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广告语2017
参考:
1. 文言文是古代词汇,而所谓流行语在古代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此类词汇认为是歪曲词汇,即歪字,不正之言。
2. 如果按照古代说法就是:丙申半岁,不正之言,唯十四为热也。
3. 可见,现代的流行语在古代是歪曲的邪行词汇。
1.如何把「别人的脸是脸,你的脸是脸plus」说得很优雅?「颟顸」这个词收好不谢。
「颟顸」的本义是「面大貌」,后来又引申出为糊涂而马虎的意思。例如《官场现形记》中就有这么一句:
信上隐隐间责他办事颟顸,帮着上司,不替百姓伸冤。
脸大用你家洗面奶了呀?干吗要把它跟「马虎」扯上关系?看看都觉得好气哦!
2.「驽骀」本义是指劣马,后来又被用来比喻低劣的才能,或平庸无能的人。反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战五渣」。
宋代的叶适在《上西府书》里就用它来讽刺决策者:
求驽骀於千里,抱鼠璞以待价。此智士所以寒心。
「战五渣」都能当成宝,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
3.当有人要你发红包时,如何委婉地告诉他自己穷到吃土?用「悬罄」这个词就够了!
这个词是齐孝公为了黑鲁国而发明的。《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有云:
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你们鲁国啊!内里就像悬挂的罄一样空虚,郊外又是不毛之地,凭啥不怕我?
虽然本是黑对方空无所有的词语,后来却一直被人拿来卖惨哭穷,例如宋代的王禹偁就说自己:
四海无立锥之地,一家有悬罄之忧。
4.「觇视」的意思跟「暗中观察」一样,表示窥视,探看,但毕竟人家长着一张难认的脸,秘密工作干起来也更方便些。
像《后汉书·刘陶传》就有:
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朝政。
一看就是个厉害的特.工!
5.「踧踖」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心慌意乱时坐立不安的样子,含有贬义。比如《红楼梦》第七十五回里的贾宝玉:
宝玉因贾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明明心里开始慌了,为了掩饰却还要强装镇定,但你不自然的举止已经出卖了你啊!
▼
6.「央浼」其实就是发挥死缠烂打的精神,不断地恳求,恳求老司机带带你。虽然身段放得有点低,但这一招目测还挺好用的!
例如《水浒传》第三十回中说道:
但是人有些公事来央浼他的, 武松对都监相公说了,无有不依。
看来老司机的心肠还是很软的嘛!
7.「饥劬」说的一种饥饿劳累的状态,累成狗也就算了,叫的外卖还没来!感觉身体被掏空……
怎么破?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来为你支招:「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被掏空的时候就先喝一杯,把胃灌醉了说不定就不饿了呢?
8.你以为「flop到谷底」这句流行语很潮吗?实话告诉你,几千年前的古人们用两个字就能完美地表达出这种状态了,那就是「踬踣」。
这个词原本是跌倒、绊倒的意思,后来用来比喻遭受挫折。就像柳宗元《佩韦赋》写的:
嗟行行而踬踣兮,信往古之所仇。
扑街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啦。
9.「飙尘」出自《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原文是这么写的: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说人生在世,就像被狂风卷起的尘埃,下一刻便不知道又被吹到哪里去了。
所以这个词,其实就是用被风卷起的尘土来告诉大家人生无常。人生已经如此艰难,还是好好珍惜当下吧!
10.「瞵睨」是瞪眼斜视的意思,请看龚自珍在《戒将归文》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散馀愎而之形骸兮,乃瞵睨而侧颈。
转过头给你一个霸气的眼神让你自己体会,就问你怕了没?!
11.「倥侗」这个本来就没多少人认识的高冷词语,连词义都是专门来打击愚蠢人类的,意为 蒙昧无知。
西汉的扬雄快人一步学会了这个词,在《法言·序》里也率先用它开黑,说: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
就是不知道无知的吃瓜群众们看懂了没?
12.「觳觫」这个词形容因为恐惧而被吓得发抖的样子。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宣王想到牛死到临头时惊惧哆嗦、吓得连草都掉了的样子,觉得很可怜,于是就想放了它。可能是牛的表现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所以后来一词还常被用来借指牛或牛车。
这句流行语现在已经被用烂了,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装逼需求。好在我们发现了13.「陟遐」!这个词普通一点的翻译叫「远行」,文艺一点的翻译叫「去远方」。
但《书·太甲下》说了:「若陟遐,必自迩。」
诗与远方都得始于足下,整天嚷嚷着要「陟遐」有什么用,你倒是出门啊!
14.「卑陬」是指十分惭愧的样子。在《庄子·天地》中,子贡就亲自为我们演示了一遍: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子贡好心教人用机械浇灌菜地,却猝不及防地被种菜老人怼了,一席话说得子贡良心好痛,惭愧至极,一直走到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
目测子贡这颗心应该是玻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