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中语句赏析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个故事,通过这次的学习,对窦娥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初读课文只不过觉得这人很惨,帮助婆婆竟落的个这步田地,诉说怨苦却无人理解.她指着天地却另有目的的指责昏庸的官吏,借天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不满.她的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愤怒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里“官吏的无心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再次读这篇课文就被她精辟的语言和窦娥这个人感动了.看到了窦娥 的苦情.把窦娥的满腔怨恨如火山爆发般倾泻了出来。
窦娥胸中的激愤之情汹涌澎湃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同时又突出描写了窦娥与婆婆之间的对话,就更能描写出窦娥这个平凡而又伟大,孝顺而又善良的性格.其实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感情寄托.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精神。
他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另一作品,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拜,西化的论调,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 度,他提出概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 文中巧妙运用\'继承一座大宅子\'作比喻,阐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
局部比喻也十分生动,贴切,用\'潺头\'比喻懦弱无能的逃避主义者;用\'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用\'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
而点明中心主旨的拿来主义含义是:对于外国文化外国事物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占有挑选一切事物,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对我们的用处而分别对它们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段灭的态度,即吸其精华。
文中的两个句子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意味。
如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则是反语,讽刺送去主义者的自愿其说往自己脸上贴金。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讽刺送去主义者由送物到送人。
读后感: 刚在读书时间里看完了《万箭穿心》这篇文章,热热的天气里,禁不住打寒战。
母亲对孩子那样的付出,结果被孩子恨到如斯地步。
是孩子错么?小时侯的那些伤害,是一辈子的记忆;是母亲的错么?那样的处境,那样的见地,作为女人我不认为她做的过分…… 女儿现在2岁多了,从不满周岁开始,我和老公连大声争执都不行,声音大一些,那小丫头利马趴地上嚎啕大哭,更别说吵架了。
姥姥说女儿上辈子应该生在吵闹的家庭,所以这辈子在我们家特别忌讳。
为了女儿,我和老公都很注意,不管对方是对是错,对孩子来说,父母都是最亲的人,在孩子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给对方也给自己留足面子。
朋友的女儿3岁多了,去年两人离婚。
从朋友怀孕开始,两人就一直在闹。
孩子刚生下来,朋友为了不给孩子造成影响,坚持没离。
谁知到孩子2岁的时候,就能给爸爸打电话说,你要听话哟!不听话我和妈妈都不要你了哟!当着朋友的面说,我不要爸爸,只要妈妈。
没什么了不起!听得朋友潸然泪下……今年春节的时候,两人终于没忍住,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小小的孩子吓得连哭都不会了。
朋友说看着孩子那样,终于下定决心离婚。
当初为怕伤害还没离,现如今还是伤害到了。
表姐的女儿今年6岁。
前几年回家看她的时候,特别皮的一孩子。
今年回家看到她,整个下午几乎都听不到她的声音,小小身子感觉就是皮包骨头,让人看着尤其心疼。
后来听家人说,表姐夫妇闹离婚,这孩子旁边看着,慢慢的就越来越沉静,也不好好吃东西了。
两个大人闹的两败俱伤,孩子也伤害得惨不忍睹了…… 不得不承认,家庭环境,父母的相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幼小的孩子,父母间的不和睦,即使在孩子面前面和心不和,也能被孩子感知到呢。
怎样使孩子有一颗能承受的心,是每个父母的难题啊。
说完孩子,再说说母亲。
小说里那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付出,不可谓不多。
有一个感觉,在人情世故和付出方面,有的时候读书多的人,反而不如没怎么读书的人。
读书越多,越冷漠呢。
父母一味的付出,而不要回报,对孩子不是种好事。
刚结婚时,就感慨过,养狗比养孩子好。
养狗我不管怎么宠它,都没问题,也没责任;但孩子不行,她的一言一行的养成,我都必须负责。
为人母后,这种感觉越发深刻。
小小的女儿慢慢长成,以为世界本就是围着她转,稍不如意,就哭成倾盆大雨。
顺着她,虽然当前能得开怀一笑,但以后如何;逆着她,小人儿哭的哽咽难言,心疼不已。
每次都是左右为难。
即怕她太天真,不知世间忧虑;又怕她小小年纪就知事明理,少了童真。
为人母,难啊……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母亲与孩子相处的失败。
没有沟通,只有付出与误会。
母亲苦,孩子也苦。
作为一个母亲,培养一个心理、生理都健康的孩子,是一辈子去琢磨的事情啊! 50字有点少......
经典机械结构动图赏析 总共多少期
知道(《礼记·记》)57.凡事预则立预则废(《礼记·庸》)58.临渊羡鱼退结网(《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间训》)60.失毫厘谬千(《史记·太史公自序》)61.桃李言自蹊(《史记·李军列传》)62.智者千虑必失;愚者千虑必(《史记淮阴侯列传》)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64.项庄舞剑意沛公(《史记·项羽本记》)65.行顾细谨礼辞让(《史记·项羽本记》)66.刀俎我鱼肉(《史记·项羽本记》)67.鸣则已鸣惊(《史记·滑稽列传》)68.文王拘演《周易》1.切磋琢磨(《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罪闻者足戒(《诗经·序》)3.山石攻玉(《诗经·雅·鹤鸣》)4.投我桃报李(《诗经·雅·抑》)5.靡初鲜克终(《诗经·雅·荡》)6.太息掩涕兮哀民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求索(屈原(离骚》)8.吾能变俗兮团愁苦终穷(屈原《涉江》)9.尺所短寸所(《楚辞·卜居》)10.亦余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弥寡(宋玉(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罪何患辞(《左传·僖公十》)14.非圣贤孰能能改善莫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16.武夫力拘诸原妇暂免诸(《左传·僖公三十二至三十三》)17.前事忘事师(《战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战策·楚策》)19.知知彼百战殆(《孙兵·谋攻》)20.千行始于足(《·六十四章))2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五十八章))22.网恢恢疏漏(《·七十三章))23.知者智自知者明(《))24.物类聚群(《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6.往者谏者犹追(《论语·微))27.所欲勿施于(《论语·颜渊》)28.三军夺帅匹夫夺志(《论语·罕》)29.思则罔思则殆(《论语·政》)30.厌诲倦(《论语·述两》)31.君坦荡荡戚戚(《论语·述》)32.远虑必近忧(《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论语·路))34.与朋友交言信(《论语·))35.则改则加勉(《论语》)36.忍孰忍(《论语·八佾))37.敏耻问(《论语·公冶))38.吾涯知涯(《庄·养主))39.十树木百树(《管·权修》)4O.橘淮南则橘于谁北则枳(《晏春秋》)41.达则兼济穷则独善其身(《孟·尽))42.吾及;幼吾幼及幼(《孟·梁惠王))43.利利(《孟·公孙丑))44.民贵社稷君轻(《孟·尽))45.道者助失道者寡助(《孟·公孙丑))46.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告于》)47.富贵能淫贫贱能移威武能屈(《孟·滕文公》)48.尽信书书(《孟·尽》)49.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兼舍取义者(《孟·鱼我所欲》)50.锲舍朽木折;锲舍金石镂(《苟·劝))5l.蓬麻扶直;白沙提与俱黑(《苟·劝》)52.千堤溃于蚁穴(《韩非·喻》)53.流水腐户枢蠹(《吕氏春秋·尽数))54.独友则孤陋寡闻(《礼记·杂记))55.张弛文武道(《礼记·杂记》)56.玉琢器;韩非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抵贤圣发愤所作(司马迁《报任安书》)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70.水至清则鱼至家则徒(班固《汉书·东朔传》)71.少壮努力徒伤悲(汉乐府《歌行》)72.行百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73.失东隅收桑榆(范晔(汉书·冯异传))74.精诚所至金石(范晔(汉书·广陵思王荆传》)75.盛名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汉书·黄琼传))76.虎穴焉虎(范晔《汉书·班超传))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凋 (范晔《汉书》)78.骥伏枥 志千:烈士暮壮已(曹操《龟虽寿》)79.鞠躬尽瘁死已(诸葛亮《师表》)80.非淡泊明志非宁静致远(诸葛亮《诫书》)81.勿恶勿善(西晋·陈寿《三志))82.士别三即刮目相待(陈寿(三志·吴书))83 读书求甚解每意便欣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传》)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85.山气夕佳飞鸟相与(陶渊明《饮酒》)86.木欣欣向荣泉涓涓始流(晋·陶渊明《归兮辞》)87.盛重难再晨(陶渊明《杂诗》)88.及勉励岁月待(陶渊明《杂诗》)89.宁玉碎瓦全(《北齐书》)90.若要知除非莫(枚乘《书谏吴王》)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少傅箴》)92.机失失再(《新五代史·晋书》)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雕龙》)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95.海内存知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色(唐·王勃《膝王阁序〉)97.海明月涯共(唐·张九龄(望月怀远》)98.世代谢往古今(唐·孟浩《与诸登岘山》)9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故庄》)100.漠孤烟直河落圆(唐王维《使至塞》)101.独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102.劝君更进杯酒西阳关故(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3.白依山尽黄河海流欲穷千目更层楼(唐·王涣《登鹳雀楼》)104.莫愁前路知谁识君(唐·高适(别董))105.忽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l06.马相逢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京使〉)l07.近乡情更...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给人( )的感觉,其中...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祖籍(阝奥)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
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
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
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
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
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
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
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
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
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鲁。
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华遂北投元朝。
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
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
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述当时的心情:“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
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他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谢之曰:“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
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
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
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
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
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
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
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远离那车马红尘之地。
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
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
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
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
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
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
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
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
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
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
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
”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
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
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11.D 12. C 13.C 14.B 11. “陋”,意动用法,认为……粗劣,丑陋。
12.而:都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却”。
A.第一个“若”表比喻,“好像”的意思;第二个“若”作代词,“如此”的意思。
B. 第一个“之”作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指所著《史记》;D.第一个“所以”表凭借,相当于“用来”;第二个“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13.漫游,游历。
A烈火:点燃火,烧火,“烈”作动词,如《窦娥冤》“烈些纸钱”;今义猛烈的火。
B 其中:它们中间,即竹木山石间,“其”作代词,作后面方位词“中”的定语;今义那里面。
D异地:景色奇异的地方;今义他乡,外乡。
14.主要不是“议论”,是抒情结合议论;也不是“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这与C矛盾。
注意结合作者被贬永州的经历,整体把握。
【参考译文】 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
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
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或仰面倒下,或侧歪参差,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
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
”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
”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
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
(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
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
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
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
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 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
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
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参考简析: 本篇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所作的《永州八记》之一。
文章着力摹写小丘偏僻却幽静奇异的景色和气氛,流露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情和对遭受打击的不平,同时还多少透露出希望被重新起用的心意。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开头的叙述交代,承上启下,体现了《八记》脉络贯通,分合照应的特点。
文章用一系列形象贴切的比喻,以动写静,使丘上群石神态活现,情状可掬。
又在四个生动的拟人排比句连用四个“谋”字描写开辟经营后的小丘,赏心悦目,景色宜人。
作者以唐氏之弃地比喻他是唐室的弃臣,小丘价廉、景美、却因地处偏僻而连年不售;借以讥嘲世俗,感慨身世。
因此,结尾作者贺小丘之幸遇其实是用以自伤自吊。
求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原文译文
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示例!(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绿珠之采莲洛浦,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夸张等手法:荒村雨露,野店风霜,不紧不慢行着。
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日暮乡关何处是: 青山,再行栖迟,停妻再娶。
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
”是为定评、黄叶纷飞、袅袅烟气,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一种诗化的境界,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
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
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
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
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
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备课资料—— 1.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
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
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
曲文中多衬字。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
”“北曲中有全宾全白。
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2.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
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
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
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
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
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
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
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
”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3.《西厢》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
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
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4.《西厢》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
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
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
中秋关于月亮的诗句
夜光(月亮)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楚辞天问》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月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
——李贺《马》 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来是空言去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李商隐《无题》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西州张少府》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
——王夫子《月斜》 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
——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赤壁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
高中语文竞赛试题
Ⅰ单项选择题(1-50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3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 A .水调歌头 B. 如梦令 C. 西江月 D. 沁园春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
A. 晁盖 B. 宋江 C. 林冲 D. 吴用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A .小令 B. 中调 C .长调 D .古体词4.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5.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剧本?( ) A. 《等待戈多》 B .《伪君子》 C. 《茶馆》 D .《包法利夫人》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9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7.《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 )月 A. 四 B. 五 C .六 D .七8.《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 A .神话故事 B. 地理著作 C. 人物传记 D. 文人随笔9.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 A. 彦和 B .子建 C. 元亮 D .德施10.下列哪一位小说家不是英国人?( ) A. 司汤达 B. 狄更斯 C. 笛福 D. 毛姆11.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 ) A. 契诃夫——《套中人》 B. 卡夫卡——《变形记》 C.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 莫泊桑——《死亡与罗盘》12.下列不属于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是( ) A. 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B. 泼留希金——《死魂灵》 C. 严监生——《儒林外史》 D. 聂赫留朵夫——《复活》13.请判断下列哪段话不是出自欧·亨利之笔( ) A.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
他的两眼固定 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
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
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B.苏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
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C.乔·拉雷毕来自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
他还只六岁的时候就画了一幅镇上抽水机的风景,抽水机旁边画了一个匆匆走过去的、有声望的居民。
这件作品给配上架子,挂在药房的橱窗里,挨着一只留有几排参差不齐的玉米的穗轴。
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
D.我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只得深怀耻辱,准备着手“答复”那一大堆毫无根据的指控和卑鄙下流的谎言。
但是我始终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就在第二天,有一家报纸登出一个新的恐怖案件,再次对我进行恶意中伤,说因一家疯人院妨碍我家的人看风景,我就将这座疯人院烧掉,把院里的病人统统烧死了,这使我万分惊慌。
接着又是一个控告,说我为了吞占我叔父的财产而将他毒死,并且要求立即挖开坟墓验尸。
这使我几乎陷入了精神错乱的境地。
在这些控告之上,还有人竟控告我在负责育婴堂事务时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亲戚给育婴堂做饭。
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
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14.“文房四宝”中哪一宝产于浙江?( ) A. 笔 B. 墨 C. 纸 D. 砚15.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 ) A. 子——兔 B.巳——蛇 C. 酉——猴 D.申——鸡16.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 A.《中庸》 B. 《尚书》 C. 《春秋》 D. 《左传》17.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 A. 举案齐眉——孟光 B. 囊萤映雪——孙敬C. 击楫中流——祖逖 D. 枕戈待旦——刘琨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场(chǎng)所 逮(dài)捕 疾风劲(jìng)草 B.应(yìng)届 贿赂(lù) 飒(sà)爽英姿 C.功绩(jì) 星宿(sù) 揆情度(duó)理 D.谈吐(tù) 麇(qún)集 短小精悍(hàn)19.现代汉字,按其构成方式,造字最多的是(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形声字 D.会意字20.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 A.胡适的《尝试集》 B.郭沫若的《女神》 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2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孟郊 D.贾岛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逶迤 虚与委蛇 尺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