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蕊的诗句
浣溪沙(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东坡种花二首(白居易)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
游蜂遂不去,好鸟亦栖来。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
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
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
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
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
划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
封植来几时,高下齐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听邻人琵琶(陈叔达)
本是龙门桐,因妍入汉宫。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
虽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
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
玉叶重黄(晁端礼)
玉纤初拈梅花蕊。早忆著、上元天气。重寻旧曲声韵,收拾放灯欢计。况人生、百岁能几。任东风、笑我双鬓里。重来花下醉也,不减旧时风味。
绝句六首(杜甫)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三绝句(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杜甫)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徐步(杜甫)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徐九少尹见过(杜甫)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见萤火(杜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
复乱檐边星宿稀。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描写花蕊的诗句
毛文锡 《纱窗恨词》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苏轼 《墨花》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郝经 《琼花赋》喷蕊蝶於花心,引轻丝而不狂。
刘孝威 《禊饮嘉乐殿咏曲水中烛影》火浣花心犹未长,金枝密焰已流芳。
有没有跟花蕊有关的诗句
楼主你好: 前蜀 毛文锡 《纱窗恨词》之二:“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宋 苏轼 《墨花》诗:“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元 郝经 《琼花赋》:“喷蕊蝶於花心,引轻丝而不狂。” 南朝 梁 刘孝威 《禊饮嘉乐殿咏曲水中烛影》:“火浣花心犹未长,金枝密焰已流芳。” 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采纳,。
和花蕊相关的诗句
前蜀 毛文锡 《纱窗恨词》之二:“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宋 苏轼 《墨花》诗:“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元 郝经 《琼花赋》:“喷蕊蝶於花心,引轻丝而不狂.” 南朝 梁 刘孝威 《禊饮嘉乐殿咏曲水中烛影》:“火浣花心犹未长,金枝密焰已流芳.”
淫诗30首 10分
宽衣解带入罗帏,含羞带笑把灯吹;
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
诗句“他朝自有芳菲开,两两花蕊情相对”出自哪里?
这应该不是古人留下来的,是网友杜撰的
古诗永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注解
①花蕊(ruǐ):花心。这里指花朵。娇:指花朵美丽鲜艳。
②拈(niān):用两三个指头捏住。床:指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
③安:安置,摆放。
④下柳条:从柳树枝条上飞下来。
译文
傍晚时分,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女工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绣成的屏风摆放在春天的花园里,因绣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黄莺飞下柳条,向着绣障中的花间飞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都从“争”字中隐隐透出。“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
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言女红之工巧,而工巧自见。而且还因黄莺入画,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像“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是不可能在这首诗中找到的。
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说诗晬语》卷下)“不粘”在绣工本身,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是以映衬取胜,也许这就是《咏绣障》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