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形容好客的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投辖留宾 虽然形容好客的成语很多,但这「投辖留宾」四字是比较深刻一些,它充分表示主人的诚意,所以现在的人凡是遇到主人把客人的衣帽或物件藏起来挽留时,就用这句成语去形容。
其他的成语还有:彬彬有礼 宾至如归 客随主便 便邀还家 躧履起迎 屣履迎门 倒屣迎之 倒屣相迎 倒屣而迎
描写“人热情好客”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人热情好客”的诗句:1、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色近,柳暗花明又一村。
2、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陶渊明《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田修,蚕眼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4、《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5、《夏日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描写热情好客的诗句 要常用的 急急急急急
1、瑞典美女有教养,爱交际,热情好客,而且懂风情,百无禁忌,知道如何让夥伴得到享受。
2、训练设施和球场妙不可言,当地人民热情好客并通晓足球。
3、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椒乡人民欢迎各界人士加盟鸡泽这片热土。
4、同时,悠久的文化孕育了鹿泉人勤劳淳朴、热情好客、不畏艰险、拼搏奋进的精神品格。
5、届时,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会载歌载舞举行隆重的仪式,淳朴的哈尼姑娘会为宾客献上象征幸福彩球和花篮。
6、这家餐厅的老板非常热情好客,几个小伙子服务员也非常憨实,在这里就餐就好像到了老北京的人家去做客一样。
7、沙漠草原,羊肥马壮,少数民族,风情万千,热情好客。
8、第三房东能说地道的英语,热情好客。
9、世博会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热情好客的美德,反映了人们渴望相互了解与相互合作,从而吸引了各大洲不同文化的人们汇聚一堂。
10、热情好客、奋发向上的扬州伟峰人欢迎您。
愿与您真诚合作,为创造美好的明天,携手共进。
11、殖民者发现,百慕大群岛物产丰富,是个热情好客的地方。
12、拉阔尔部落热情好客,潘森大哥也与我意气相投,对我们照顾有加。
13、话说这布依族热情好客,族人多好酒,这铜锣街上就有不少酒肆,其中有一家名唤芙蓉楼的,便是秦欢每日下山打牙祭时最常光顾的一家了。
14、全村只有百来户人家,乡亲们相亲相敬,以民风古朴、热情好客为十里八乡的人们所熟知。
15、天渐渐的黑了,我们来到一个蒙古人的家里,蒙古人住的是一座座蒙古包。
热情好客的蒙古人用奶酪牛奶羊肉等很多丰盛的饭菜来款待我们。
这里的风景美,人也很美。
...
描写人热情好客的诗句有哪些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十五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二十四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其三十一(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其三十八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其四十四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其四十五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其五十八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夏日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冬日田园杂兴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