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赏析:
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就像这篇秋雨,别人都会写温暖潮润的气息,而她则写得幽暗而阴森,光是笔触就让人感到寒冷而战栗了。
但也许这正是张爱玲文字的魅力,张扬的,阴暗的,却又是如此真实,探测到人内心的最深处。这篇文章用笔细致,只用了比喻和拟人,就把秋雨写得栩栩如生,又带入了一层沉闷而寂寥的色彩。 于这文来说,充满了灰色、忧郁,黯然,寥落,一种生活无厘头的滑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仅是那株低矮的无人问津的桂花树。
3摘自张晓风《初雪》
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你们想,我在这样一个染满了绿意的早晨和你们写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着生气勃勃的绿呢?
赏析:
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现在眼前一样。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希望。
4摘自张晓风《秋天 秋天》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 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赏析:
这段文字用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梧桐叶子的喜爱。“簌簌”的象声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让读者也能猜到那种场景。“神秘的美感”写出了秋日梧桐的特点,神秘的,优美的,梧桐叶子在作者眼中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美好,极富有感染力。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梧桐叶子的形态。作者从颜色、形状等各方面做了描写,同时将叶子比作小船,穿上还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让每个读到的人都心驰神往,也想看一看这优美的梧桐树。作者想象力丰富,将秋天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5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
——沈从文《边城》
赏析:
好的写景就该是简洁而富有刻画力的,在沈从文笔下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但你却可以清晰得从这样的笔触中感受到景物的轮廓,“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说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气氛相得益彰。
水韵悠悠
流水清清,荡漾起声与色的韵律,飘逸出生命的华彩与灿烂。
流水柔柔,点染开情感的温和,播洒下爱的春露。
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迸发出灵魂的坚韧
啊!那一股清澈明亮的水从花木掩映的古井中涌出,绽放了生命的幻梦与激情,悠悠地随着红花绿树的倒影而下,带一身花香,集一身雨露,婉转的,缓缓地。潺潺流水轻旋的柔波是母亲的笑颜,甜蜜地浸满爱的芳泽,不由得忆起儿时那声声轻轻的呼唤,那个个甜美的亲吻。噢,爱的柔波在轻扬!悠悠流水轻溅的晶莹是孩子笑出的泪,充满欢乐的和弦,少不了回首童年那缕缕无忌的阳光,那丝丝棒棒糖的香甜。噢,情感的涟漪在回旋。
流水,这柔情之水。
瞧!那一江浑浊的水从天边奔涌而来,散发着坚强与野性的气味,滔滔地撞击着高高的堤坝,带一身豪气,集一腹倔强,汹涌地,澎湃地。勃勃的流水激昂的士气是勇士的勇气,雄浑地撼动天地,叫人思念屈原江畔对那风雪电的呼喊,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鲁迅那“勇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狂傲。啊,豪情的旋律在昂扬!汹汹流水迸溅的水浪是斗士的坚韧,深深地震撼人心,使人感悟海明威笔下桑地亚歌的顽强与不屈;北大登山队连死也不惜向巅峰发起冲击的勇敢与决心;三毛放弃都市,向往大漠的坚定。噢!坚韧的大浪在翻滚!
流水,这阳刚之水。
流水啊流水,不失细腻与温存,又极富壮阔与雄浑。奔腾吧,流水!长存天地间。升华吧,感悟!伴着这悠悠水韵闪耀史册!
噢,水韵悠悠!
点评
“水”,至柔至刚。作者准确地抓住“水”的特点,以母爱、童年来诠释“柔情之水”,以坚强和勇气诠释“阳刚之水”。柔的婉约,刚的豪放,刚柔相济。其次,水之为“流水”,乃动而非静。无论是“回旋”“轻溅”,抑或是“奔涌”“撞击”;无论是“呼唤”“亲吻”,抑或是“呼喊”“冲击”,作者在行文中皆是一路顺流而下,或轻灵跃动,或汹涌蓬勃,极好地展现了对话题的把握能力。
诗般的语言是本文另一显著特点,而较为深厚的诗词积累显然是其源头活水。且不说李清照、徐志摩的阴柔婉约,李白、屈原的浪漫悲壮——这些文人的诗句被巧妙地为本文增光添彩;单是开篇三段“流水清清”、“流水柔柔”、“流水蓬蓬”就令我们耳畔回响《诗经》的优美旋律。诗的语言如花绽放,“水韵悠悠”是这花开的声音。
整篇文章结构如佳人抚琴——望去,眉清目秀:开篇定下基调,中间一柔一刚,结尾感悟升华,一目了然;细听,音韵和谐:“爱的柔波在轻扬”与“豪情的旋律在昂扬”、“情感的涟漪在回旋”与“坚韧的大浪在翻滚”,此唱彼和。行文对称照应、收放自如,令人感叹小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