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前两句就从“夜到拂晓”写起。“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打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打湘江的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燃竹”借代,诗句的意蕴也就不一样了。这两句既设制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绘,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中间两句。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与我们见面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努力眺望寻找之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大家不禁心头喜悦,正准备好好一睹仙颜,而那歌声却又飘然而去,消融于满目绿色之中了。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柳宗元没有静止地去表现日出的壮丽辉煌,或去描摹日出后的光明世界。他正是发挥语言艺术的特长,抓住最有活力,最富生气的日出瞬间,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描写的比真实更美好,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苏东坡论此诗道“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读此诗,有奇趣。”(《冷斋诗话》),这是恰如其分的评语。
最后两句。这是全诗的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关于这两句,东坡却以为“虽不必亦可”,但本人以为:保持作品的原貌,是对作者的一种尊敬,而作者之所以写诗,为的是要表达一定的内容,内涵应该是丰满的,能充分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如果砍掉了这两句,就没有此效果了。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这里用了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句意。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伴可知。
关于这末两句,东坡却以为“虽不必亦可”。这不经意道出的批评,引起持续数百年的争执。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王士禛、沈德潜同意东坡,认为此二句删好。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王世贞认为不删好。刘辰翁以为此诗“不类晚唐”正赖有此末二句(《诗薮·内编》卷六引),李东阳也说“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怀麓堂诗话》)两派分歧的根源主要就在于对“奇趣”的看法不同。苏东坡欣赏此诗“以奇趣为宗”,而删去末二句,使诗以“唉乃一声山水绿”的奇句结,不仅“余情不尽”(《唐诗别裁》),而且“奇趣”更显。而刘辰翁、李东阳等所菲薄的“晚唐”诗,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奇趣。删去此诗较平淡闲远的尾巴,致使前四句奇趣尤显,“则与晚唐何异?”两相权衡,不难看出,后者立论理由颇欠充足。“晚唐”诗固有猎奇太过不如初盛者,亦有出奇制胜而发初盛所未发者,岂能一概抹煞?如此诗之奇趣,有助于表现诗情,正是优点,虽“落晚唐”何伤?“诗必盛唐”,不正是明诗衰落的病根之一么?苏东坡不著成见,就诗立论,其说较通达。自然,选录作品应该维持原貌,不当妄加更改;然就谈艺而论,可有可无之句,究以割爱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