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箸一杯什么意思i
箸是筷子的意思。就是泛指吃的喝的。筷子的原名是箸,箸与住谐音,因行船的人忌讳,反其意曰筷。此后,人们只知道筷子,反而不知道何为箸了。
第第也夹了一箸里面的一箸是什么意思
箸 在现代文中的意义是 筷子 一箸就是一筷子。
满意望采纳
弟弟也夹了一箸。中“箸”的意思
是筷子的意思
一著是什么意思
一著
一筷子可以夹起的食物。少许。
《儒林外史》二回:“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箸牛肉面吃了,各自散讫。”
一人一盏一箸下句
原来世界并非平时我们所想的那么糟糕,
那么一无事处。就像夜晚的星空,无论多么黑暗,
总会有璀璨的“明珠”镶嵌!
一箸的进义词语是什么?
箸是筷子的意思.就是泛指吃的喝的.筷子的原名是箸,箸与住谐音,因行船的人忌讳,反其意曰筷.
一箸 一餐;一顿。
唐徐夤《嘉运》诗:“晨炊一箸红银粒,忆著长安索米秋。”《型世言》第九回:“(庄江)留了一箸饭,道:‘请回寓,下官还有薄程。’”
一箸鲈鱼千古美打三个数字,是那三个
路鸡儿
一箸面有多重
一箸就是一筷子,一般指少许,没有准确量值;有时也指一餐、一顿,要看语境表达。
细蓉的简介
“细蓉”是地道的广州小吃名称,其实就是小碗的云吞面!早在几十年前,香港人就为馄饨面起了一个现在看来充满怀旧色彩的“妹仔”名字—细蓉。用大地鱼,虾干,花生等食材熬上几小时的上汤,一箸爽口弹牙的竹升面,最后加上内藏面中的四只肉汁鲜嫩的大肉馄饨,便是地道的“细蓉”。这碗最早的中式快餐在今天遍布街巷路边的小食店随处可觅,但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细蓉”是香港阔少闲时品味的小点,非普通百姓可以随便消费得起的。
港媒资料显示,“池记云吞”是港式云吞的老字号,其实来源于一家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广州西关三圣社桥头设档的云吞面担池记。该面担档主亚池卖的云吞面选用弹牙全蛋银丝细面,云吞馅必用鲜猪后腿肉和鲜虾仁,而云吞皮则其薄如纸,上汤则以大地鱼、虾子熬制。
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广州街头小贩挑卖的云吞面按大小不同叫“大用”和“细用”。由于云吞在煮熟时仿若一朵盛放的芙蓉花,因此有了“细蓉”之称,只是该叫法现在还盛行于香港,但在广州却几乎消失了。
双流浆箱工艺是什么意思,它的特点是什么?
十七、韩包子 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是当时成都“玉隆园”的当家品种。当时该店的“南虾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后来其子韩文华承继父业,将该店更名为“韩包子”。近九十年来韩包子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质量。1990年12月被成都市人民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十八、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0两(约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适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十九、担担面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制作原料:圆细面条500克,辣椒油、酱油、葱各50克,芝麻酱35克,味精2.5克,川东菜100克,化猪油、香油各20克。 烹饪方法:将川东菜稍洗,将其和葱分别切细末,分装5个碗内,再把其它调料分装 在每个碗中待用;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下锅煮熟,分捞碗中即可食用。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二十、莲茸层层酥 原料:面粉、猪脂(微冻)、莲茸馅、白糖粉、清水、精炼油、胭脂红食色素适量、水果罐头适量。 制法: 1.馅心成形:莲茸馅搓成均匀的丸子,糖粉加食红制成胭脂糖。 2.面团调制:150克面粉加猪脂,于案板上搓成油酥团,300克面粉加50克猪脂、100克清水,于案板上调制成油水团。 3.制作成形:油水面包入油酥面,并酥成生酥面团,搓成圆条,下剂成均匀的圆饼坯,按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搓圆,按成圆饼状,放置约15分钟,待饼坯变硬,用刀片于饼坯边沿均匀地划一圈至馅心处。 4.成熟:平锅置小火上,下精炼油,烧至约60度,依次下入饼坯、炸至起层,浮面,成熟即可。 5.装盘:水果点缀,分别撤上胭脂糖。 特点:酥层分明,口感酥软,口味香甜滋润,配备甜羹汤食用最宜。 二十一、凉粉 四川的凉粉还分白凉粉和黄凉粉,都可以冷吃也可热吃。放的调料不一样。原料也不一样。白凉粉就是川北凉粉,黄凉粉也叫米豆腐,是豌豆为原料制作的。 二十二、醪糟 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在四川,人们把醪糟与锅魁(一种白面饼)、油条、糯米粉子、鸡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将其兑清水烧沸加糖,晾凉后加冰块可以做清凉饮料;在许多川味佳肴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二十三、奶汤面和钵钵鸡 奶汤面因面汤如奶而得名。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邛崃的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它是选用当地的公鸡,经宰杀、去毛、剖肚、煮熟后,捞起来晾晾再剔骨去头,用快刀片成均匀的薄片,整整齐齐地摆在面盆或大盘里,然后淋上用红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面、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兑好的调料,香气曰溢,让人馋涎欲滴。由于调料的配方不同,钵钵鸡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异。听当地人讲,有些还是祖传秘方哩。 这里最妙的吃法,是奶汤面配钵钵鸡。挑一箸喷香的奶汤面,夹一片鲜美的钵钵鸡肉,吃得您热乎乎、麻酥酥的,胃口顿时大开,真是妙不可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会吃得周身发热.通体舒服。 二十四、猪儿粑 泸州猪儿粑,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质量优良,以其糍和而味香糯软而不粘牙的独特风格,成为泸州名小吃之一。泸州猪儿粑分咸馅、甜馅两种。咸馅以鲜猪肉、冬笋、香葱、味