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季羡林——传承
今年的《温暖》新增了一个板块叫做“探望”,这主要是受到《艺术人生》最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完成的“拯救老艺术家”这一工程的启示。
有一批老人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无闻,他们从来都是不是聚光灯的焦点,或者说他们也从来都没想过像明星一样去生活,他们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坚持,到今天,他们的生命已经走到垂暮之时,从他们的本心来讲,他们并不愿意成为任何一个节目的嘉宾,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安静,需要把以往没来得及写的字下来,需要把现在每一个可能转瞬即逝的思考记下来。
可是,我们需要去探访他们的足迹,需要听他们讲话,需要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因为,我们更需要他们身上那种可以温暖我们的人性力量,需要去感受那种必须要在心和心之间传承品格。
当季羡林老人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虽然老人的头脑还相当清晰,可毕竟95岁了,老人的每句话我们都必须特别专注才能听得清楚。
听见朱军叫他“爷爷”,老人开心极了;提到95岁还经常在梦中相见的母亲,老人说,他19岁离家就再也没见过母亲,现在天天想,可就是想不起妈妈的模样了,“我要是知道当初我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俺娘了,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俺娘”;说到诚实,老人说,他这辈子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一辈子都要过完了,所有的一切都回归到最初的朴实,故事不再需要修饰,身份不再需要吹捧,这一生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一种品格——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坏真情、讲真话,多想别人,少想自己,够了!
今年的《温暖》新增了一个板块叫做“探望”,这主要是受到《艺术人生》最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完成的“拯救老艺术家”这一工程的启示。
有一批老人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无闻,他们从来都是不是聚光灯的焦点,或者说他们也从来都没想过像明星一样去生活,他们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坚持,到今天,他们的生命已经走到垂暮之时,从他们的本心来讲,他们并不愿意成为任何一个节目的嘉宾,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安静,需要把以往没来得及写的字下来,需要把现在每一个可能转瞬即逝的思考记下来。
可是,我们需要去探访他们的足迹,需要听他们讲话,需要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因为,我们更需要他们身上那种可以温暖我们的人性力量,需要去感受那种必须要在心和心之间传承品格。
当季羡林老人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虽然老人的头脑还相当清晰,可毕竟95岁了,老人的每句话我们都必须特别专注才能听得清楚。
听见朱军叫他“爷爷”,老人开心极了;提到95岁还经常在梦中相见的母亲,老人说,他19岁离家就再也没见过母亲,现在天天想,可就是想不起妈妈的模样了,“我要是知道当初我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俺娘了,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俺娘”;说到诚实,老人说,他这辈子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一辈子都要过完了,所有的一切都回归到最初的朴实,故事不再需要修饰,身份不再需要吹捧,这一生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一种品格——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坏真情、讲真话,多想别人,少想自己,够了!
我平生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麼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再拨弄我,千万别再把我弄成知识分子。
愈成愈诚~~~
季羡林,1911年出生,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入阿根廷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并任系主任长达40年.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先后获印度国家文学院名誉院士,伊朗德黑兰大学荣誉博士等荣衔.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罗摩衍那初探》等
其的格言有: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与人类前进的危险性成正比/ 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