分析和使用成语,更好的掌握成语语义的变化,
这也正是我们在本文中要着重讨论的。
关键词
:成语
语义
转移
感情色彩
历史发展
民族文化
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构成部分。
是人们长期使用,
具有特殊表现力的
结果比较稳固的短语。
它结构紧密,
文字精练,
是汉语言中的精粹。
随着时代的
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
在成语的不断使用实践中,
不少成语语义在时代的变迁
中发生了很大的演变。
在现在日常成语的使用中,
由于古今语义的演变使得经常
发生使用上的错误。
了解成语语义的演变,
最实际的功用在于准确的使用和解释
成语的语义,
更为灵活的掌握成语的用法。
同时也是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很好的补
充。
一
、成语语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成语有着比一般词语更具稳定性的特点,
但是语言变动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从宏观上来分析成语语义的演变。
(一)成语语义转移。
1
、
成语意义改变,
但是它们之间仍有联系。
如“
飞扬跋扈”,
本指仪态举
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不带褒贬色彩。语出《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
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后形容骄横放肆、不守法度,含贬义。“春华
秋实”,本意指有文采,又有德行。语出《三国志·魏志》:“采竖子之春华,
忘家丞之秋实。”后比喻学习,奋斗有结果。
2
成语语义改变,两种意义没有任何联系。如“
来龙去脉”,旧时迷信风
水的人,
把连绵起伏的山水地形比作“
龙”,
龙头之所在叫作“
来龙”。
地处
来龙,
就会吉祥顺利、
兴旺发达。
把从龙头到龙尾像脉管一样连贯着的地势叫作
“来龙去脉”。明·吾丘瑞《运甓记·十三·牛眠指穴》中云:“此间前风有块
好地,靠岭朝山,种种合格。”后来“
来龙去脉”中“
龙”、“
脉”二字的
作用淡化,表意重点在“来”、“去”二字上,转为“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是最能体现成语语义演变的特点。
第一种类型是是由原意引申出来的意义,是原意的发展。例如,“
狗尾续
貂”。
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的饰物,
因封官的人太多,
貂尾不够用,
故以狗尾代替。后来“
狗尾续貂”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滥封官爵;第二种情况的
成语是特指的,
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消除了局限性而采
用字面意思来理解使用。如“
闭门造车”,原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闭起门来
造的车子,出门也是合辙适用的,它寓有“
出门合辙”的意思。语出朱熹《中
庸或问》:“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后来用作成语,
只有“
闭门”,没有“出门”,自然就带上了“只凭主观办事,不管是否符合
实际”的含义,其意义有了很大的转移。
在成语语义的演变中,
词义的转移这种情况最为多见,
还有很多例子可以列
举。
要正确的使用这类成语,
必需了解成语的出处和意思,
不能光凭字面意思来
判断
(二)
成语语义扩大,
也就是成语所指对象的扩大。
如“阳春白雪”,
阳春、
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深歌曲名,本指高级的音乐。语出战国·楚·宋玉《对
楚王问》:“客有歌于与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
阿、韭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
而已。”后泛指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高级的艺术。。“
评头品足”,原指旧社
会一些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
现一般地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
多方挑剔。
这
两个成语的意义都比原意扩大了。“
短小精悍”,原指人的身躯短小却精明强
悍。语出《史记·游侠列传》:“
解为人短小精悍。”后来对简短有力的文章
或发言也称“
短小精悍”,使用的范围扩大了。因为此类成语多是采用今意,
所以用错的情况并不多见,只要掌握成语一般意义就能做到正确的使用。
(三)成语语义缩小,就是成语上所指对象的缩小。例如,“眉来眼去”,
原来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眉目传情。
出自辛弃疾
《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
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后
来缩小到专指坏人之间的勾勾搭搭,
或指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勾勾搭搭。
“臭味相
投”,原比喻人的思想、作风相同。现多用于贬义,专指坏人彼此投合。“
掌
上明珠”,原一般地指极钟爱的人。晋代傅玄《短歌行》中云:“
昔君视我,
如掌上珠;
何意一朝,
弃我河渠。
”就是这个用法。
后来“掌上明珠”专用来指
受父母疼爱的女儿。成语语义的扩大缩小是最常提到的演变情况。
以上两类成语词义的转移和扩大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错误,
但是仍然要
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使用,
否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
需要重点提出的是成语语
义的缩小这种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会较多的出现失误。
如:
“在我们班,
我是老
师的掌上明珠。
”“掌上明珠”这个成语就是典型的语义缩小,
特指女儿和父母
的关系。
又如:
“在苗族的五月节这天,
青年男女都在眉来眼去”,
眉来眼去今
意是指男女之见不正当的勾搭。
只要正确掌握今意,
还是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出
现的。
二
、成语语义褒贬色彩的演变。成语褒贬色彩的演变可分两类:一是词
义的贬降,即词语演变出贬斥的、憎恶的意义;一是扬升,即语词演变出赞许
的、喜爱的意义
。
(一)词义的贬降。如“
大吹大擂”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
庆贺。语出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复你右丞相之职,赐你黄金千
两,
香酒白瓶,
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
做一个喜庆的筵席。
”后用来比喻对某人
某事大肆吹嘘、宣扬。这样,“
大吹大擂”由褒义经过词义的引申比喻变为一
条贬义成语。“
明目张胆”,语出《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
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原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具有
鲜明的褒扬色彩。
后来“明目张胆”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由具有褒
扬色彩而变为贬斥色彩,
指大胆胡为,
无所避忌,
公然做不义之事。
新义是在原
义“公开大胆地作好事”向不同方向引申而产生的。
“明哲保身”,
本指明智的
人善于回避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
以保全自己。
语出
《诗
大雅
烝民》
:
“
既
明且哲,以保其身。”唐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
择安去危,
而人全其身,
不有祸败。
”它是一个褒义成语,
在过去成为一般人处
世的座右铭。
现在人们用来批评那种只顾个人利益,
而不考虑原则,
不敢同坏人
坏事作斗争的自私自利思想,
由褒义变成了贬义。
又如“赤膊上阵”,
原指不穿
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语出《三国
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
来与马超决战。
”现常用来比喻不讲策略地蛮干。
以上几例为褒义变贬义。
又如
“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道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中性词。今多比
喻束缚人们思想的、死板的、不合理的规章、条例、原则等,作贬义用。“
死
灰复燃”,语出《史记韩长儒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
国曰:
‘
死灰独不复燃乎?’”“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
不带褒贬
色彩,
后来,
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被打倒的反动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带有鲜明
的贬斥色彩。“
断章取义”,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在一些外交场合常常是赋诗
言志,即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左传
襄
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它是个中性词。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认识到这种行为往往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
而不顾全文
和原意,甚至歪曲了原意,因此它成了贬义词。以上是中变贬。
在历史演变中,
词义发生贬降的情况较多,
这里有很多原因,
如社会制度的
改进,
有些成语在过去的朝代中是褒义,
进入新朝代后,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
变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前用来表示夸奖的成语逐渐演变成贬义词。
(二)
词义的扬升。如,“因陋就简”,原意为因循苟且,不图改进,带有
贬斥色彩。语出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苟因陋就简,分文析字,烦
言碎辞,
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后来这个成语发展成为利用原有条件,
作
出新的贡献,具有一定程度的褒扬色彩。以上为中变褒。“
后来居上”,语出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指资格浅的、
新进的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
有不以为然之意,
略带贬义。
后来这个成语转用
于称赞后来的人或事物超过先前的,带上褒义色彩。“
层出不穷”,原只用于
贬义,指坏人、坏事、坏现象接连不断地出现,现在人们讲好人、好事接连不断
地出现,也用“
层出不穷”。
成语语义褒贬色彩的演变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错误,
因为有些成语的字
面意思和他的今意是想反的。
如:
“在这次演讲中,
主席的发言天花乱坠,
听众
纷纷鼓掌”“天花乱坠”这个成语原意是褒义,
夸奖一个人口才好。
但是今意成
了批评一个人说得比唱得好听。
又如:
“我和老张臭味相投,
关系很好”,
“臭
味相投”古意是指两人脾气爱好相同,
很合得来,
现指坏人或作风不正派的人彼
此结合,
多用与贬义。
这类情况比较多见,
在使用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采用今意,
否则就很可能贻笑大方了。
三、这一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成语语义的发展。第一是朝代更迭;
第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
(一)朝代的更迭对成语语义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悠五千年,
灿烂而辉煌。
汉语中的传统成语,
大多数在上
古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有人统计了《汉语成语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年)
中注明来源的
4600
条四言成语,
结果是:
来源于上古至秦汉时期的
3128
条,占
68
%;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690
?
条,占
15
%;来源于隋唐时期的
414
条,
占
9
%;
来源于宋朝时期的
276
条,
占
6
%;
来源于元明清时期的
92
条,
占
2
%。
由此可见我国的成语历史悠久。
但是语言变动是不可避免的。
汉语成语主要不是
为了适应指客观事物、
表达抽象概念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是为了适应更好地表现
事物的性状特征、
渲染人们富于情感意味的意念的需要而产生的。
所以成语语义
的演变被烙上了鲜明的时代演变痕迹。
成语是人类发明的,
自然就要做到为人类
来服务。
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
成语为了适应发展的社会、
为了在新时代能更准
确的表达成语的概念,有些成语语义就发生了十分有趣的变化。
例如,“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意思是道理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
思忖,
也不能用言语表达。
语出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
城内永宁寺》
:
“佛
事精妙,不可思议。”晋·慧远《维摩诘所说经义记》卷一解释为:“
不思据
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后
来运用中脱离了这个语境,而按其字面义解释为“
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
言论无法想象、
很难理解”为什么会造成
“不可思议”
这个成语语义产生变化呢?
这就需要结合历史的发展来解释了。我们知道佛教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
当时的华夏大地处于分裂状态,
各国统治者之间战争频繁,
人民生活困苦。
在当
时各国的皇帝为了适应自身统治需要,麻痹人民,把佛教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
佛教的兴盛发展使得佛经在各国人民间流传。
在当时的社会里有很多成语都出自
佛经,如“不可思议”。时至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执意迁都导致著名的“灭佛运
动”
佛教的发展又跌入低谷。
如
“不可思议’
这些起源与佛经的成语在后世的语
义转移与这次
“灭佛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见国家制度的改革对成语语义的演
变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又如“勾心斗角”,
这个成语在明朝还是用来比喻建筑物
的华丽瑰美,
但是到了清朝,
他就被用来形容朝廷高层之见的明争暗斗。
现在语
义又被扩大,
被用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还有“行若无事”,
这个成语在解
放前是指在紧急关头不慌乱,稳重。而解放后被用来形容对坏人坏事不闻不问,
听之任之。可见国家制度的改革对成语语义的演变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
朝代更迭不断,
时至今日,
有些成语的的语义已经
变换了许多次,
如何在使用过程中不犯错误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有些人在使用成
语的过程中会出现秀才气,
就是过分注重成语的古义,
卖弄学问。
如在句子
“我
们伟大的古文化建筑故宫,建筑华丽、瑰丽无比,廊坊之间勾心斗角、妖冶异
常。。。。”这里就是很明显的把成语的古义照般,完全没有顾及“勾心斗角”
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用法。
所以我们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成
语的今义摆在第一位。
(二)民族文化发展对成语语义演变的影响。
汉语言是汉文化的表征,中
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无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
而深刻的反映,
而且首先体现在汉语词汇平面上。
作为词汇重要组成成员之一的
汉语成语,
更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
最富有汉民族的文化特征。
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发生了显著的提高。
汉民族的文化水平自然
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有些民族文化衍生出来的成语的语义也就随之发生了
变化。如“龙子龙孙”
。
龙是我国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
爪,
能兴云降雨,
为水族之长。
它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图腾,
主宰着人类的命
运。
最迟在战国末期,
它就获得了
“
帝王
”
的喻义。
在我过古代封建社会时期,
“龙”
只能用来形容皇帝,
“龙子龙孙”
指的是皇帝的皇子皇孙,
也指皇帝是龙的子孙。
进入社会主义中国后,废除了封建思想,国家领导人都是经过人民选举出来的。
而“龙子龙孙”现在多用来形容全部的华夏儿女。又如“大红大紫”
。汉民族的
黄色,
是帝王之色。
古代帝王乘的车叫黄屋,
写的文告叫黄榜,
穿的衣服叫黄袍。
故成语
“
黄袍加身
”
表示被部属拥立为帝。而朱、紫、青、绿,都是官阶之色。前
两种颜色代表封建官僚中的最高层,
后两种颜色是中下层官吏服饰的标志,
象征
地位低微。故而“大红大紫”在封建社会指官位显赫之人。而在今天,早以废除
了服色限制,
老百姓也可以随意选择衣服的颜色和类型。
所以“大红大紫”
在现
代社会也演变成了比喻一个人兴旺发达。
成语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特色部分,
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成语与文化相伴相
随,
相互作用,
关系十分紧密,
成语运用中渗透着文化的巨大影响。
所以当文化
发展变更,成语语义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四、
在现代社会中成语的新变化。现代社会中成语语义的形式也在发生新
的变化,这是时代的要求
。
(一)
成语的谐音改造。是借用同音或近音词替换成语中某个成分,从而
表达一个全新的语意内容,
收到幽默的表达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文学作品,
当
然也时见新闻报道。
严格的说来谐音改造并不能归入成语语义演变的类型中,
但
是它使用的频繁、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感染力是非常让人感叹的。
我把这些谐音
改造分为两部分,一是谐音双关:借助原有语音隐指实际上要表达的同音语义,
如果用文字表达,
仍用表示表层语义的字;
二是公然用表示另外意义的同音字替
换原成语中的某些字,从而由双关的隐指变成了直言。
1
谐音双关。
上面已经提到谐音双关是借助原有语音隐指实际上要表达的同
音语义,
但是它最大的特点是在文字处理上仍用原字。
如《新镌笑林广记》
中的
一篇短文:
一富人有余田数亩,
租与张三者种。
每亩索鸡一只。
张三将鸡藏于身
后,田主遂作吟哦之声曰:
“
此田不与张三种。
”
张三忙将鸡献出。田主又吟曰:
“
不与张三却与谁?
”
张三曰:
“
初问不与我,何也?
”
田主曰:
“
初乃无稽(鸡)
之谈,
后乃见机
(鸡)
而作也
”
在这篇短文里面,
“无稽之谈”
里的
“稽”
字和
“见
机行事”里的“机”都与“鸡”同音,巧妙的运用了谐音双关。又如
“
东边日出
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
。同样是把“晴”与“情”巧妙的双关。
2
直接用谐音字代替成语中的原字。如“投笔从融(戎)
”
,就是把代表参军
的
“融”
字直接替换成代表金融的
“融”
字。
还有
“因财
(材)
施教”
,
“谈股
(古)
论金(今)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成语。
(二)
成语语义在广告运用中出现的新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
广告成为了
宣传的主要工具。
而在一些广告中,
对成语语义新的用法非常普遍。
主要可分为
两类。一是词义双关;二是贬义褒用。
1
词义双关。
是指利用成语中某个词的多义性造成双关,
产生新意义。
如某
电饭锅的广告语中使用了
“蒸蒸日上”
这个成语。
巧妙的把产品的特点融合进了
成语。又如某毛衣广告语“让您感到”千丝万缕“的关怀”
,把毛衣“千丝万缕”
的特点很好的概括了。
2
贬义褒用。
是指在广告中活用成语,
利用成语的贬义体现产品特征和成语
特点。如臭豆腐的广告中使用“臭名远扬”这个成语。
“臭名远扬”原指人的名
声很不好。现在用来形容臭豆腐,就把臭豆腐的的特征用成语概括,收到奇效。
“用我们的牙刷,
保证一毛不拔”
,
“一毛不拔”
原形容人很吝啬,
现在用在牙刷
广告上,体现了牙刷耐用的特点。
成语的谐音改造应不应该归入到成语语义演变的类型中去,我认为是可行
的。
姑且不论成语的谐音改造对现在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因为成语的谐音
改造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了许多新事物,
而成语是为了适应
更好地表现事物的性状特征、
渲染人们富于情感意味的意念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
固定成语不能满足人们对事物的描述时,
就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成语和语义。
谐
音改造只是一个以一个新的方式出现,
在本质上,
它还是要归纳到历史发展导致
成语语义演变的类型中去。
综上所述,成语语义的演变方式大致可分为词义所指范围的扩大缩小和转
移、
感情色彩的升降;
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可分为历史的演变、
民族文化的发展
。
通过研究这些,
我们可以得出成语语义的演变,
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
时代的
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成语语义的演变史就是中国历代的发展史。
成语语义的演变
是不会停止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间的流逝、
时代的进步,
成语也将不断发展
演变
,而且必然会出现新的演变方式和新的内容。
从战略防守转向战略攻坚 用四个字成语表述下这句话 在线等 谢谢
转守为攻
卖李钻核猜成语
卖李钻核mài lǐ zuān hé
【成语解释】: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成语出自】: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
【成语简拼】:mlzh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卖李钻核是贬义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一般
【成语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的由来。
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成语的五种来源,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几例说说这些成语是在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实际上当然还有许多成语没有收进去,成语实有的数目,一定比这本小词典中所收的多得多。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当"或"当做"。)《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
2007-12-24 18:08 回复
wangzhuzi
0位粉丝
4楼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bie!
寓言故事的成语和意思
中国寓言故事
[www.poptool.net]
寓言故事的成语意思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求<史记白起王剪列传>原文
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后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后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闲,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闲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闲,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わ。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