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名言
1、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杨炎正
2、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苏轼
3、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岑参
4、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詹·豪厄
5、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
6、君心似松柏,雁足传珠玑。——舒雁
7、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
8、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王僧孺
9、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
10、伟大的情书只写给伟大的女性。——埃·哈伯德
11、山水万重书断绝。——唐·元稹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13、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
14、须早寄鱼书雁札,免望断白头人。——沈鲸
15、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唐·白居易
有关书信的古诗词,名言名句,熟语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书信的格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在拘泥于原有经典格式,有些甚至没有对象,即没有受体的说教议论性书信。
英语一书信作文中用名人名言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那些逼格很高的信有名人名言是常事吧~
有关信的名言四则
关于信的名言
1、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岑参
2、伟大的情书只写给伟大的女性。——埃·哈伯德
3、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唐·白居易
4、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元稹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6、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
7、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苏轼
用书信的格式介绍给老师一个名人名言。
找到一首,供参考:
上课顶
文/李者也
青峦苍嶂连翠岭,众峰臣拱高山顶。
天人聚此而听课,道骨仙风看秀景。
风光难寻却易醉,红尘易醉却难醒。
吾因无处听法言,糊涂至今犹懵懂。
【注】上课顶,位于广西平南县。大西山背后,海拨1324米,传说是吕洞宾在山顶给诸位神仙上课而得名。人说“自古华山一条路”,而要到达上课顶一条路也没有,无法攀登。顶峰有一奇洞斜垂而下,神秘莫测,投石滚下的响声会由大到小,久经不息,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称“无底洞”。
古语用什么词表示书信
书:家书即家信,手书即亲笔信。《春望》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函:便函即便信,公函即公文信件,函授即通过信件来往授课。
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礼札即送礼的信。《古诗十九首》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简:书简即书信,小简即便信,叶圣陶写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书信,发表时题目为《语文教育书简》。
笺:便笺即便信,锦笺、华笺即书信的美称。
尺牍:即书简,因古代常用一尺长的木简写信。
尺素:即绢书,用一尺长的白绢写信。《饮马长城窟行》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
鸿雁:典出自《汉书》:“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来,鸿雁就成了信的代称。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7995995.html
一句名言写成书信的格式作文
在这个无暇的世界里,自信是不可缺少的。我似乎永远都想躲在温室里,不愿意接受多姿多彩的生活。记得爸爸曾对我说过:“一片叶子落了,并不代表树就枯了,试着走出来,这个世界没有人和你作对。”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这句话很好。自信,成功的一半。不是吗?面对人生一个接一的转折点和岔道口,如果缺乏自信谈何容易。从近处说,有一次我为了一道数学题急得抓耳挠腮,几次想放弃,但我耳边又回荡哪句曾经让我在自卑路上重新站起来的名言“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当终于克服困难的时候,顿时心中充满喜悦,还悟出了一个道理:面对人生的困难,如果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不会。”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就这样放纵自己才是真正的失败,这才是弱者,如果想:“我一定行的”那么结果就会大大不同。我们必须记住,人在世界里要有自信。不论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你努力了,就会做得很好。我一直敬佩那些有造的作家、诗人,羡慕出口成章的文人们。然而,他们并不在乎作品的销量,而是坚信是金子早晚会发光。
我开始向完美努力,向快乐出发,努力改变自己,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后来我发现我也很棒,其实认识自信,也有过自卑的烙印。但我最后经过努力又找回了丢失许久的自信。
人嘛!就活一次,当然也要活得潇洒、飞扬、自信一点。
关于信的名言,警句,诗歌什么的
*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 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诚实是上策。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
*
有关诚信的古诗词
*
*
●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
●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深:指树的根扎得深。比喻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就什么也不惧怕。
*
●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清·石成金《传家宝》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
*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谓为人要光明正大、忠诚老实。
*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
●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
【精彩素材4】
*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
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已经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
*
【精彩素材1】
*
1797年3月,法兰西总统拿破仑在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演讲时,潇洒地把一束价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给该校的校长,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为了答谢贵校对我、尤其是对我夫人约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仅今天呈献上一束玫瑰花,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法兰西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将派人送给贵校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作为法兰西与卢森堡友谊的象征。”从此卢森堡这个小国即对这“欧洲巨人与卢森堡孩子亲切、和谐相处的一刻”念念不忘,并载之入史册。
*
后来,拿破仑穷于应付连绵的战争和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并最终因失败而被流放到圣赫勒那岛,自然也把对卢森堡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
谁都不曾料到,1984年底,卢森堡人竟旧事重提,向法国政府提出这“赠送玫瑰花”的诺言,并且要求索赔。他们要求法国政府:一、要么从1798年起,用3个路易作为一束玫瑰花的本金,以5厘复利计息全部清偿;二、要么在法国各大报刊上公开承认拿破仑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法国政府当然不想有损拿破仑的声誉,但电脑算出来的数字让他们惊呆了:原本3路易的许诺,至今本息已高达1375596法郎。最后,法国政府通过冥思苦想,才找到一个使卢森堡比较满意的答复,即:“以后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法国将始终不渝地对卢森堡大公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予以支持与赞助,来兑现我们的拿破仑将军那一诺千金的玫瑰花信誓。”
*
也许拿破仑至死也没想到,自己一时“即兴”言辞会给法兰西带来这样的尴尬。但是,这也正说明了一个道理:许诺只在一瞬,践约需要永远——无论是凡人还是伟人。
*
*
【精彩素材2】
*
真实的高度
*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有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迥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
*
【精彩素材3】
*
曹操断发
*
曹操是三国时期人,这个人虽然野心很大,有很多坏毛病,但是他却在他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
*
一次,曹操亲自统领大军去打仗。行军的路上,看见路边的麦子都已经成熟了。原来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逃到外边,不敢回来收割麦子。
*
曹操派人挨家挨户告诉村里人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说:“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逆的贼人,为民除害。现在正是麦田的人,只要有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说到做到。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
*
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仍旧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
经过麦田的官兵,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蹚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欢喜称颂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有一只鸟惊叫着飞起来。曹操骑的马受了惊吓,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儿麦田。
*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
*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我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想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
于是,曹操用剑断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现在割掉头发找替。”
*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头发和割脑袋没什么两样。
*
*
【精彩素材4】
*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
*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系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仰山庙村人,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0年2月10日凌晨,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黄陂的农民工发工钱,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汉,一家五口不幸遭遇车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多方筹措的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上。
*
“信义兄弟”守信践诺的事迹受到中央、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省委书记李鸿忠近日亲切接见了“信义兄弟”孙东林,称赞“信义兄弟”为湖北人民争了光。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人。
2010年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六),在京、津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驾车带着妻子、三个儿女和26万元现金从天津出发,准备赶回老家过年,同时给先期回汉的农民工们发放工钱。次日凌晨行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路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
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顾不上安慰年迈的父母,在腊月二十九将工钱送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中。由于哥哥的账单多已找不到,孙东林让农民工们凭着良心报领工钱,还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信守承诺,被人们誉为“信义兄弟”。
*
2010年2月24日,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兄弟俩“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3月3日,湖北省文明委授予二人“湖北省道德模范特别奖”;3月26日,全国总工会授予兄弟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兄弟俩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1月8日,人民网“责任中国”评选委员会授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及其母亲“2010年度十大责任公民”;1月15日,湖南卫视携手百度娱乐举办的2010年度沸点颁奖典礼,授予兄弟俩“最给力网络民星”。
哪些讲"信"的古语?
周敦颐)
明则诚(论语)忠信所以进德也(易经)
诚则明(礼记)一言九鼎(清,百行之源也: 诚,五常之本.zjqzez.com/Article/hblx/hblx_jd/hblx_jd_jd/200504/1041.html" target="_blank">http。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资治通鉴: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知心要诚心.
中国古代先贤说:“与国人交,止于信”.qx100,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