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搜索“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
励志名言、格言大全类文章100篇精华_这些影响成长语句 1、老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2、学习励志名言(适合教室和宿舍的励志标语) 3、关于坚持的励志名人名言 4、关于执着的励志名人名言 5、关于幸福人生的励志名言 6、30条励志名言,成就中国大学生梦想 7、青春励志名人名言 8、堕落了就看看这个··· (俞敏洪的励志名言 ) 9、拿破仑名言 10、励志名人名言 人生格言 11、励志名人名言 人生格言 12、励志名言 13、挑战自己的励志名言警句 14、改变大学生人生的32句励志名言 15、最新人生哲理名言大全 16、经典人生哲理名言 17、激励我们成长成功的励志名言 18、成功励志名人名言大全 19、易中天十句至理名言 20、励志名人名言 21、经典励志名言和格言 22、李阳老师特别赠送中英文励志名言 23、李阳的励志名言(中英文对照) 24、英语励志名人名言(中英文对照) 25、励志哲理名言 让你每天进步一点点 26、终身受益的85句管理名言 27、俞敏洪的大学生励志名言28、俞敏洪的励志名言~消沉的时候就看看 29.、终身受益的85句管理名言 30、马云励志名言 31、关于挫折的励志格言 32、关于挫折的励志格言 33、成功励志名人格言 34、爱情励志的名人格言28条 35、这些让你战胜困难的励志格言 36、励志格言大全 37、读《自己拯救自己》的励志格言摘录 38、于丹教授人生格言 39、易中天的十句人生励志格言 40、励志名人名言 人生格言 41、激发人奋进的励志格言 42、李开复成长中的十句格言 43、经典励志格言大全 44、十六句经典人生格言VS人际交往潜规则VS有效沟通 45、经典励志名言和格言 46、人生励志格言 47、25句人生格言 48、吴光洪的十条励志格言 49、经典励志格言120句激励你的人生 50、66句人生哲理格言 60、“校园教父”李开复十句箴言赠六千学子 61、张爱玲的十句最刻骨铭心的爱情箴言 62、励志故事:智者的四句箴言 63、马云给奋斗的人的人生励志箴言 64、经典励志人生箴言:对自己的告诫 65、人生励志箴言:选择黑色的生命 66、导师箴言:读研还是去工作 大二就该想明白 67、俞敏洪给大学生的四条人生箴言 68、把这44句话看懂再去生活 69、彼尔盖茨的十句话,绝对让你改变一生 70、影响大学生一生的五句话 71、大学生一生需要学会的五句话 72、提高你修养的100句话 ...1 2 73、清华校长送给毕业生的5句话 74、让人一生受益匪浅的十句话 75、让你在绝望中站起来的75句话 76、毕业了!清华校长送给毕业生的五句话!77、考研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78、人生最重要的十六句话 79、励志短句 受用一生的75句话 80、使你清醒的十八句话 81、让你一生都受用的85句话 82、值得一辈子珍藏的80句话 83、改变一生的五句话 84、人生最经典的18句话 85、10句话教你怎样对人,对事,对自己!86、十句话让我深思很久 久久不能回神 87、世上最经典的25句话 给你人生的感悟 88、85句话,让你一生都受用 89、被称为世上最经典的25句话--很值得品味一生 90、来自哈佛的几句话 91、人生应该记住的十五句话 92、女大学生不能轻信七句话(组图) 93、大学生一生需要学会的五句话 94、请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现在的自己.或是度过的大学生活 95、十句经典励志短语 96、改变你一生的20句励志短语 97、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98、很美人生情感励志句子 99、人生励志经典句子,句句说进心垲里 100、60句高傲得心碎的句子 101、有关生命意义的名言 102、关于人生、生活、理想的励志名人名言 103、有关人生意义的名言 104、热爱生命的名人名言 105、更多……
于丹的论语心得中提到的句子有哪些谢,急用
论语》这部阐述了人生道德学问及处世原则的书,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国人的心灵、脑海以及骨髓之中,深深地影响着国人对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的见解和方法,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国学中的国学.它是启示录,指航灯,颠扑不破的规律和准则.只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只要有国人生活的空间,它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今天,编者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或指点古今,融会贯通;或幽默俏皮,谈笑风生,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充分感受经典著作的永恒魅力.编辑推荐:为人处世,经商从政第一书!本书编者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或指点古今,融会贯通;或幽默俏皮,谈笑风生,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充分感受经典著作的永恒魅力.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于丹 中华文明不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论语》这部书,被中国读书人背诵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喧闹中,有谁突然说出《论语》中的一个句子,往往还能使现场安静下来,大家如见先哲光临,片言只语也要洗耳恭听.如果在海外,素昧平生的华人偶然见面,交谈甚欢,而其中有人引用了半句《论语》,立即会使大家觉得这次见面出现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间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确实,不管中华文明经历过多么频繁的兵荒马乱,散落到多么遥远的天涯海角,那些句子,二千五百年前的句子,像一束柔韧的丝线,若隐若现地栓住了一个伟大人种的最后尊严.——余秋雨 目录:第一章 为人之道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议论去吧 承诺别人不可轻率,尊重别人要发自内心 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低调做人不张扬 不要高估自己而轻视别人 宽和待人,不与人争口舌之利 知诚信,讲诚信,做诚信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二章 做事之道 做人做事要认清情势 承认无知才是大智慧 深谋远虑,不要急功近利 欲速则不达 有价值的语言技巧应建立在仁德之上 做事需讲诚、敬、信 中庸之道的智慧 变通比执着更重要 第三章 政务之道 求才以治天下 名正言则顺 身正令则行 敬事而信,节用爱人 以德为本,德法兼用 为政宽和是为宜 水至清则无鱼 责人不如修身厂 第四章 经商之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义利共生,义举生辉 机遇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人脉是成功的资本 第五章 修身之道 贫富都作等闲看 品德是一生的财富 反省是成功之母 人生有三戒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节俭是永恒的美德 第六章 理想之道 志当存高远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七章 用人之道 用人德为先 学会知人善任 第八章 察人之道 察人靠自己,切忌盲从 君子重质,不以貌取 第九章 心灵之道 用音乐洗涤心灵 最简单的最快乐 别让自己踩进水坑 跳出你为自己画的牢笼 第十章 态度之道 要区别于砂粒,就让自己成为珍珠 超越对手就要先学习对手 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第十一章 家庭之道 家和万事兴 父亲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夫妻相处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第十二章 教育之道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灵魂 教子不可拔苗助长 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 教学重在启发 第十三章 言行之道 赞美是征服人心的法宝 行动的意义胜于一切 话要说到点子上 倾听是一种智慧 第十四章 忠孝之道 你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吗 自古孝子宜当官 父母身上无对错 亲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何为真“孝” 第十五章 交友之道 交友也是一门学问 交友应不分贵贱高低 良药何必要苦口 第十六章 求学之道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思是学的灵魂,学为思的延续 学习的态度决定一切 活到老学到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于丹教授在"构建心灵"的讲座中强调,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
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对于现代人来说,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所包含的思想是否还能闪烁出智慧的光芒?我们又该如何借用《论语》的智慧,来化解我们心中的浮躁和烦闷?在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论语》又会给我们哪些温馨的劝导?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于10月1日国庆节当天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
【胡教授和夏勒博士为什么要下令放弃射击?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作业帮
十博士原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起草人按:我们深信,如果我们说的是真理,那么,一个人签名与很多人签名,其效用是一样的。
我们之所以决定一道做这样一件事,其意在表明,即使在一个普遍丧失了精神信仰的时代,坚守着文化的尊严的声音,也决非微弱的、毫无声息的。
本文最早在某高校的一个内部论坛征集签名。
当某些青年学者表示因为 “不愿意得罪北师大”而拒绝签名时,来自北师大的杨阳同学毅然签下了他的名字。
]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最大祸患不是来自外来文化的侵蚀,而是来自于那些打着振兴传统文化旗号的无知者。
他们荒悖无知,对传统文化殊无敬畏,他们的一切行为,往往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改造——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的基因。
媒体对于这类人的狂吹热捧,等于是把厕所当客厅。
从2007年2月7日开始,某报连续7天,以半版的篇幅对于丹进行“关注”。
编者声称,“在‘于丹现象’的背后,我们隐约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看到了当今中国百姓心灵深处对于通俗易懂的人文理论的强烈渴求。
我们也分明感到,‘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的文化普及工作,在中国有着多么广阔的前景。
”同时,编者表示,之所以要关注于丹,是因为,“在21世纪的当今中国,在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物质挑战和精神困惑的当今世界,开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富矿,让其发挥出特有的启迪心智、砥砺精神的力量,既非常必要,又迫在眉睫。
”然而,我们认为,对一个凭借强势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以阉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乐事的高学历文盲,予以如此不恰当的“关注”,其结果只能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走向衰亡。
妄图通过对于丹的关注,来针砭面临越来越多物质挑战和精神困惑的当今世界,无异于缘木求鱼。
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该报此举殊欠妥当,某些编辑记者缺乏起码的文化良知和基本的人文素养,于此更是表露无遗。
如果主流媒体都对意淫、猥亵中国文化的行为唱起赞歌,那么,不待外来文化的侵略,中国文化注定了必将覆亡。
中国文化已经到了最危急关头。
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相比,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也更隐蔽。
因为,这一次她所面对的是那些打着要 “开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富矿”的旗号的人们,他们巧言令色,谄视媚行,实际却偷偷为中国文化掘好了坟墓。
当白先勇用青春版《牡丹亭》任意涂抹昆曲时,人们不知已在釜上;当安意如用说诗词的方式去意淫中国古代那些高雅的生命时,人们不知水已烧开;当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时,人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掘墓人那里,我们除了嗅到死尸的臭气,何尝掬得一丝传统文化的芬芳?如果这也算一种文化基因改造,那么就等于是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
北京的城墙拆了也许还可以重建,但一旦人们连对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丝敬畏都消失时,亡国亡天下的日子还会远吗?这绝非危言耸听。
现代民主社会,在文化上往往发生许多不健全的现象。
那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学问充盈的人士会变得很穷,而那些最浅薄的作者,却可以通过廉价推销作品获得大大的财富。
当然,在民主时代,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学者虽然没有钱,但是学问自身的愉悦足以补偿一切;如果在社会生活比较有标准的地方,于丹之流会很富有,但没有社会地位。
因为主流的声音会告诉世人,他们有钱但并不值得尊重。
然而,这一次,无良媒体人加入到为于丹之流推波助澜的行列中,社会生活的标准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想想看,像于丹这样一个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的“影视学博士”,仅仅靠耍嘴皮子就可以获得社会荣誉,谁还会关心那些引导我们灵魂向上的力量?谁还愿意从事那些艰辛的然而却是真正有益于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研究呢?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是世界未来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
然而,任何妄图通过吃快餐的方式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想法都是荒谬的。
世上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就可以被掌握。
我们从来不会反对人文理论的通俗化,但通俗绝不等于庸俗和媚俗。
像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那些才是真正的通俗。
通俗和庸俗及媚俗的根本区别在于,通俗是用易于使人理解的方式讲述正确的知识,而庸俗和媚俗则是根据一般无知者的接受程度,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
那些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的人们,要么是因为别有用心,要么是因为极度无知。
于丹是后者。
当无良媒体人吹嘘于丹的书卖到二百五十万册时,他们也许忘记了饭岛爱的性爱光碟的发行量远不止这个数。
为了中国文化的命运,我们不应再对无良媒体人表示沉默。
正所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们谨此呼吁,所有有良知的媒体人,应对社会舆论予以正确引导,我们更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够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才能在新世纪里重铸...
大家来评价一下于丹,为什么有人赞扬,有人批判
著名哲学家、《论语今读》作者李泽厚在谈到于丹对普及经典所作的贡献时,说到:“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一座桥”,于丹的古典今读,可以说是完成了众多国学家的一个心愿,即让经典走近时代,贴切人心,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启发民智的作用——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于丹教授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已在海外多国出版,截至2012年底,海外出版涉及28个语种、34个版本,已出版21个语种(不包括繁体中文和巴西葡萄牙语)、31个版本,累计销售34万册,英(亚太区)、日、法、荷兰和意大利版本的销售业绩突出,法语版精装本累积销售超过20万册,曾经25个周登上法国翻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最高第2名,最低第9名。
除此之外,法语版还推出了平装版、俱乐部版、MP3版、广播版、电子书等等,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更大限度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从《于丹〈论语〉心得》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颁发的版权最高奖项——“版权金奖”的奖项设置看,这是立足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以维护原创作品权益、传承原创精神为出发点,旨在表彰在版权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代表。
...
论语有关仁爱的句子
于丹《论语》感悟——仁爱之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
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仁爱?于丹教授又会给我们哪些建议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论语》的仁爱之道。
其实两万多字的《论语》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
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
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很深的道理。
民间有个说法,叫做二人成仁。
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它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志士仁人?于丹教授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
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修养,并逐渐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仁爱之道》。
今天我们来聊聊《论语》里的仁爱之道,两万多字的《论语》里,仁这个字,被提到109次。
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爱呢?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
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
但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的道理。
民间有个说法,别看仁这个字只有四画,单立人一个二,叫二人成仁。
就是说,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的自我状态。
在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
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时,才能看出是否仁爱。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只要是夜里出门,他一定要打一盏灯笼。
村里人夜里出来,唯一看见有灯笼的地方,就知道是这个盲人出来了。
外地来的人看到这一点,就唏嘘感慨,说你们这儿瞎子的品德太好了,他自己是没有光明黑暗之分的,你看他深更半夜出来,总要操心别人能不能看见亮,为别人打一盏灯笼。
就跟盲人说,你真了不起!瞎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瞎子,我不希望别人撞到我,我打灯笼也是为我自己。
我们大家想想,其实,这就是人行走于这个世界上的道理。
打一盏灯客观上是给别人照亮路,主观上也给自己规避了很多风险。
在这个布满苍茫的世界上,我们都是明眼人吗?我们都能洞悉一切事项,规避一切风险吗?有时,为了让别人方便,打着灯笼为别人照亮,别人可以躲开你,你自己的风险,也就没有了。
仁爱是什么?有时候,仁爱是一种身体力行,一种点点滴滴身边的行为。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了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
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志士仁人呢?孔子有些解释很平实,他可以直截了当告诉你,怎样做到仁爱。
子张问老师,怎么能做到仁?孔子说,有五者行于天下,有五点你要做到了,仁就算做到了。
哪五点呢?老师说:恭,宽,信,敏,惠。
第一个是恭敬的恭,恭则不侮,翻译出来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保持必恭必敬的态度,那他的生命,就不会轻易招致侮辱。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真正的恭,永远与敬相连,也就是说,能够对别人恭的人,他是一种松弛的,柔软的。
比如你到弓箭店去买一把弓,有人会看到橱窗里那把最漂亮的良弓,那弓永远是拉开的,非常漂亮,撑在那儿。
其他的都一把一把地挂在墙上,不拉开就不漂亮。
老板,我一定要买橱窗里的那把展品。
老板说,你别要那个展品,那张弓它天天绷着,你真要买回去一拉,顶多能射40米。
墙上那些弓看上去很松弛,但你用同样大的力气,可以射出90米,因为它们不绷着。
我们的生命也一样,有些人为标签活着,要别人的那种尊重,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攻击性,老是绷出一副完美的恣态。
这样的人,有时候反而会容易招致一些攻击,甚至是羞辱。
因为我们过于挑剔,不用说在一个团队,就是你回家,比如你劳累了一天,晚上进家门,家人在厨房炒菜,看见你回来了,高高兴兴地端上一盘菜,让你尝尝。
你可能是一个很挑剔的人,吃了一口,很不高兴,怎么这么咸,打死卖盐的了?家人会咯噔一下,人家忍一下,没说什么。
端出第二盘菜,你又吃了一口,今天这个菜炒老了!以后等我进门再炒。
又端上来第三盘菜,你还没拿筷子,这俩菜怎么搭配在一起,炒错了吧?如果你对每一盘菜都这么挑剔,脾气再好的人,再是你的亲人,最后,只有把围裙一甩,这顿饭你别吃了。
这样绷着的人,一定会换来对自己...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
贵在不虚此行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于丹强调登上最高点,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实。
于丹重视结果,易中天重视过程。
二者当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赏易中天的观念。
因为人生有太多变数,所以要享受过程。
先说李白。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原来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所以他只是在庐山脚下望了望,便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飘逸的诗句。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四海为家,李白一路潇洒。
再说杜甫。
他经过泰山,写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尾联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
但实际上,杜甫并未登到山顶,他只是把诗一首一首地写实在,充分地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他从未有过“我为峰”的感觉,却成了诗圣。
另有安石。
他在游褒禅山后写道:“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一次过程不够尽兴的游览让王安石后悔莫及。
总结教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
虽然司马光尽废新法,但王安石已问心无愧。
且看苏轼。
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骛远,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旷神怡。
他“划然长啸”,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潜呼应,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描写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欢他写攀登所见的“苍山负雪”、“居雾若带”等句子。
一生能登顶几座高山?所以说“爬了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就好。
李贺怀铅提椠(qiàn,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终成诗鬼;梅尧臣带布袋,天下闻名。
有心登顶虽好,不虚此行更妙。
试题分析:学生写这篇作文,主要有下列立意:第一种,抓住“一步一个脚印”,写“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
这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片面了。
第二种,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并重。
或写散文,说“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值得追求,但真登不上山顶也就算了,爬了就好,踏实就好。
或发议论,有的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各论证400字左右;有的各论证三分之一,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论证三分之一;有的摇摆不定,不明确表态支持谁的观点,只说要努力登山。
我们说,两位教授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若二者并重,则哪一种都写不好,文章的中心都得不到突出;虽然全面理解了材料,却并未选角度。
所以,这些立意都不好。
第三种,百分之百地论证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对另一教授的观点只字不提,既不引用,也不置可否。
这也不太好。
第四种,侧重于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进行论证。
这样才对。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