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贾龠《孟夏》
2、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3、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4、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5、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6、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7、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韦应物《夏花明》
8、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9、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0、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1、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李白《折荷有赠》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3、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14、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苏轼《浣溪沙》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8、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1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20、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21、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22、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24、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25、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6、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27、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28、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29、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张炎《疏影·咏荷叶》
3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1、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2、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3、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张炎《疏影·咏荷叶》
34、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35、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3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7、明镜盖红蕖,轩户临烟渚。——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3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39、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40、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欧阳炯《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41、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42、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43、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44、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45、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46、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47、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48、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王令《暑旱苦热》
49、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50、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51、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5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5、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56、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5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58、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