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的特点
*
特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比较少。特点是辞句精炼,风格不庸俗。词藻较好!
*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姜夔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姜夔词心境多为忧郁凄凉,内容主要为表现忧国忧民,及自己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对当时南宋统治的黑暗局面的批判和无奈,自己年老多悲的苦楚,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这主要是跟他自己的身世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当时南宋政府腐败无能与金分道而治,人民多疾苦,朝内分庭而争,姜夔身为幕僚既无奈又无力,虽一心想报国力挺主战却未果!
姜夔是什么派诗人 姜夔的诗的艺术特色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 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音缭绕,余味不尽,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有关姜夔的生平事迹.文学作品特点.逸事'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1]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主要作品
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之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卒年据《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轶事典故
姜夔生平有一段情事,铭心而刻骨。他早年曾客居合肥,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从此与其中一位结下不解之缘,却因白石生计不能自足而不得不游食四方,遂无法厮守终老。姜白石诗中提及此一情事的,只有《送范伯讷往合肥》绝句三首,而他的词中,与此情有关的有二十二首之多,占其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足见其萦心不忘。前人多因不晓本事,常常责其费解,王国维甚至有“白石有格而无情”之讥评。可事实上,白石用情之专之深,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差堪比拟。这也使得他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诚如夏承焘先生所说的,“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出”。
姜夔比较好的诗词
姜夔的代表作不错哦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词选 01江梅引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02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03鹧鸪天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04鹧鸪天 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05鹧鸪天 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06鹧鸪天 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07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08鹧鸪天 十六夜出。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凄凄。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09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10玉梅令(高平调)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11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2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13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余下全文>>
姜夔《暗香》的意思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
枝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南宋词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一生从未做过官,江湖游士,“清客”。早年随
父宦居湖北汉阳,青年少年时代在汉阳渡过。以后浪迹湖州、杭州、合肥、金陵等地。他
在南宋时,名气特别大,30岁时,在湖州结识老诗人萧德藻,萧把自己兄弟的女儿嫁给了
姜夔。姜夔因此居住在湖州变山白石洞,后来接识了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很欣赏姜夔的
诗词,并寄以希望,后经杨万里举荐,认识了范成大,辛弃疾也深服其长短句。姜夔身无
官职,以诗词游说于士大夫中。在汉阳时他依靠他姐姐,在苏州时依靠范成大,在杭州时
依靠张监。他的个性和生活特点最符合清客特点,范成大曾说姜夔“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
雅士”。姜夔无论是诗、词都好,且精通音乐,他向朝庭献了大量音乐方面的文献资料,
如《大乐仪》。姜夔的词集中在《白石道人歌曲》,其中有80余篇留传下来。他的词在南
宋声望极高,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工,姜尧
章氏最为杰出”。姜词与周邦彦齐名,人称“周姜”。
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南宋张炎在《词源》称“
词要清空,不要自视,...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这首《暗香》便是一个
有力的佐证。
词上片写月中赏梅。
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月色”,着重色调与
氛围的感受。从声音上看,“月色”是入声字,发音轻涩,幽约,这种轻约的声音在月光
的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意味)。“月色
”是回忆中的,是经过时间冷却了的,更有意蕴,更幽冷,且多了一层朦胧。“旧时”把
人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去,同时也隐约地含有一种今昔的对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
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写月下赏梅,重点写一种意态,用一个“照”字将“月色、
梅、我”构成一个立体境界,使人想起词优雅闲远的意态。“月、梅、笛、人”都不是巧
合,而是词人着意的选择安排,带有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这种笔法即是一种骚雅
笔法。“吹笛”也只有在月下、梅边,才别有风味。古典诗词中,“月色、吹笛”成为怀
乡怀人的一种典型环境,梅边“吹笛”与赏梅有关,词人在梅花边吹咏梅之曲,梅、月、
笛声和谐统一。“算几番”,“几番”说明月下赏梅吹笛不止一次,可见赏梅吹笛兴趣之
高。“算”有一种对往事的回忆,带有“往事如烟”的感慨。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续写赏梅清兴。前一句是词人一个人,这句是词人与情
人一起赏梅。“玉人”使人联想到皎洁、优雅、轻灵、姣小,玉人与月色相联,意境和谐
。“唤起”见出词人兴趣之高,也有人解释为:笛声引起玉人与词人共赏冬天的清寒,一
般人不会起来,雅情明显。“清寒”与“冷月”构成幽冷的意境。“与”,“共”之义,
清兴之外,还多一种味外味,即韵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忆当年赏梅雅兴。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由回忆转入现时,以“何逊”自比(何逊也酷爱梅
花)。“而今”照应“旧时”,我渐老了,年轻时咏梅的才情、赏梅的意兴都没有了,对
梅的兴趣减少了,感受迟钝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词人对眼前梅花的感受。以前词人对梅的感受强烈
,而今对梅的花期淡漠了,只有当梅香龚来,才感到梅花开了。“但怪得”表面是惊讶梅
的开放,更深的意思是:而今我老了,梅花何苦送香来,让我生惆怅。梅花的冷香引起诗
人的情思,平静的心骚动起来。“疏花”,梅花疏淡,意态淡雅,梅花快凋落了,词人将
梅与竹相连,用竹的雅洁衬托梅花。“瑶席”指雅洁的卧室,“香冷”,移觉手法,恰好
地道出了梅香的特点,“香与冷”,词人同时感受到,写出了梅花暗香浮动、冷郁的特点
。“冷”与“清寒”照应,又多一层幽冷意味。“香冷入瑶席”与“唤起玉人,不管清寒
与攀摘”相比,可见,词人不仅仅是老了,关键在于玉人不在,暗含了对玉人的思念。
词下片写雪中赏梅。
“江国正寂寂”。“正寂寂”指环境幽清,“寂寂”连用,强调环境的幽静。“正”字又
见出作者的一种感受,夜间下雪时特有的静,环境的幽静,也写出了词人心境的空寞,梅
花也该开放了。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折一枝梅花寄给情人,表达思念,但雪深无法办到。“叹”
字见出词人的惋惜,无法表达则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写词人与梅花都在怀念玉人。“翠樽易泣”,感情脆弱
,“红萼”则更深沉,“翠樽、红萼”,色彩本明丽,但在凄冷的环境中,却构成了一种
冷艳的凄美。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插叙当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
两人情意深浓,情趣高雅。“压”,可解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压住。红妆素裹,雪
压梅花的清影倒映在西湖的碧水之中,清影满湖,“寒碧”与前面呼应,从头到尾都在一
种幽冷的环境之中。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从插叙中转入现时,“片片”连用,突出一种凋零感以及
词人对梅落过程的关注、关情。“也”带有词人轻轻地叹息。“几时见得”——“梅落了
,我几时能再见”;“梅花尽了,玉人不在身边,我何时能见到她呢?”两种意思交融在
一起。“又”与“算几番”相联见出时间过得久,词人思念之深。
姜夔的这首词,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
梅与下片的雪中赏梅统一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范围之中。今昔对比,以人衬花,人
花两见。咏物但不粘着咏物,若即若离,取神离形,形虽略,精神亦出,“清空中”有意
趣,使物性、人情同境并生。
姜夔把以前雅俗共赏的词变为纯粹文人吟唱的词,由诗人自然抒写的词逐渐变成词匠着意
雕琢的词,这是词风转变的开始,是姜夔在词坛上的重要贡献。姜夔在词史上还有一个重
大贡献,那就是他保存了17首乐谱,在音乐史上地位重大。
湖上寓居杂咏宋姜夔诗歌一二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第三句写出荷叶怎样的特点
此诗写西湖的静态美,寄寓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前两句着意写静。风怡月淡,明湖如镜,云景悠悠,好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卧看”二字,道出了诗人的神态,后两句寓静于动。在静得出奇之中,一叶扁舟飘忽而过,惊动了芦苇,摇动有声,更衬出了湖上的幽静。着以“忽”“过”两字,舟行轻疾之状毕观。动静相衬,各极其妙,白石才思可谓精细深美。
1、体现了诗人恬淡、闲适、平和、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
2、展现了轻舟疾掠而过摇动芦苇的情景。三四句诗寓静于动,在静得出奇之中,一叶扁舟飘忽而过,惊动了芦苇,摇动有声,更衬出了湖上的幽静。着以“忽”“过”两字,舟行轻疾之状毕观。动静相衬,各极其妙。
姜夔的爱情诗词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出自南宋诗人姜夔的《踏莎行》,原文如下: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赏析
这首词为所恋合肥歌女而作。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态的轻盈,以“莺莺”形容她语音的娇柔,着墨不多,而伊人可爱的声容丰采仿佛如见。“夜长”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设想伊人对自己的相思之深,声吻毕肖,实则为作者自抒情怀。“离魂”句暗用唐陈玄佑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连不喜欢姜夔的王国维也不得不赞叹:“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人间词话》)。这两句描写伊人的梦魂深夜里独自归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轮冷月的清寂情景,显示了作者无限的爱怜与体贴,意境极凄黯,而感情极深厚。这首词以清绮幽峭之笔,抒写一种永不能忘的深情,极其沉挚感人。
姜夔的暗香诗意
暗香是引用宋朝山园小梅的名句疏影横枝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作者林 对梅极是痴情,一生未娶,只与梅做伴,说要娶梅为妻。
此诗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咏梅怀人之作。字字句句写梅花的特点,实际写作者和情人当时共赏梅花之景的往事,并以梅花做情人的象征,以抒怀念之情,同时又感伤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悲欢离合。
用梅花高洁比情人,既写情人得清姿玉质,又表明词人清高的襟怀,收到咏物而不止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的效果。
与疏影一向被认为是姜词的代表作。
16.姜夔词作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比较少。特点是辞句精炼,风格不庸俗。词藻较好!
心境多为忧郁凄凉,内容主要为表现忧国忧民,及自己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对当时南宋统治的黑暗局面的批判和无奈,自己年老多悲的苦楚,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这主要是跟他自己的身世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当时南宋政府腐败无能与金分道而治,人民多疾苦,朝内分庭而争,姜夔身为幕僚既无奈又无力,虽一心想报国力挺主战却未果!
诗歌赏析(5分)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 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② 。轻舟忽向窗边
小题1:向往大自然,喜欢宁静生活。小题2:A、一二句写的是静态美,三四句写的是动态美;B、一二句为大处着笔,三四句为小处入手;C、一二句为宏观勾勒,三四句为微观细描(特写);D、一二句为远看,三四句为近观。(第一点必答,后三点答出两点得满分) 小题1:试题分析:仔细体会诗歌意境,在湖里寓居,说明作者喜爱大自然,“风恬月淡”“卧看”说明作者喜欢宁静的生活。小题2:试题分析:从动、静的角度,从描写景物远、近的角度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