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表示声音的的成语
震耳欲聋、唉声叹气、振聋发聩、余音袅袅、鸦雀无声。
1、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星新一《喂-出来》: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
示例: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近义词: 振聋发聩、响彻云霄、沸反盈天。
反义词: 万籁无声、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2、唉声叹气āi shēng tàn qì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解释:因伤感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用于忧愁等叹息。
举例造句: 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长吁短叹、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反义词: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气洋洋。
3、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
释义: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
近义词:醍醐灌顶
反义词:如堕烟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感情色彩:含褒义
4、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
原意: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引申: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近义词:余音绕梁
反义词:不堪入耳
5、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被什么场面震撼了,或被什么难住了。
造句: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面面相觑。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静
示 例 :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清·李宝[3]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有什么成语是什么口什么声的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所有的人说话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异口同辞”。一般作谓语、状语。
【正音】异;不能读作“yī”。
【辨形】异;不能写作“一”。
【近义词】有口皆碑、不约而同、众口一词
【反义词】众说纷纭、大相径庭
【辨析】~和“众口一词”。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偏重在“异”;指不同的人;只要两个人以上就能用;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众口一词”偏重于“众”;指许多人;不限于说话的场合。
【例句】会上;大家~地说;一定要在考试竞赛中夺得好成绩。
【英译】speak with one voice
带声成语有哪些
声色俱厉、
声如洪钟、
声泪俱下、
声情并茂、
绘声绘色、
一声不吭、
人声鼎沸、
声东击西、
异口同声、
声嘶力竭、
声势浩大、
风声鹤唳、
不动声色、
敛声屏气、
随声附和、
声势赫奕、
忍气吞声、
书声琅琅、
唯唯连声、
大声疾呼
什么之声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风尘之声【解释】: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成语】:北鄙之声【解释】:指殷纣时的音乐。後世视为亡国之声。
【成语】:金革之声【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成语】:变徵之声【解释】: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成语】:百舌之声【解释】:比喻唠叨、多嘴。
【成语】:狐听之声【解释】:指冰下水流之声。
【成语】:郑卫之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於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成语】:亡国之声【解释】:指淫靡的音乐。
【成语】:新淫之声【解释】:淫:淫荡。新制作的淫靡颓废的歌曲。
【成语】:弦歌之声 【解释】: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成语】:言者心之声【解释】: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成语】:无怠之声【解释】:没有怠惰的声音。形容自强不息。
【成语】:靡靡之声【解释】: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
什么什么什么声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什么什么声的成语
百口同声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百啭千声 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北鄙之声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兵贵先声 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
铲迹销声 铲:消除;销:消失。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雏凤清声 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揣骨听声 原指旧时相法的一种。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听其语声,以判贵贱。后用以比喻牵强附会,妄加评判。
大放悲声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关于声的的成语有哪些
鸦雀无声、
声色俱厉、
声如洪钟、
声泪俱下、
声情并茂、
绘声绘色、
一声不吭、
人声鼎沸、
声东击西、
异口同声、
声嘶力竭、
声势浩大、
风声鹤唳、
不动声色、
敛声屏气、
随声附和、
声势赫奕、
忍气吞声、
书声琅琅、
唯唯连声、
大声疾呼、
销声匿迹、
声名狼藉、
唉声叹气、
低声下气、
声名鹊起、
无声无息、
瓮声瓮气、
雁过留声、
虚张声势
声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谠言直声
谬采虚声
鹤唳猿声
燕语莺声
阒然无声
阒无人声
比肩齐声
万籁无声
屏气吞声
雁过留声
雅雀无声
靡靡之声
言为心声
一吠百声
匿迹销声
哑口无声
杜口吞声
揣骨听声
附耳射声
掞藻飞声
作金石声
异口同声
大放悲声
掷地赋声
鹤唳风声
下气怡声
引吭高声
掩口失声
喏喏连声
百舌之声
逐影吠声
众口同声
忍气吞声
寂然无声
假誉驰声
走漏风声
铮铮有声
掷地有声
有关声音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声音的成语
1、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2、 天惊石破: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4、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5、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6、 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7、 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8、 神嚎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9、 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0、 响彻云际: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11、 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12、 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13、 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4、 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15、 无声无息:息:气息。没有什么动静。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16、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7、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8、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9、 响彻云表: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20、 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轻声缓慢地吐词。
21、 狼号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22、 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23、 无伤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24、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5、 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26、 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27、 气竭声澌:气力竭尽,声音嘶哑。同“气竭声嘶”。
28、 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29、 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30、 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31、 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32、 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33、 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4、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35、 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6、 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37、 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38、 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39、 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40、 神号鬼泣: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41、 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42、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43、 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44、 剑头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首一吷”。
45、 朗朗上口: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46、 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47、 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48、 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馀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馀音袅袅”。
49、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50、 怪事咄咄: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同“咄咄怪事”。
51、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52、 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53、 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54、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55、 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56、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57、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8、 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59、 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60、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61、 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62、 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63、 狼嚎鬼叫:形容声音凄厉。同“狼嗥鬼叫”。
64、 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65、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66、 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67、 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68、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69、 轻言轻语: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70、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71、 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
72、 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73、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74、 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75、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76、 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77、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78、 剑首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79、 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80、 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81、 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82、 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83、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84、 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85、 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86、 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87、 如雷灌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88、 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89、 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90、 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91、 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92、 敲金戛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93、 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94、 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95、 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96、 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97、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98、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99、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00、 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101、 轰雷贯耳:贯:贯穿。轰响的雷声贯满了耳朵。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102、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03、 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104、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105、 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106、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107、 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108、 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109、 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110、 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111、 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
112、 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113、 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114、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115、 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16、 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117、 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18、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19、 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20、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21、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人相貌凶恶,声音可怕。
122、 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123、 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124、 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25、 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126、 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127、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28、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129、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130、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131、龙吟虎啸:像龙在鸣,虎在啸。多形容人的歌吟声嘹亮。
132、震耳欲聋:耳朵都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33、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聋子能听到声音。
134、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35、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136、声振林木:声浪振动树木。形容声音宏亮(多指歌声)。
137、声音笑貌: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13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39、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140、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41、绕梁三日: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什么口和什么声成语有哪些
杜口吞声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口口声声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异口同声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百口同声
声音的成语有哪些
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例句: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不绝于耳bù jué yú ěr
成语解释: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例句: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不绝如缕bù jué rú lǚ
成语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例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鼻息如雷bí xī rú léi
成语解释: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
成语解释: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例句:你看它,埋没地下,不露声色,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曹石《根的情操》)
口沸目赤kǒu fèi mù chì
成语解释: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目 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穿云裂石chuān yún liè shí
成语解释: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乐府·〈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例句: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群雌粥粥qún cí yù yù
成语解释: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成语出处:唐·韩愈《琴操·雉朝飞》:“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有哪些表示声音的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